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魏晋诗人 > 陈寿的诗 > >注释译文的意思

邓艾传注释译文

朝代:魏晋 作者:陈寿 出自: 更新时间:2018-09-12
邓艾,字士载。从小就失去父亲。魏太祖曹操攻破荆州后,他也迁移到汝南,为当地农民放牛。十二岁那年,邓艾随着母亲来到颍川,读到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写道:“做的文章成为世人所推崇的典范,做人的准则为士大夫所效法。”邓艾于是自己取名叫“范”,字士则。他的宗族亲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这个名字。后来任都尉学士,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适宜做文书,于是为稻田守丛草吏。每当他看到高山大湖,就指手划脚,认为军营该安在何处等,别人常常嘲笑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于是出使朝廷,见到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认为邓艾很不一般,于是召他作为自己的属官,迁任尚书郎。
嘉平元年(249),与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西蜀偏将军姜维的进犯。姜维败退后,郭淮于是向西袭击羌地。邓艾说:“敌兵撤退得不远,也许还会返回来,应当把各军分开防守,来预防意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郭淮)就留下邓艾在白水以北驻兵防守。三天以后,姜维派遣廖化从白水之南向邓艾营地逼近。邓艾对诸位将领说:“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离邓艾兵营有六十里。邓艾当即派兵于夜晚直接驻守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幸亏邓艾事先占据了洮城,魏军得以战斗不败。
景元四年(263)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姜维还军把守剑阁。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在这种情形下,)剑阁的守兵必然退回,奔赴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沿大道前进。如果剑阁的守军不退回去,那么,救援(应对)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右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选择,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
邓艾率兵进驻成都,巡视并约束将士,没有发生抢劫掠夺的事。安抚收纳投降归附的人员,让他们都回复旧业。蜀国人都称赞邓艾。

邓艾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656.html

陈寿: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96.html

崔林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崔林年轻的时候,成器较晚,宗族的人对他都不看重,只有堂兄崔琰很赏识他。太祖曹操平定了冀州,征召任命他为邬县县长,崔林贫穷没有车马,步行去就任。曹操征讨壶关时,询问哪位官员最有德政,并州刺史张陟推荐了崔林,于是提拔崔林任冀州主簿,又调任丞相署别驾、丞相掾属。魏国建立后,崔林又逐渐提升为御史中丞。
魏文帝登皇帝位,崔林被任命为尚书,后调出京城任幽州刺史。北中郎将吴质统领河北军事,涿郡太守王雄对崔林的别驾说:“吴中郎将,是皇上亲近看重的人,是国家的显贵大臣。他持节统领军事,各州郡没有谁不向他写信致敬,但是崔刺史从来不和他相往来。如果他以边塞没治理好为由杀掉你,崔刺史难道能保护你吗?”别驾把这些话都告诉了崔林,崔林说:“我这个刺史把离开这个州看得像脱掉鞋子一样,难道会连累你吗?这个州与北方的匈奴等族接界,应该用清静的政策安定他们,侵扰他们就会触动他们的反叛之心,只会给国家产生顾念北方的忧虑,我只是心中挂念这一点。”任官一届,外族的侵犯骚扰都停息了;但仍因为不会巴结上司,被降职为河间郡太守,公正的舆论都替崔林鸣不平。
后升为大鸿胪,龟兹王派儿子到朝廷来,朝廷赞美他不远千里而来,奖赏龟兹王的礼物很丰厚。其他属国也都派儿子到朝廷来,使者接连不断,崔林担心他们派来的人有的不是真的,只是暂且找些疏远亲属或经商的胡人,借他们来通使命,可以得到封赠的好处,而且沿途还要护送,给国内带来很大的损失。劳苦自己的百姓,在无益的事情上耗费资财,被夷狄讥笑,这是过去留下的祸患。崔林于是发文书到敦煌说明意图,并抄录前代接待各国丰厚或简约的旧例,使接待之礼有固定的标准。明帝即位,赐给崔林关内侯的封爵,又转任为光禄勋、司隶校尉。所辖范围的郡县都罢免了那些不守法纪和犯有过错的官员。崔林治理政务以诚相待,只选择保留那些主要条例,因此离任后常常被人民思念。
散骑常侍刘劭作《考课论》,皇帝命令发给百官们讨论。崔林议论说:“查《周官》中考查官吏政绩的记载,它的条文已经很完备,从周康王以后,就已经衰落,这说明考查政绩的方法完全在于执行的人。到汉朝末年,他们的失误难道在于辅佐官吏职责规定不严密吗?当前的战争,又频繁又突然,准备好法令条规,在内外重申,如果或增或减没有常规,确实难得统一啊。《易经》说:‘推行平易简单的政策,就能够符合天下万物运行的道理了。’太祖根据当时的形势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用来留给后世,我们不应该担忧没有可以继承的。把那些用来当作今天的制度,也不会显得太过宽松,只要做到前后一致不要失职就好。如果朝臣能够重用仲山甫这样持重的人,就算制度有缺陷,那么谁又敢不公正严肃呢?”
景初元年,司徒、司空的职位都有空缺,散骑侍郎孟康推荐崔林。第二年明帝任命崔林为司空,封他为安阳亭侯。三公封侯,就是从崔林开始,不久,他又被晋封为安阳乡侯。正始五年崔林去世,谥号为孝侯。

作者陈寿资料

陈寿

陈寿的诗词全集_陈寿的诗集大全,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 查看详情>>

陈寿古诗词作品:

《邓艾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