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郝处俊传注释译文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刚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父亲的原属吏送来上千细绢作为治丧的财物,处俊辞让不接受。他长大后,爱好学习,特别喜欢《汉书》,大致都能背下来。贞观年间,考中进士,任著作佐郎,承袭父亲的封爵。兄弟间和睦友爱,侍奉舅舅们很是恭敬。朝廷召他去任太子司议郎,逐步升官至吏部侍郎。高丽背叛时,皇帝诏令李勣任浿江道大总管,郝处俊任副总管。军队到了贼人境内,还未列阵,贼人突然袭来,全军都张惶失措。那时,郝处俊正靠在胡床上,他是个胖子,安然坐着吃东西,同时秘密派精锐轻兵迎击。贼人退去,大家都认为他有胆略。郝处俊入朝被任为东台侍郎。那时僧人卢伽逸多会炼丹,说是可以延年益寿。高宗打算服用,郝处俊谏阻道:“人寿长短,是天所定,异域的药剂,不能贸然服用。以前先帝诏令僧人那罗迩娑寐根据其配方炼置秘剂,取灵花怪石,炼了一年才炼好。先帝服用了,不久就病重了,医生不知该怎么办,大臣们请求公开杀了僧人(示众),有人认为这样做会被(让)夷狄取笑,所以这没有执行。前车之鉴不远,请陛下深思。”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上元初年,高宗皇帝在翔鸾阁大宴群臣。那时赤县与太常的音乐演出班子分东西朋,皇帝诏令雍王贤掌握东朋,令周王显掌握西朋,要他们比赛角胜。郝处俊劝说:“礼中要教育孩子不说谎,是担心孩子们会生出欺诈之心。现在两位王还很年轻,意志品德尚未定型,就让他们聚朋结党,相互夸示。这不是教导仁义、表现雍容和祥的办法。”皇帝于是即刻制止,并感叹:“处俊有远见卓识,非一般臣子所能比得上。”皇帝体弱多病,想退位给武后执政,郝处俊劝谏说:“过去魏文帝曾制定法令:‘皇帝驾崩,不允许皇后临朝管国政。’如今陛下为什么身还健在就要传位给天后呢?天下,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天下。陛下应该谨守李家宗庙,传给子孙,不应该将国家送给他人,使自己宗室沦丧。”传位事就此作罢。开耀元年(681)死,终年七十五岁。皇帝哀叹他的忠心赤诚,为他在光顺门举哀,用少牢祭奠,送治丧绢布八百段、米粟八百石,诏令百官都去哭祭,官家安排其入葬事宜。其子郝北叟再三辞谢,皇帝没有听从。裴炎为此禀告皇帝:“处俊病危时,委托臣说:‘活着时没能做有益于国家的事,死了不要麻烦浪费。凡是皇上有诏书赏赐,希望一概(全都)推掉。’”皇帝听了后凄然动容,为酬答他的愿望,只送了治丧之物。郝处俊天性诚朴不多话,其貌不扬,然而有事时敢于直言。自从当政以来,在皇帝面前谆谆议论,定要引经据典,凡有所规劝献策,都不越大臣之礼。
恰逢达奚各部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城。高仙芝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截击。封常清在帐中私下写好战报,战书中条理分明详细陈述作战的情况及战术。高仙芝想说的,他在报捷书中都写出来了,高仙芝大为吃惊,便马上来用,封常清于是逐渐有名气。以击败达奚之功,高仙芝被授任叠州戍主。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管理后方事务。封常清有才学,办事果断。封常清管理后方事务时,高仙芝曾委托家事于郎将郑德诠,郑德诠是高仙芝乳母之子,所以在军中的威望很高。郑德诠见封常清才开始显贵,瞧不起他,有一次甚至骑马冲击他的侍从。封常清派人秘密把郑德诠带到庭院,用杖打死,然后又将郑德诠脸朝下拖出。高仙芝的母亲和乳母闻讯后,在门外号啕大哭,想要救郑德诠,但已来不及了。她们把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惊诧,等到见了常清,畏惧他的公正无私,不敢责备他。常清也不为这件事道歉。后又有大将犯罪,封常清斩杀两名,于是军中人没有不害怕他的。常清性勤俭,耐得住辛苦劳累,出军乘骡车,自己的马厩只有两匹马,赏罚严明。
天宝末年入朝,安禄山谋反,皇帝召见,让封常清出个主意讨伐。封常清见皇帝烦忧,大言不惭地说:“天下太长时间太平了,人们不知如何作战,然而事情形势瞬息万变,臣请策马到东京,打开库府,招募勇士,挑着马棰渡河,按计算的时间,取来安禄山的首级,悬于朝门。”玄宗觉得他的言辞很雄壮。第二天,任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让他乘车到东都洛阳。封常清招募了六万士兵,但都是市井庸碌之人。于是斫断河阳桥,把东京作为固守的防备之处。十二月,安禄山渡河,常清使骁勇的骑兵抵御,杀死数千柘羯人。贼军继续抵达,常清退守东门,再战失利,贼击鼓前进,杀掠百姓官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没有获胜。退守宣仁门,又失败了。于是对仙芝说:“贼军很厉害。很难与之争锋,潼关没有士兵,一旦被突然袭击攻入那么京师危急,不如赶紧退守潼关。”仙芝听从了他的建议。战败书信传达,帝让边令诚拿着诏书抵达,给常清看,常清说:“我所以不死的原因,是不忍心玷污国家名节,受戮于贼手,讨伐没有效果。如今死也就甘心了。”又上表说:“我死后,希望陛下不要轻视此贼,那么社稷才会安定。”这一天临刑,常清报奏表交给令诚然后死去。许多人为之哀伤。
