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王安石的诗 > >注释译文的意思

石门亭记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出自: 更新时间:2018-08-06
注释
青田县:宋代属两浙路处州(治所在今丽水),地处瓯江单游,出石雕,境内有石门洞风景区。
令朱君:指当时青田县的知县,从下文可知他是作者丈人之舅。
石门:石门洞,在青田县西北三十五公里括苍山中。
甥:指甥女。
婿:丈夫,夫婿。
直:特,但,只不过。
疾忧:疾苦忧患。
燕闲:安宁,安闲。
暴(pù):即曝,太阳晒。
偃(yǎn):卧倒,伏倒为仆,仰倒为偃。
踣(bó):僵仆。
庇障:逮蔽。
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人与物之间的感情沟通以同类为前提。
慨然:感慨。
予耄(mào)逊(xùn)于荒:我老死在荒野中。语本《尚书·微子》,原文作:“吾家耄逊于荒。”耄(mào):形容年老;逊(xùn):逃遁,逃避;荒:边远地区。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出自《诗经·邶风·泉水》,意指驾车出城去,排除心中的忧虑。写:通“泻”,宣泄。
壅(yōng):障蔽,遮盖。
化服:感化顺服。
白话译文
石门亭在青田县城外若干里,是县令朱君建的。石门,是山的名字。古代的人都在山上刻下自己游览参观的感慨之言,留在山中,那些石头可以看到。朱君到了之后就立了亭子,把古今的刻石立在亭中,而写信给他外甥的女婿王安石,让他记下做亭子的意图。
建亭子的原因,难道是爱好山吗?或者也是好观游眺望吗?难道是在这里问询民众的疾苦吗?难道是酒宴之后休息的地方吗?或者是怜惜那些人的刻石暴露在风雨之中剥蚀破损而无遮盖保护吗?人们的好恶一定会类同。广大繁茂美丽,万物依附着它生长而自己不认为有功的是山。喜爱山,是仁者的行为。到郊外的旷野之中去,登高远望一定有感慨。《尚书》中不是说:“我老死在荒野中。”《诗经》中不是说过:“出去游览,以写下我的忧虑。”环顾自身没有什么可忧虑的,而可忧的一定是天下,忧虑天下之事的也是仁呀!人怎么敢自己安逸?到了这里见到的都是深山幽谷中的民众,和他们交谈,问询他们的疾苦,难道还有阻碍而听不到人民的言论吗?探求人民的疾苦,也是仁呀!政事没有大小之别,不以德行来进行一定不能使民众服从。民众服从了才可以没有争论。民众没有急议,县令难道就能没事休息、游山玩水吗?古今的名人,他们的刻石有幸还在,他们的文笔也的确很好,那么他们的名声和刻石一样可以不朽,成就别人的名声不阻碍他们的志向也是仁呀!朱君建亭的意图是对呢,还是不对?

石门亭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715.html

王安石: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90.html

《石门亭记》通过一系列排比设问句式:揣度建亭者的本意,阐明作者所主张的“仁”字。
第一段先交待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缘起。石门亭在青田县石门山上,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山是一座名山,上有石门洞,至今仍是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古代的人都将自己观游的感想刻在石上,留在山中,那些石刻相对而望,难以数计。朱君为令后就建了石门亭,把那古今石刻都拾取来立在亭中,成一胜景。并且写信让外甥婿王安石作篇“记”,记其作亭之意。这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作了张本。
第二段文字是这篇“记”的主体,全段围绕朱君“作亭之意”展开笔墨。一开头以排比的设问式揣度作亭的本意。文中写道:“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一连串五个设问句,以排比出之,加强了揣度的语势,引起读者一连串的思考,急切地想得到答案。下面就分别予以分析作答。其一说,人与物之相互好恶必然因其相类,那使万物附在上面而生长,不以此为功的“山”,是“广大茂美”,富有仁爱精神。那么爱好此山之人,当然有“仁”爱之意。如此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其直好山乎?”这一问题,并且论述到“好山”含有深刻的“仁”意在。其二说,离开城郊到野外,登山而望远,其中必有感慨产生。为了阐明这一点,作者引用了“《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及《诗经》中的“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文中于此还分析了“忧”的内容,说“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从而回答了前面设问中提出的“好观游眺望乎?”因而指出其亦有深刻的“仁”意在。其三,说人在穷而不达时怎能安闲逸乐?百姓在深山长谷中,县令与民相对为言,了解他们的疾苦忧虑,那有阻塞而听不到其疾苦呢?然后得出结论说“求民之疾忧,亦仁也。”至此回答了前面第三个设问句中的问题:“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四,文章论到当政没有大小之分,不施“德”政,民就无法教化,百姓教化顺服了,就可以没有诉讼,民没有讼事,县令才能休息无事,悠闲自得地嬉戏。这里又回答了前面的“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这一问题,这里作者将“仁”政,以“德”出之,放在教化民众之中。其五,文章说古今之名人石刻幸在,其文字确实很好,那么他们的名与石刻都能传而不朽,使其“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又是“仁”之意也。这里亦回答了前面第五个设问“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通过一系列的推理分析,归纳出朱君“作亭之意”乃是一个“仁”字。然后文章又以设问句言道:“其然乎?其不然乎?”
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以五个排比设问句提出问题,然后逐个回答,不枝不蔓,并逐层分析推理论述,每一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严谨,分析透辟,行文游刃有余,结构紧凑,一气呵成。

作者王安石资料

王安石

王安石的诗词全集_王安石的诗集大全,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 查看详情>>

王安石古诗词作品: 《拟寒山·利瞠汝刀山》 《杏花·垂杨一径紫苔封》 《金明池·宜秋西望碧参差》 《和酬·得贤方慕北山莱》 《郭解·藉交唯有不赀恩》 《拟寒山·打贼贼恐怖》 《沟港·沟港重重柳》 《次韵刘著作过茆山今平甫往游因寄》 《送陈景初·惨淡淮山水墨秋》 《寄岳州张使君

《石门亭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