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翎传注释译文
王翃,字宏肱,是并州晋阳人。青年时期他研究过军事学派的著作。天宝年间,他因参加朝廷才兼文武科选试被提拔官职,外调出京担任辰州刺史。大历年间,他被提拔为容管经略使。当时少数民族首领梁崇牵自称“平南都统”,和偏军统帅覃问合兵一处后,又与西原匪首张侯、夏永相互诱发叛乱,趁机攻陷城镇,于是就占领了容州。前经略使陈仁琇等人都借藤州、梧州地安置州治机构。王翃到任后,对民众说:“我,是容州刺史,怎么可以寄居其它地方进行治理?我一定要在收复容州之后才罢手。”说完话他立即就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招募士兵,声称有战功的人可以担任州署里的官吏,正因如此应募民众人人自我勉励。没有几个月,王翃就率军斩杀了叛军元帅欧阳珪。趁着有利时机他来到广州,请求节度使李勉出兵与自己合力剿灭叛军,李勉没有答应,说:“容州陷没叛军已经很久,少数民族叛军的势力正强盛,现在就急迫进攻,只能自取失败。”王翃说:“您即使不派出军队,我也希望您向各州县下达文书(或“下达文书给各州县”),谎称您要用军队做我的外援,我盼望凭借这种声势,取得几率很小的胜利。”李答应了他。王翃于是就送文书给义州、藤州刺史,约定一同进军讨伐,他亲自带领军队三千人和叛军激烈战斗,一天当中多次与叛军交锋。李勉得知情况后下文书阻止他行动,王翃隐藏着文书不给人看,而作战却更加努力,他最终击败了叛军,捉拿了梁崇牵,全部收复了容州旧地。
捷报传到朝廷,朝廷下令重建顺州,以便平定残余的叛乱。王翃总共参加了一百多次战斗,捉拿了叛军首领七十人,覃问战败后逃走,王翃就派遣将领李寔等人分兵进讨西原,平定了郁林等各州叛乱。王翃多次升迁后兼任御史中丞、招讨处置使。恰逢哥舒晃叛乱,王翃命令李寔全军驰援广州,覃问于是就纠合军队趁机前来袭击,王翃设置伏兵攻击,活捉了覃问,岭南一带叛乱从此平定。代宗派遣使节慰问他,并在京城里赏赐他宅第。
当时吐蕃入侵,郭子仪全部调动河中部队去防守边境,朝廷命令王翃担任河中少尹,并任节度后务一职。悍将凌正屡次冒犯法规没有得逞,就约定他的党羽在晚上攻破关门驱赶王翃。王翃察觉这件事后,(就派人)暗地弄乱他计时的漏刻,让他错过约定的时间,大家(对凌正未按时到达)感到吃惊,不敢行动。不一会儿王翃就擒获了凌正,将他诛杀,全军将士都极其恐惧。
王翃曾经担任汾州刺史,做过振武军使绥、银等州留后。王翃入朝后被授予京兆尹。时逢朝廷调动泾原军队讨伐李希烈,军队就驻扎在浐水岸边,京兆府掌管军需供给,但早饭和肉都是腐烂的,将士们发怒说:“吃这样的食物却让我们去讨伐叛军?”于是军队就哗变。王翃独自脱身逃到奉天,被授予太子詹事。德宗回到京城后,再次提拔为大理卿,不久出京任福建观察使。后来王翃又调任东都留守,到任之后,他开辟田地二十多屯,修理守城的军事器械,所用材料都是上好的金属、皮革;他训练士兵,号令精要严明。不久(朝廷)就遇到吴少诚叛乱,(这时)唯独京城东郊地区是有防备的,函谷关以东完全依靠东都防守。
贞元十八年王翃去世,朝廷赠官尚书右仆射,谥号叫肃。
皇帝曾称赞太宗、玄宗时的兴盛。李绛说:“陛下若能端正磨砺自己的言行,敬重有道德之人,远离奸邪小人,进用忠诚正直之人;与大臣谈论国事,端肃而诚信,不让小人参与其间;与贤才游乐,亲和而有礼,不让无才之人参与其间;驱除对治理国家无益的官僚,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会显露出来;斥去那些盼望你驾临宠幸的宫女,那么女子无夫的怨旷就会消散。将帅经过挑选,士卒作战就会勇敢;百官之长(鲁迅解释“官师”为“考试官”,亦可。)公道正派,吏治就会和睦。法令得到施行,百姓就不敢违反。扎实地施行教化,风俗必定转化。如此,可以跟祖宗齐名,号称中兴,这会有多远呢?言而不行,无益;行而不达到最终目的,无益。”皇帝回答说:“这话说得好啊!我将把这话写在腰带上。”就下诏让李绛与崔群、白居易等人搜集编次君臣成败五十种,做成连屏,张挂在别室里。皇帝每次阅读到,都看着两旁的人说:“你们应该下定决心,不要做这些事。”