新唐书·郝处俊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858.html
欧阳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4.html
封常清是蒲州猗氏县人,他的外祖父教他读书,在外祖父的指导下,封常清学识广博精深。外祖父死后,封常清无所依靠,从此过着清贫的生活。封常清年过三十后,仍然默默无闻。当时将军高仙芝担任都知兵马使,颇有才能,每次出兵,身边有三十多名侍从,而且衣服鲜艳漂亮。封常清也想成为高仙芝的侍从,便慷慨激昂向高仙芝投书一封,毛遂自荐。但封常清的形象却非常差,不但身材细瘦,而且还斜眼、脚短且跛足。高仙芝见到封常清后,嫌他相貌丑陋,不愿接受。第二天再次投书。高仙芝拒绝说:“侍从已录取够了,哪里用得着又来呢?”封常清发怒说:“我仰慕您的高义,愿意侍奉您,所以没人介绍自己来了,您为什么拒绝我那么厉害呢?看容貌录用人,会把子羽看错,您还是考虑一下吧?”高仙芝没办法,就把他录取到侍从中。恰逢达奚各部叛乱,从黑山以北,直到碎叶城。高仙芝率领两千名精锐骑兵截击。封常清在帐中私下写好战报,战书中条理分明详细陈述作战的情况及战术。高仙芝想说的,他在报捷书中都写出来了,高仙芝大为吃惊,便马上来用,封常清于是逐渐有名气。以击败达奚之功,高仙芝被授任叠州戍主。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常令封常清管理后方事务。封常清有才学,办事果断。封常清管理后方事务时,高仙芝曾委托家事于郎将郑德诠,郑德诠是高仙芝乳母之子,所以在军中的威望很高。郑德诠见封常清才开始显贵,瞧不起他,有一次甚至骑马冲击他的侍从。封常清派人秘密把郑德诠带到庭院,用杖打死,然后又将郑德诠脸朝下拖出。高仙芝的母亲和乳母闻讯后,在门外号啕大哭,想要救郑德诠,但已来不及了。她们把情况告诉了高仙芝。高仙芝惊诧,等到见了常清,畏惧他的公正无私,不敢责备他。常清也不为这件事道歉。后又有大将犯罪,封常清斩杀两名,于是军中人没有不害怕他的。常清性勤俭,耐得住辛苦劳累,出军乘骡车,自己的马厩只有两匹马,赏罚严明。
天宝末年入朝,安禄山谋反,皇帝召见,让封常清出个主意讨伐。封常清见皇帝烦忧,大言不惭地说:“天下太长时间太平了,人们不知如何作战,然而事情形势瞬息万变,臣请策马到东京,打开库府,招募勇士,挑着马棰渡河,按计算的时间,取来安禄山的首级,悬于朝门。”玄宗觉得他的言辞很雄壮。第二天,任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让他乘车到东都洛阳。封常清招募了六万士兵,但都是市井庸碌之人。于是斫断河阳桥,把东京作为固守的防备之处。十二月,安禄山渡河,常清使骁勇的骑兵抵御,杀死数千柘羯人。贼军继续抵达,常清退守东门,再战失利,贼击鼓前进,杀掠百姓官吏。常清又战于都亭驿,没有获胜。退守宣仁门,又失败了。于是对仙芝说:“贼军很厉害。很难与之争锋,潼关没有士兵,一旦被突然袭击攻入那么京师危急,不如赶紧退守潼关。”仙芝听从了他的建议。战败书信传达,帝让边令诚拿着诏书抵达,给常清看,常清说:“我所以不死的原因,是不忍心玷污国家名节,受戮于贼手,讨伐没有效果。如今死也就甘心了。”又上表说:“我死后,希望陛下不要轻视此贼,那么社稷才会安定。”这一天临刑,常清报奏表交给令诚然后死去。许多人为之哀伤。
作者欧阳修资料

欧阳修的诗词全集_欧阳修的诗集大全,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 查看详情>>
欧阳修古诗词作品: 《偶成拙诗·清晨下直大明宫》 《琅琊溪·空山雪消溪水涨》 《初食车螯·累累盘中蛤》 《送孙秀才·高门煌煌赫如赭》 《伤春·蕙兰蹊径失芳期》 《日本刀歌·昆夷道远不复通》 《叔平少师去後会老堂独坐偶成》 《赠梅圣俞》 《归云洞·洞门常自起烟霞》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古诗《新唐书·郝处俊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甫十岁而孤,故吏归千缣赗之,已能让不受。及长,好学,嗜《汉书》,崖略暗诵 - - 欧阳修 - - 《》
- 郝处俊,安州安陆人 - - 欧阳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