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行鉴赏
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实刚融游仙、忧生、饮酒、纵情为一体,意蕴丰富,耐人寻味。
诗的前四句,追思仙人,提出疑问。诗人开篇便从古时仙人、仙境起笔,首先创造出迷离缥缈的意境,也凝聚着诗人一生求仙的曲折历程和复杂心态。首二句仙人、仙境相应,山海对举,“栖”、“入”二动词镶嵌句中,造成神妙飘逸的意境,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景仰、追思的情感。后两句则转入疑问,这是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探索之后的反思绪果,疑问中透露出诗人迷惘、惆怅的复杂心态。
中间四句,感叹时光倏忽,人生易老。这里,诗人为强调人生变化之迅速,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浮生”两句中,“流电”的意象与“浮”、“速、‘倏忽”等词语的交互作用,就凸现出其人生短促的意识。”天地”两句又以永存的天地为反衬,来强化其人命不常的意识,揭示出时间的无限、宇宙的永恒与人生有限、容颜易改的矛盾,倾泻出诗人欲有为而不得,欲超脱而不能的内心矛盾与苦闷,流露出迷惘、倜怅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结尾两句,紧扣诗题,揭出主旨。诗人在仙境、人生皆令人幻灭、绝望的情境中,忽辟奇境,面对酒杯而产生种种联想,在欲饮未饮的心灵搏斗中,以尾句中反诘的语气透漏出他欲超脱而不能的复杂心态,也表达出更高远的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诗人内心情感流向变化来结构全诗。起笔是对古仙人思慕的情感基调,继而转入对仙人不复现的失望,对求仙追求的疑虑与怅惘。然后由上而下转入对人世时光易逝的忧虑,对容颜日改的无可奈何,表达出一种失落、灰心和幻灭的情绪。至此,诗人的感情潮水已退入最低谷,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这时,诗人又以超然挥洒的笔触,突然推开去,独辟蹊径,以面对酒杯的联想、发问,表达了“含情”有待的高远精神追求,从而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这就形成了全诗看似漫不经心、跳荡不羁,实则整然有序,浑然天成的艺术结构,显示出这首诗“飘逸”的风格。
对酒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912.html
李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html
《估客行》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5卷第32首。此诗描写了一幅商人随风漂流、驾船远行经商的远景,塑造了一个商人行踪如云中之鸟、飘忽不定的经商形象,间接地暗寓出唐朝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孤寂流落的身世之感。
全诗语言精练,朴实平淡,极富韵味,寥寥数笔,却情意深长,生动地突出唐代商业的发展以及唐人和六朝诗人对商贾的不同心态。
诗题《估客行》,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八作《估客乐》。《估客乐》,乐府旧题,史载为齐武帝萧赜首创,其后则有释宝月、陈后主(叔宝)继作,又庾信亦有《贾客词》,至此,被法定为贱类的商人正式走上了诗坛,折射出商人(特别是富商)社会地位事实上的变化。六朝诗人的《估客乐》,多叙商人行商中寻花问柳,唯陈叔宝属意商人逐利不辞万里奔波。此诗为李白沿用前人旧题而作。
作者李白资料
古诗《对酒行》的名句翻译赏析
-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 - 李白 - - 《对酒行》
-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 - 李白 - - 《对酒行》
-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 - 李白 - - 《对酒行》
-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 - 李白 - - 《对酒行》
-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 - 李白 - - 《对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