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译文
秦国兴师、兵临城下威胁东周,而且向东周君索要九鼎(国宝),周君为此忧心忡忡,就与朝中重臣颜率来商讨对策。颜率说:“君王不必忧虑,可由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求救。”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这样的国之珍宝,也确实是国家的大幸。但愿大王能努力争取!”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5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
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9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难以计数,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人们时刻处在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之中,问题的解决不是靠简单、粗暴和轻率的行为,而是靠人类的头脑。“有话好好说”,言语足以解决问题、化解危机,而战争、冲突等暴力行为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会运用谋略和口舌的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显得非常轻松,就像“草船借箭”的诸葛亮,他获得十万支箭的方式竟是那样的轻松快捷、匪夷所思。
无论是战国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是永恒的。当一个弱者处在利益主体林立的“丛林”中时,他应该象颜率一样清醒: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主动地帮助弱者;只有利益的诱惑才能使那些应该帮你的人来帮你。天下美誉和九鼎之宝的诱惑永远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
颜率不愧为是个战略家,他已谋划好怎样收场。他以道路这样的小借口,使齐王的非份之想落空。他用夸张、铺陈的语言,渲染运九鼎之难,语言的堆砌在这里起了强大的心理作用,使齐王望而生畏。道路问题确实是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所以看起来颜率并没有失信。颜率也不是欺骗,因为齐王已得到美誉,而且齐王在道义上就应该救助东周。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实在不如送给贵国。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这样的国之珍宝,也确实是国家的大幸。但愿大王能努力争取!”齐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刻派遣5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回到齐国?”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
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很难再出来。”于是齐王又说:“那么寡人准备借道楚国。”颜率回答说:“这也行不通,因为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假如九鼎进入楚国,也绝对不会再运出来”。齐王说:“那么寡人究竟从哪里把九鼎运到齐国呢?”
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所谓九鼎,并不是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当初周武王伐殷纣王获得九鼎之后,为了拉运一鼎就动用了9万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万人。士兵、工匠需要的难以计数,此外还要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粮饷等物资,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635.html
刘向: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63.html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救国难。《战国策》开篇就以生动的个案显示了语言的魔力。颜率以自己的口舌完成了百万军队也难以完成的事,这完全是运用智慧和口才的结果,他深知作为弱国,自己无力应对强暴,只有借助外力和他国,才能解救自己,而只要说服了他国,危机就会化解。人们时刻处在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之中,问题的解决不是靠简单、粗暴和轻率的行为,而是靠人类的头脑。“有话好好说”,言语足以解决问题、化解危机,而战争、冲突等暴力行为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会运用谋略和口舌的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显得非常轻松,就像“草船借箭”的诸葛亮,他获得十万支箭的方式竟是那样的轻松快捷、匪夷所思。
无论是战国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是永恒的。当一个弱者处在利益主体林立的“丛林”中时,他应该象颜率一样清醒: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主动地帮助弱者;只有利益的诱惑才能使那些应该帮你的人来帮你。天下美誉和九鼎之宝的诱惑永远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
颜率不愧为是个战略家,他已谋划好怎样收场。他以道路这样的小借口,使齐王的非份之想落空。他用夸张、铺陈的语言,渲染运九鼎之难,语言的堆砌在这里起了强大的心理作用,使齐王望而生畏。道路问题确实是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所以看起来颜率并没有失信。颜率也不是欺骗,因为齐王已得到美誉,而且齐王在道义上就应该救助东周。
作者刘向资料
刘向的诗词全集_刘向的诗集大全,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人,祖籍秦泗水郡丰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 查看详情>>
刘向古诗词作品:
古诗《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的名句翻译赏析
- 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 - 刘向 - - 《》
-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 - - 刘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