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夫传注释译文
将军灌夫字仲孺,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级,所以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婴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颍阴侯勉强推荐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叛军的坚固的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中。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吴军几十人。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只是他和另一人一马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灌夫的创伤稍稍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您让我再前去。”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恐怕灌夫战死,便向太尉报告,太尉召见他并坚决地阻止了他。等到吴军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汉景帝汇报了,灌夫担任了中郎将。过了几个年,因为犯法而丢了官,在长安安了家,长安城中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于是,灌夫又重新担任代国国相。
武帝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是强大的兵力驻扎的地方,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建元)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
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一定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用尊礼恭敬他们,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推重他。
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那些和他交往的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灌夫家中职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就有几十近百人。池塘田园遍布颍川,他的宗族和门客为了扩张权势和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过了十多年,方进在经学方面精通熟悉,徒众一天天多起来,诸儒称赞他。后来因参加射策甲科考试做了郎。这时候,有清河县老儒生胡常,和方进共同学习经学,内心妒他的才能,诋毁他。方进知道这件事,派遣门下诸生到胡常的住所询问疑难问题,并记下他的说法。像这样久之,胡常知方进的宗旨在谦让自己,内心不安,那之后便常常称颂方进,于是相互亲近友善。
几年后,升迁做朔方刺史,为官没有繁杂的法令,所考察的只要符合律条的就办,很有威名。再升任做丞相司直,当初,方进刚任职,而涓勋也刚授予司隶一职,不肯拜见丞相,后来在朝廷聚会相见,礼节又傲慢,方进暗中观察他,涓勋私下拜访光禄勋辛庆忌,出来时在道路又遇到皇帝的舅舅成都候王商,消勋下车立待,等王商走过了才上车。于是方进检举他的情况,说:“我听说国家的兴盛,要尊敬费者、敬重长者,爵位上下的礼仪,是王道纲纪,涓勋不遵礼仪,看不起宰相,奸邪谄媚无常,不应该处在这个位置上。”皇上因为霍方进所检举符合条律,遂贬涓勋。
恰逢丞相薛宜因广汉地区盗贼群起和太皇太后丧葬之时三输官吏一起征发徭役犯科作奸的事获罪,免去职位贬为百姓。于是提拔方进为丞相。当时后母还活着,方进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供养后母十分真诚。遭逢母亲去世,守孝三十六日,宁丧期满才治理国事,自己作为汉相,不敢逾越国家的制度。
翟方进智慧才能有余,兼通法律条文吏事。当初,定陵侯淳于长虽是外戚,然而凭借才能谋划做了九卿,刚任职,方进独和淳于长交往,称赞举荐他。等到淳于长犯大逆之罪被杀时,和淳于长相好的众人皆因淳于长免官,而皇上因为方进是重臣,替他隐瞒此事,方进内心惭愧,上疏谢罪请求免职还乡。皇上答复说:“定陵侯淳于长已认罪,你虽然和他交往,但是早上犯错晚上改正,我不且怀疑了。”方进像这样被器重。
绥和二年去世,赐乘车棺材和丧葬用品,房柱轩栏皆挂白素,天子亲自几次吊丧,谥号曰恭候。
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汉景帝汇报了,灌夫担任了中郎将。过了几个年,因为犯法而丢了官,在长安安了家,长安城中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于是,灌夫又重新担任代国国相。
武帝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是强大的兵力驻扎的地方,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建元)二年,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国国相。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
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一定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用尊礼恭敬他们,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推重他。
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那些和他交往的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灌夫家中职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就有几十近百人。池塘田园遍布颍川,他的宗族和门客为了扩张权势和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灌夫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408.html
班固: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99.html
翟方进,字子威。汝阳人。十一岁时,父亲去世,爱好学习,做了一个小官吏,多次被缘史责骂。蔡父认为他的形貌不同一般,说“你有封候的相貌,应该研究经术得以发展。”于是辞别他的后母,想要西行到长安学习经学。后母可怜他年纪尚小,随他到长安,织布做鞋供方进读书。过了十多年,方进在经学方面精通熟悉,徒众一天天多起来,诸儒称赞他。后来因参加射策甲科考试做了郎。这时候,有清河县老儒生胡常,和方进共同学习经学,内心妒他的才能,诋毁他。方进知道这件事,派遣门下诸生到胡常的住所询问疑难问题,并记下他的说法。像这样久之,胡常知方进的宗旨在谦让自己,内心不安,那之后便常常称颂方进,于是相互亲近友善。
几年后,升迁做朔方刺史,为官没有繁杂的法令,所考察的只要符合律条的就办,很有威名。再升任做丞相司直,当初,方进刚任职,而涓勋也刚授予司隶一职,不肯拜见丞相,后来在朝廷聚会相见,礼节又傲慢,方进暗中观察他,涓勋私下拜访光禄勋辛庆忌,出来时在道路又遇到皇帝的舅舅成都候王商,消勋下车立待,等王商走过了才上车。于是方进检举他的情况,说:“我听说国家的兴盛,要尊敬费者、敬重长者,爵位上下的礼仪,是王道纲纪,涓勋不遵礼仪,看不起宰相,奸邪谄媚无常,不应该处在这个位置上。”皇上因为霍方进所检举符合条律,遂贬涓勋。
恰逢丞相薛宜因广汉地区盗贼群起和太皇太后丧葬之时三输官吏一起征发徭役犯科作奸的事获罪,免去职位贬为百姓。于是提拔方进为丞相。当时后母还活着,方进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供养后母十分真诚。遭逢母亲去世,守孝三十六日,宁丧期满才治理国事,自己作为汉相,不敢逾越国家的制度。
翟方进智慧才能有余,兼通法律条文吏事。当初,定陵侯淳于长虽是外戚,然而凭借才能谋划做了九卿,刚任职,方进独和淳于长交往,称赞举荐他。等到淳于长犯大逆之罪被杀时,和淳于长相好的众人皆因淳于长免官,而皇上因为方进是重臣,替他隐瞒此事,方进内心惭愧,上疏谢罪请求免职还乡。皇上答复说:“定陵侯淳于长已认罪,你虽然和他交往,但是早上犯错晚上改正,我不且怀疑了。”方进像这样被器重。
绥和二年去世,赐乘车棺材和丧葬用品,房柱轩栏皆挂白素,天子亲自几次吊丧,谥号曰恭候。
作者班固资料

班固的诗词全集_班固的诗集大全,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 查看详情>>
班固古诗词作品: 《白雉诗·启灵篇兮披瑞图》 《明堂诗·于昭明堂》 《灵台诗·乃经灵台》 《论功歌诗·后土化育兮四时行》 《论功歌诗》 《辟雍诗·乃流辟雍》 《咏史·三王德弥薄》 《宝鼎诗·岳修贡兮川效珍》 《诗·长安何纷纷》
古诗《灌夫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武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郊,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 - - 班固 - - 《》
- 灌将军夫者字仲孺,颍阴人也 - - 班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