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绾传注释译文
邓绾,字文约,是成都双流人。考中进士,是礼部第一名。不久,被升迁为员外郎。熙宁三年冬天,邓绾被任命为宁州通判。当时,王安石得到皇帝的特权,上书分条列举了几十条时政,认为宋朝兴盛百年,人们习惯于安定、沉溺于太平,应当进行改革。又上书谏言:“陛下得到伊、吕的辅佐,制定了青苗法、免役法等法规,百姓没有不歌颂您的恩泽的。凭借我在宁州的所见来看这件事,管理一路都是这样;凭借管理一路的经验,管理天下也是这样。如果有非常好的方法,希望不要流于肤浅的议论而要坚决执行。”第二年,升任侍御史知杂事、管理司农寺。
当时,常平、水利、免役、保甲的制度,都出自司农之手,所以王安石借邓绾来威慑众人。邓绾请求首先在开封府的辖地免除徭役,其次在各州县实行。利州路每年耗费九万六千缗钱财,而转运使李瑜大概有三十万,邓绾说:“平均徭役本来是使百姓富裕的,如今却致力于强征横敛,积累财物使自己宽裕,对此类事应该加重处罚。”富弼在亳州,不散发青苗钱,邓绾请求将其交给有关部门查办。京郊的百姓因助役法而上诉,皇上下诏询问是否可以两面实行助役法,邓绾与曾布就递还堂帖。中丞杨绘说没听说司农能行使职权,便没有回复。凡是吕公著、谢景温所设置的推直官、主簿,全部免去其职,而推荐蔡确、唐垧担任御史。
熙宁五年春天,辽人前来侵犯边疆,将军队驻扎在边境上,扬言将要出兵,于是两河戒严,并且命令黄河以北修筑守城的打仗器具。邓绾说:“这不仅没有益处,而且非常扰民、耗费物资。”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停止了此事。又说:“辽人假意为土地边界争执,其意在窥视我国。去年冬天,他们连续几个月聚集军队,在边境徘徊许久才自行停止,其真诚与虚伪由此可见。如今我们应该顽强地抵御他们,那么就不会改变两国间的平等地位,公平的话他们就不会怀疑我们,而我们就可以为长远做打算。如果我们先害怕并且屈服,他们或许会据理力争,那么这将是中原最大的耻辱。”皇帝看了奏章后,对他的看法非常赞赏。
王安石离任之后,邓绾依附吕惠卿。等到王安石恢复相位,邓绾想弥补先前的行为,就揭发了吕惠卿置田建华亭的事情,离开京城做了陈州知府。又弹劾三司使章惇协从、帮助吕惠卿所做的奸邪之事,离开京城做了湖州知府。宋神宗元丰年间,邓绾担任荆南知府,历任陈、陕、永兴、青、邓各州知军。元祐年初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作定州通判,都部署夏守恩贪污不守法,转运使命李参审查他,查清了这件事,守恩被贬谪而死,掌管荆门军,荆门每年在夏季砍伐竹子,征税并输送到荆南造船,堆积的日子久了,很多都生虫变坏不能用,牙校破产也不能偿还债务,李参请求冬季砍伐竹子,估计其费用来供给,剩余的招募商人和他们做买卖,于是除去了这个危害。
历任兴元府知府,淮南、京西、陕西转运使。他所管辖的地方有很多戍守的士兵,常以粮少为苦。李参审查其短少之数,让百姓自己估量麦子和粟米的剩余,先借钱给他们,等粮食成熟后偿还官府,号称“青苗钱”。经过几年后,仓库中有多余的粮食。熙宁年间的青苗法,实萌芽于此。
朝廷忧虑边防费用越来越大,李参建议运钱到边界诸州,以平价买进粮食,暂时停止入中法,朝廷听从了他。等他离职时,节省专买钱以千万计。召爲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爲河北都转运使。他和安抚使郭申锡视察决口的黄河,议论不合;又和真定府的吕溱关系不好,两人都得罪,李参移爲河东转运使,又知荆南。
嘉祐七年,召爲三司使,参知政事孙抃\説:“李参做主管财政的官,外任官员将会附和他的作风去搜括天下的财货,天下的百姓将困乏了。”于是改爲群牧使。皇帝下诏叫王安石、王陶设局规划国家开支,李参説:“设官各有其职,臣如果不称职,应当罢免。不然的话,请求撤销此局。”朝廷接受了这个意见。
治平初年,李参加官爲集贤院学士、瀛州知州,赏赐他黄金一百两,任帅臣者受赏赐是从李参开始的。两次升迁后担任枢密直学士、秦州知州。蕃人酋长药家族作乱,李参加以讨伐平定,得到良田五百顷,用来招募弓箭手。在镇守地过了一年,从未有边界冲突上奏。英宗派人问其原因,回答説:“守将在边界上,只求没有事端发生而已,不敢胡乱地用贼寇给君主带来忧虑。”因病免去边境官职,担任西京御史臺通判,又起用爲曹、濮二州知州。神宗久已知道他的才能,把他的名字写在殿柱上。担任永兴军知州,未到任,去世,年七十四。
李参没有学术,但刚强果断严厉苛刻,喜欢揭发隐藏的奸邪,从不宽贷,事情一到手就办,即使是簿书中的小事也不遗漏,当时称爲能干的官员。
