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廉传注释译文
黄廉,字夷仲。考中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熙宁初年时,有人将他举荐给王安石。王安石跟他对话,问及免役法的事情,黄廉根据旧的法律来回答,答得很详尽。王安石说:“这个人肯定能办理新法的事情”于是向神宗皇帝报告,皇帝下诏询问关于新法的时事要务,黄廉回答说:“陛下的本意是要方便百姓,新法不是不好,只是任用的官吏不得其人。朝廷立法的本意统一,但是各地推行时各不相同,所以法令实行,却让百姓疲惫(深受其害),陛下无法完全察觉到。所以河北地区发生水灾,河南、山东、山西发生旱灾,而淮南、浙江发生蝗灾、江南地区发生瘟疫,陛下也无法一一知道。”于是皇帝任命黄廉为司农丞,去赈济济东道地区。回来后向皇帝报告情况,很合皇帝的心意,提拔他为利州路的转运判官,兼任司农丞。
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到俞充勾结宦官王中正而担任宰相的属员,并且说王中正担任正使一类的官职权柄太重。皇帝回答说:“人才是不分种类的,就看上位者使用人才的能力如何。”黄廉回答道:“虽然道理如此,臣忧虑的是这样助长了不好的风气。”
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了,黄廉接受诏命安抚京东地区的灾情,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距离粮仓太远,无法到来的灾民,分别派遣官吏送去。又选择地势高亢的地方给灾民居住,灾民经过关卡不征税,外地转运商人征收粮食冲抵赋税,出钱购买耕牛,收养被遗弃在道路上的男女孩子,年轻力壮的灾民则以工代赈,如此共有25万灾民存活下来。
相州的冤案发生时,邓温伯、上官均都上书陈述冤情,以致因此贬官,皇帝让黄廉审理这个案件,却最终没能纠正这个冤案。没过多久,案件判决,才开始后悔。后来加官集质校理,并负责提举检点河东地区的司法刑狱。
辽国人要求得到雁门关附近的代北地区,黄连说道:“按分水岭划分边界,让中国失去了险要的地形,反而让契丹人起了狼子野心。”后来契丹人果然吞并了两国边界的缓冲地带,一直到了雁门关下,地方百姓对此深以为憾。王中正征发西军,往往征调两倍的人数,负责后勤的转运使又在这个人数上,征调更多的人,黄廉说道:“对百姓的盘剥也太过分了!难道就不怕伤到自己的根本吗?”黄廉随即上奏说:“军队一定不会有战功,怎么用什么方法来妥善处理后事呢?”不久,大军溃败回来,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给负责后勤转运粮饷的人。黄廉被派到上党负责共同审理此事。最终因此获罪贬官。
元祐元年,将他召回担任户部郎中。第二年,又升任尚书省左司郎中,又调任起居郎、集贤殿修撰官、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评定他过往附会蔡确制造冤狱的罪行,贬官陕西都转运使,并担任给事中,在任上过世,终年五十九岁。
不久,被任命为陕西宣抚副使。保州云翼军杀死州中小吏,占据城池叛乱,皇帝下诏田况处罚惩治。不久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田况统率各路将领进攻,用敕榜(“敕榜为诏令文书之一,“赐酺、戒励百官、晓谕军民时用之”)招降叛军二千余人,活埋发动叛乱的士兵四百二十九人,凭借功勋升迁为起居舍人。调任秦州知州。遭逢父亲去世,皇帝下诏不待终丧重新起用,(田况)坚决推辞。(皇帝)又派遣宦官拿着手诏去起用他,(他)没有办法,请求先回到阳翟安葬父亲。安葬父亲之后,他托言边疆有事求见,见面后哭泣着请求皇帝允许他服丧满期,仁宗也为之感到悲伤,同意了。安抚司长官(宋代诸路安抚司长官称“帅臣”)能够服满三年之丧,是从田况开始的。守丧期满,凭借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的官衔担任渭州知州。后来升任右谏议大夫、成都知府。四川自从李顺、王均接连两次作乱之后,民心容易摇动,(朝廷允许)地方长官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很多长官因此擅自诛杀,以之立威,即便是小罪,也连带着将(犯人的)妻子儿女流放到蜀地以外,以致有人流离失所,就死在了道路上。田况上任之后,安抚、教导百姓,不是有很大的罪过就不流放他们,蜀地百姓尤为爱戴他。至和元年,提升为枢密副使,于是又担任枢密使。因病去职,任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就以太子少傅的职衔退休,(后来)去世了。(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宣简”。
田况宽大厚道,聪明机敏,才兼文武。跟别人相处,好像(别人的意见)他没有不同意的,但是他坚守的东西,别人也无法使他改变。他论述的天下大事很多,见识也很卓越,然而不完全被采用。当初,契丹进犯澶州,掳掠到几百人,让田况的父亲田延昭统治他们。田延昭哀怜他们,把他们统统放回去了,(自己也)趁机从契丹脱身,回到中原。田延昭生了八个儿子,多半闻名于世,田况是他的长子。保州之战,田况活埋降兵几百人,朝廷因其果决而赏识他,后来对他予以重用。然而到他去世也没有儿子,立兄长之子为后。
评论说:田况有文武才能谋略,议论政事精深畅达,然而为了惩治骄纵不受控制的士兵,竟然坑杀投降士兵,不惧怕冥冥之中受到报应,真是可惜啊!