李绛在浴堂殿见皇帝,皇帝说:“你们谏官有很多集团派别,上奏论述自己意见不实,都陷入毁谤讥刺之中,想要罢黜其中最严重的人,怎么样?”李绛说:“自古以来,纳谏昌盛,拒谏灭亡。臣子向皇上进谏,难道容易吗?君王尊贵如天,臣子低微如地,加之君王的雷霆之威,那些谏官们昼思夜想,开始想陈述十件事,马上又去掉五六件,到将要把事情讲给君王听的时候,就又害怕而削减一半,所以下情达于君上仅其中的十分之二。为什么呢?担心遭遇无法揣测的祸患,顾虑对自身没有好处。即使广泛采纳谏言,给予嘉奖鼓励,还是担心谏言不会自然到来。如今竟然想要谴责呵叱他们,让耿直之士闭口,对国家没有好处。”皇帝说:“不是你说,我还不知道谏言的好处。”
李绛因为脚病请求免官,免为礼部尚书。李绛虽然离开了宰相的位置,仍然从内心深处不能停止谏言。十年(815),出任华州刺史。李绛进退仕途均奉行正道,一时名望颇大。然而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态度判然有别,因此被邪恶之辈所忌恨。文宗即位,召李绛为太常卿。大和四年,南蛮进犯西蜀,下诏让李绛招募兵卒千人赴蜀救援。李绛军行路不到一半,蛮军已退,所募兵卒皆返回。监军使杨叔元素来怨恨李绛,派人迎接并劝兵卒说:“将让勇敢前进的士卒回到原籍做老百姓。”兵士们都愤怒了,便喧噪聚集涌向府署,劫夺库中兵器。李绛正与幕僚会宴,来不及防备,就握持符节登上女墙。有人请他缒城出走可以避免凶祸,李绛不从,遭乱兵杀害,时年六十七岁。追封谥号“贞”。
捷报传到朝廷,朝廷下令重建顺州,以便平定残余的叛乱。王翃总共参加了一百多次战斗,捉拿了叛军首领七十人,覃问战败后逃走,王翃就派遣将领李寔等人分兵进讨西原,平定了郁林等各州叛乱。王翃多次升迁后兼任御史中丞、招讨处置使。恰逢哥舒晃叛乱,王翃命令李寔全军驰援广州,覃问于是就纠合军队趁机前来袭击,王翃设置伏兵攻击,活捉了覃问,岭南一带叛乱从此平定。代宗派遣使节慰问他,并在京城里赏赐他宅第。
当时吐蕃入侵,郭子仪全部调动河中部队去防守边境,朝廷命令王翃担任河中少尹,并任节度后务一职。悍将凌正屡次冒犯法规没有得逞,就约定他的党羽在晚上攻破关门驱赶王翃。王翃察觉这件事后,(就派人)暗地弄乱他计时的漏刻,让他错过约定的时间,大家(对凌正未按时到达)感到吃惊,不敢行动。不一会儿王翃就擒获了凌正,将他诛杀,全军将士都极其恐惧。
王翃曾经担任汾州刺史,做过振武军使绥、银等州留后。王翃入朝后被授予京兆尹。时逢朝廷调动泾原军队讨伐李希烈,军队就驻扎在浐水岸边,京兆府掌管军需供给,但早饭和肉都是腐烂的,将士们发怒说:“吃这样的食物却让我们去讨伐叛军?”于是军队就哗变。王翃独自脱身逃到奉天,被授予太子詹事。德宗回到京城后,再次提拔为大理卿,不久出京任福建观察使。后来王翃又调任东都留守,到任之后,他开辟田地二十多屯,修理守城的军事器械,所用材料都是上好的金属、皮革;他训练士兵,号令精要严明。不久(朝廷)就遇到吴少诚叛乱,(这时)唯独京城东郊地区是有防备的,函谷关以东完全依靠东都防守。
贞元十八年王翃去世,朝廷赠官尚书右仆射,谥号叫肃。
王翎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825.html
欧阳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4.html
