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谢安传注释译文
谢安,字安石。谢安最初被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用生病作托辞不去就任。寄居在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的许询、僧人支遁交游相处,出门就游山玩水捕鱼打猎,回屋就吟咏诗赋写作文章,无入世为官的想法。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担任吏部郎,谢安用书信拒绝了他。谢安已多次被征召不去就任,简文帝当时是宰相,说:“谢安石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这时,谢安的弟弟谢万担任西中郎将,总管守卫边疆的重要事务。谢安的妻子看见谢家各门都拥有高官厚禄,但独有谢安隐退山林,于是对谢安说:“大丈夫不应该(像谢万他们)这样吗?”及至谢万被罢职,谢安开始有做官的志趣,这时年龄已到四十多岁了。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谢安做他的司马,谢安将要从新亭出发,朝廷官员都为他送行,中丞高嵩开他玩笑说:“你多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在东山,百官常常互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百姓?而今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你呢?”谢安很有羞愧的脸色。到了桓温的府第,桓温很高兴,二人畅谈生平经历,欢笑终日。离开后,桓温对左右说:“你们曾经看见过我这样接待客人没有?”(该句亦可译作“你们曾经看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没有?”)
当时,(孝武帝之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并且奸诈谄佞小人很是煽风点火捏造罪名陷害他人,谢安离开京城镇守广陵的步丘,建筑一座名叫新城的堡垒来躲避这些人。孝武帝在西池为谢安设筵饯行,为他敬酒赋诗。等到谢安镇守新城,在城北建了一座堤坝。后人怀念他,命名这座堤坝叫做邵伯埭。谢安虽然受到朝廷嘱托,但是隐居东山的志趣始终没有改变,常常在言语、神色上表现出来。及至镇守新城,携带全家前往,制造渡海的船只和装备,打算等到天下大体安定后,从长江水路回返东山。高雅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就遭受重病。不久谢安逝世,终年六十六。孝武帝追赠他为太傅,谥号为文靖。到安葬时,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切依照大司马桓温(安葬)的旧例。又因为他打败(前秦)苻坚立有功勋,加封为庐陵郡公。
魏国的陈思王曹植才智卓越,精选官吏,任用司马孚做文学援。曹植依仗才学,骄傲而看不起别人,司马孚每次直言极谏,开始不和曹植的心意,后来曹植才向他道歉。升为太子中庶子。魏武帝曹操去世,太子曹丕号啕大哭得很厉害,司马孚进谏说:“皇帝刚去世,天下要依靠殿下的号令。应该向上为了祖先,向下为了天下,怎么能模仿平民百姓的孝呢!”太子过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说:“爱卿说得对呀。”当时群臣刚听说皇帝驾崩了,互相聚在一起痛哭,不再讲究排列次序。司马孚用严厉的声音向朝臣呵斥说:“现在皇帝刚去世,天下震惊动荡,应当早立继位的国君,来安定天下,(你们)却只在这里哭吗!”司马孚和尚书和洽一起驱散了群臣,安排好宫禁的防卫,准备好丧葬事宜,拥立太子来登基做皇帝,这就是魏文帝。
司马孚认为要打败敌人取得胜利,应该有准备预防。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地区,边境的士兵不能制服敌人,京师的军队赶赴战场,就赶不上战事的时机,应该预先选拔步兵骑兵两万人,把他们分成两部分,作为征讨敌人的准备。又因为关中连年遭受盗贼侵略,粮食布料不够,让冀州的五千农民壮丁驻扎在上邽,秋冬时节练习作战阵法,春夏时节种田桑蚕。因为这些做法关中军队和国家都有了盈余,对待敌人有所准备了。后来司马孚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晋升爵位做了昌平亭侯,升为尚书令。等到大将军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扰乱朝政,司马孚不管众多的事物,只是修养身心远离祸害罢了。等到宣帝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司马孚和景帝司马师驻军防守司马门,凭借功劳晋升爵位做了长社县侯,加封侍中。
当时吴国的将领诸葛恪围住了新城,任用司马孚进职督率各路军队二十万人防御他。司马孚临时驻扎在寿春,派毋丘俭、文钦等前去讨伐。各个将领想要快速地攻打诸葛恪,司马孚说:“进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而且应该欺骗巧诈,不要与敌人力争。”所以故意停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吴国的军队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退兵了。
等到魏国的高贵乡公曹髦被杀,百官都不敢前去奔丧,司马孚抱着尸体放在大腿上,哭得非常悲恸,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好太后下令按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和诸侯朝臣上奏章,请求改用国君的礼仪安葬,得到了批准。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晋宣帝司马懿执政之时,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权政。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景帝司马师和文帝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晋武帝司马炎接受禅让登基,封司马孚为安平王,加官升爵做了太宰,拿着信物凭证、统率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一切与军队有关的事物。泰始八年去世,九十三岁,谥称献王。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谢安做他的司马,谢安将要从新亭出发,朝廷官员都为他送行,中丞高嵩开他玩笑说:“你多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在东山,百官常常互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百姓?而今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你呢?”谢安很有羞愧的脸色。到了桓温的府第,桓温很高兴,二人畅谈生平经历,欢笑终日。离开后,桓温对左右说:“你们曾经看见过我这样接待客人没有?”(该句亦可译作“你们曾经看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没有?”)