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到俞充勾结宦官王中正而担任宰相的属员,并且说王中正担任正使一类的官职权柄太重。皇帝回答说:“人才是不分种类的,就看上位者使用人才的能力如何。”黄廉回答道:“虽然道理如此,臣忧虑的是这样助长了不好的风气。”
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了,黄廉接受诏命安抚京东地区的灾情,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距离粮仓太远,无法到来的灾民,分别派遣官吏送去。又选择地势高亢的地方给灾民居住,灾民经过关卡不征税,外地转运商人征收粮食冲抵赋税,出钱购买耕牛,收养被遗弃在道路上的男女孩子,年轻力壮的灾民则以工代赈,如此共有25万灾民存活下来。
相州的冤案发生时,邓温伯、上官均都上书陈述冤情,以致因此贬官,皇帝让黄廉审理这个案件,却最终没能纠正这个冤案。没过多久,案件判决,才开始后悔。后来加官集质校理,并负责提举检点河东地区的司法刑狱。
辽国人要求得到雁门关附近的代北地区,黄连说道:“按分水岭划分边界,让中国失去了险要的地形,反而让契丹人起了狼子野心。”后来契丹人果然吞并了两国边界的缓冲地带,一直到了雁门关下,地方百姓对此深以为憾。王中正征发西军,往往征调两倍的人数,负责后勤的转运使又在这个人数上,征调更多的人,黄廉说道:“对百姓的盘剥也太过分了!难道就不怕伤到自己的根本吗?”黄廉随即上奏说:“军队一定不会有战功,怎么用什么方法来妥善处理后事呢?”不久,大军溃败回来,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给负责后勤转运粮饷的人。黄廉被派到上党负责共同审理此事。最终因此获罪贬官。
元祐元年,将他召回担任户部郎中。第二年,又升任尚书省左司郎中,又调任起居郎、集贤殿修撰官、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评定他过往附会蔡确制造冤狱的罪行,贬官陕西都转运使,并担任给事中,在任上过世,终年五十九岁。
黄廉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965.html
脱脱: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48.html
田况字元均,他的祖上是冀州信都(今河北冀县)人。晋动乱,他的祖父田行周身陷契丹。父亲田延昭,(真宗)景德年间逃离契丹回到大宋,生性深沉勇猛,教育子女非常严格,多次升官直至太子率府率。田况少时就卓越出众,志向远大,喜好读书。考取进士甲科,补任江陵府推官,再调为楚州判官,升迁秘书省著作佐郎。考取贤良方正科,改任太常丞、江宁府通判。不久,被任命为陕西宣抚副使。保州云翼军杀死州中小吏,占据城池叛乱,皇帝下诏田况处罚惩治。不久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成德军。田况统率各路将领进攻,用敕榜(“敕榜为诏令文书之一,“赐酺、戒励百官、晓谕军民时用之”)招降叛军二千余人,活埋发动叛乱的士兵四百二十九人,凭借功勋升迁为起居舍人。调任秦州知州。遭逢父亲去世,皇帝下诏不待终丧重新起用,(田况)坚决推辞。(皇帝)又派遣宦官拿着手诏去起用他,(他)没有办法,请求先回到阳翟安葬父亲。安葬父亲之后,他托言边疆有事求见,见面后哭泣着请求皇帝允许他服丧满期,仁宗也为之感到悲伤,同意了。安抚司长官(宋代诸路安抚司长官称“帅臣”)能够服满三年之丧,是从田况开始的。守丧期满,凭借枢密直学士、尚书礼部郎中的官衔担任渭州知州。后来升任右谏议大夫、成都知府。四川自从李顺、王均接连两次作乱之后,民心容易摇动,(朝廷允许)地方长官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很多长官因此擅自诛杀,以之立威,即便是小罪,也连带着将(犯人的)妻子儿女流放到蜀地以外,以致有人流离失所,就死在了道路上。田况上任之后,安抚、教导百姓,不是有很大的罪过就不流放他们,蜀地百姓尤为爱戴他。至和元年,提升为枢密副使,于是又担任枢密使。因病去职,任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就以太子少傅的职衔退休,(后来)去世了。(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号“宣简”。
田况宽大厚道,聪明机敏,才兼文武。跟别人相处,好像(别人的意见)他没有不同意的,但是他坚守的东西,别人也无法使他改变。他论述的天下大事很多,见识也很卓越,然而不完全被采用。当初,契丹进犯澶州,掳掠到几百人,让田况的父亲田延昭统治他们。田延昭哀怜他们,把他们统统放回去了,(自己也)趁机从契丹脱身,回到中原。田延昭生了八个儿子,多半闻名于世,田况是他的长子。保州之战,田况活埋降兵几百人,朝廷因其果决而赏识他,后来对他予以重用。然而到他去世也没有儿子,立兄长之子为后。
评论说:田况有文武才能谋略,议论政事精深畅达,然而为了惩治骄纵不受控制的士兵,竟然坑杀投降士兵,不惧怕冥冥之中受到报应,真是可惜啊!
作者脱脱资料
脱脱的诗词全集_脱脱的诗集大全,脱脱(1314年-1356年),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元朝元统二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 查看详情>>
脱脱古诗词作品:
古诗《黄廉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石。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 - - 脱脱 - - 《》
- 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 - - 脱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