李绛字深之,赵郡赞皇人。李绛应举进士,登博学宏辞科,任满,补渭南县尉,拜任监察御史。元和二年,授任翰林学士,不久加官知制诰起草诏令。均未离朝任职,勤勉不息以匡救劝谏为己任。元和六年,授李绛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帝曾称赞太宗、玄宗时的兴盛。李绛说:“陛下若能端正磨砺自己的言行,敬重有道德之人,远离奸邪小人,进用忠诚正直之人;与大臣谈论国事,端肃而诚信,不让小人参与其间;与贤才游乐,亲和而有礼,不让无才之人参与其间;驱除对治理国家无益的官僚,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会显露出来;斥去那些盼望你驾临宠幸的宫女,那么女子无夫的怨旷就会消散。将帅经过挑选,士卒作战就会勇敢;百官之长(鲁迅解释“官师”为“考试官”,亦可。)公道正派,吏治就会和睦。法令得到施行,百姓就不敢违反。扎实地施行教化,风俗必定转化。如此,可以跟祖宗齐名,号称中兴,这会有多远呢?言而不行,无益;行而不达到最终目的,无益。”皇帝回答说:“这话说得好啊!我将把这话写在腰带上。”就下诏让李绛与崔群、白居易等人搜集编次君臣成败五十种,做成连屏,张挂在别室里。皇帝每次阅读到,都看着两旁的人说:“你们应该下定决心,不要做这些事。”
李绛在浴堂殿见皇帝,皇帝说:“你们谏官有很多集团派别,上奏论述自己意见不实,都陷入毁谤讥刺之中,想要罢黜其中最严重的人,怎么样?”李绛说:“自古以来,纳谏昌盛,拒谏灭亡。臣子向皇上进谏,难道容易吗?君王尊贵如天,臣子低微如地,加之君王的雷霆之威,那些谏官们昼思夜想,开始想陈述十件事,马上又去掉五六件,到将要把事情讲给君王听的时候,就又害怕而削减一半,所以下情达于君上仅其中的十分之二。为什么呢?担心遭遇无法揣测的祸患,顾虑对自身没有好处。即使广泛采纳谏言,给予嘉奖鼓励,还是担心谏言不会自然到来。如今竟然想要谴责呵叱他们,让耿直之士闭口,对国家没有好处。”皇帝说:“不是你说,我还不知道谏言的好处。”
李绛因为脚病请求免官,免为礼部尚书。李绛虽然离开了宰相的位置,仍然从内心深处不能停止谏言。十年(815),出任华州刺史。李绛进退仕途均奉行正道,一时名望颇大。然而对待贤者与不肖之人态度判然有别,因此被邪恶之辈所忌恨。文宗即位,召李绛为太常卿。大和四年,南蛮进犯西蜀,下诏让李绛招募兵卒千人赴蜀救援。李绛军行路不到一半,蛮军已退,所募兵卒皆返回。监军使杨叔元素来怨恨李绛,派人迎接并劝兵卒说:“将让勇敢前进的士卒回到原籍做老百姓。”兵士们都愤怒了,便喧噪聚集涌向府署,劫夺库中兵器。李绛正与幕僚会宴,来不及防备,就握持符节登上女墙。有人请他缒城出走可以避免凶祸,李绛不从,遭乱兵杀害,时年六十七岁。追封谥号“贞”。
作者欧阳修资料
欧阳修的诗词全集_欧阳修的诗集大全,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 查看详情>>
欧阳修古诗词作品: 《苏才翁挽诗·握手接欢言》 《和国庠勤讲之什》 《题金山寺·地接龙宫涨浪赊》 《庐山高歌》 《吊黄学士·沈约多清瘦》 《千秋岁·画堂人静》 《送公期得假归绛》 《涡河龙潭·碧潭风定影涵虚》 《渔家傲·青女霜前催得绽》 《奉寄襄阳张学士兄》
古诗《王翎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捷书闻,诏更置顺州,以定馀乱。翎凡百馀战,禽首领七十,覃问遁去 - - 欧阳修 - - 《》
- 王翎,字宏肱,并州晋阳人。少治兵家 - - 欧阳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