当时,常平、水利、免役、保甲的制度,都出自司农之手,所以王安石借邓绾来威慑众人。邓绾请求首先在开封府的辖地免除徭役,其次在各州县实行。利州路每年耗费九万六千缗钱财,而转运使李瑜大概有三十万,邓绾说:“平均徭役本来是使百姓富裕的,如今却致力于强征横敛,积累财物使自己宽裕,对此类事应该加重处罚。”富弼在亳州,不散发青苗钱,邓绾请求将其交给有关部门查办。京郊的百姓因助役法而上诉,皇上下诏询问是否可以两面实行助役法,邓绾与曾布就递还堂帖。中丞杨绘说没听说司农能行使职权,便没有回复。凡是吕公著、谢景温所设置的推直官、主簿,全部免去其职,而推荐蔡确、唐垧担任御史。
熙宁五年春天,辽人前来侵犯边疆,将军队驻扎在边境上,扬言将要出兵,于是两河戒严,并且命令黄河以北修筑守城的打仗器具。邓绾说:“这不仅没有益处,而且非常扰民、耗费物资。”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停止了此事。又说:“辽人假意为土地边界争执,其意在窥视我国。去年冬天,他们连续几个月聚集军队,在边境徘徊许久才自行停止,其真诚与虚伪由此可见。如今我们应该顽强地抵御他们,那么就不会改变两国间的平等地位,公平的话他们就不会怀疑我们,而我们就可以为长远做打算。如果我们先害怕并且屈服,他们或许会据理力争,那么这将是中原最大的耻辱。”皇帝看了奏章后,对他的看法非常赞赏。
王安石离任之后,邓绾依附吕惠卿。等到王安石恢复相位,邓绾想弥补先前的行为,就揭发了吕惠卿置田建华亭的事情,离开京城做了陈州知府。又弹劾三司使章惇协从、帮助吕惠卿所做的奸邪之事,离开京城做了湖州知府。宋神宗元丰年间,邓绾担任荆南知府,历任陈、陕、永兴、青、邓各州知军。元祐年初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邓绾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953.html
脱脱: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48.html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因恩荫爲盐山县知县。遇到荒年,告谕富有人家拿出粮食,平价售给百姓,有贫穷买不起的,就发给酒糟和粮食的粗屑,所存活的有几万人。作定州通判,都部署夏守恩贪污不守法,转运使命李参审查他,查清了这件事,守恩被贬谪而死,掌管荆门军,荆门每年在夏季砍伐竹子,征税并输送到荆南造船,堆积的日子久了,很多都生虫变坏不能用,牙校破产也不能偿还债务,李参请求冬季砍伐竹子,估计其费用来供给,剩余的招募商人和他们做买卖,于是除去了这个危害。
历任兴元府知府,淮南、京西、陕西转运使。他所管辖的地方有很多戍守的士兵,常以粮少为苦。李参审查其短少之数,让百姓自己估量麦子和粟米的剩余,先借钱给他们,等粮食成熟后偿还官府,号称“青苗钱”。经过几年后,仓库中有多余的粮食。熙宁年间的青苗法,实萌芽于此。
朝廷忧虑边防费用越来越大,李参建议运钱到边界诸州,以平价买进粮食,暂时停止入中法,朝廷听从了他。等他离职时,节省专买钱以千万计。召爲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爲河北都转运使。他和安抚使郭申锡视察决口的黄河,议论不合;又和真定府的吕溱关系不好,两人都得罪,李参移爲河东转运使,又知荆南。
嘉祐七年,召爲三司使,参知政事孙抃\説:“李参做主管财政的官,外任官员将会附和他的作风去搜括天下的财货,天下的百姓将困乏了。”于是改爲群牧使。皇帝下诏叫王安石、王陶设局规划国家开支,李参説:“设官各有其职,臣如果不称职,应当罢免。不然的话,请求撤销此局。”朝廷接受了这个意见。
治平初年,李参加官爲集贤院学士、瀛州知州,赏赐他黄金一百两,任帅臣者受赏赐是从李参开始的。两次升迁后担任枢密直学士、秦州知州。蕃人酋长药家族作乱,李参加以讨伐平定,得到良田五百顷,用来招募弓箭手。在镇守地过了一年,从未有边界冲突上奏。英宗派人问其原因,回答説:“守将在边界上,只求没有事端发生而已,不敢胡乱地用贼寇给君主带来忧虑。”因病免去边境官职,担任西京御史臺通判,又起用爲曹、濮二州知州。神宗久已知道他的才能,把他的名字写在殿柱上。担任永兴军知州,未到任,去世,年七十四。
李参没有学术,但刚强果断严厉苛刻,喜欢揭发隐藏的奸邪,从不宽贷,事情一到手就办,即使是簿书中的小事也不遗漏,当时称爲能干的官员。
作者脱脱资料
脱脱的诗词全集_脱脱的诗集大全,脱脱(1314年-1356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 查看详情>>
脱脱古诗词作品:
古诗《邓绾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举进士,为礼部第一。稍迁职方员外郎。熙宁三年冬,通判宁州 - - 脱脱 - - 《》
- 邓绾,字文约,成都双流人 - - 脱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