当时,(孝武帝之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并且奸诈谄佞小人很是煽风点火捏造罪名陷害他人,谢安离开京城镇守广陵的步丘,建筑一座名叫新城的堡垒来躲避这些人。孝武帝在西池为谢安设筵饯行,为他敬酒赋诗。等到谢安镇守新城,在城北建了一座堤坝。后人怀念他,命名这座堤坝叫做邵伯埭。谢安虽然受到朝廷嘱托,但是隐居东山的志趣始终没有改变,常常在言语、神色上表现出来。及至镇守新城,携带全家前往,制造渡海的船只和装备,打算等到天下大体安定后,从长江水路回返东山。高雅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就遭受重病。不久谢安逝世,终年六十六。孝武帝追赠他为太傅,谥号为文靖。到安葬时,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切依照大司马桓温(安葬)的旧例。又因为他打败(前秦)苻坚立有功勋,加封为庐陵郡公。
晋书·谢安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547.html
房玄龄: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18.html
安平献王司马孚,字叔达,是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性格温柔敦厚清廉谦让,广泛涉猎经史典籍。汉朝末年政局动乱,司马孚和他的兄弟们处在危急灭亡的时刻,生活贫穷,但他仍然坚持翻看书籍展卷阅读。司马孚性格豁达宽厚,凭借忠贞清白立世,从不和别人结怨。陈留郡的殷武全国闻名,曾经遭到罪责,司马孚前去探望他,于是和他住在一起分吃食物,谈论的人很称赞司马孚的做法。魏国的陈思王曹植才智卓越,精选官吏,任用司马孚做文学援。曹植依仗才学,骄傲而看不起别人,司马孚每次直言极谏,开始不和曹植的心意,后来曹植才向他道歉。升为太子中庶子。魏武帝曹操去世,太子曹丕号啕大哭得很厉害,司马孚进谏说:“皇帝刚去世,天下要依靠殿下的号令。应该向上为了祖先,向下为了天下,怎么能模仿平民百姓的孝呢!”太子过了很长时间才停下来,说:“爱卿说得对呀。”当时群臣刚听说皇帝驾崩了,互相聚在一起痛哭,不再讲究排列次序。司马孚用严厉的声音向朝臣呵斥说:“现在皇帝刚去世,天下震惊动荡,应当早立继位的国君,来安定天下,(你们)却只在这里哭吗!”司马孚和尚书和洽一起驱散了群臣,安排好宫禁的防卫,准备好丧葬事宜,拥立太子来登基做皇帝,这就是魏文帝。
司马孚认为要打败敌人取得胜利,应该有准备预防。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地区,边境的士兵不能制服敌人,京师的军队赶赴战场,就赶不上战事的时机,应该预先选拔步兵骑兵两万人,把他们分成两部分,作为征讨敌人的准备。又因为关中连年遭受盗贼侵略,粮食布料不够,让冀州的五千农民壮丁驻扎在上邽,秋冬时节练习作战阵法,春夏时节种田桑蚕。因为这些做法关中军队和国家都有了盈余,对待敌人有所准备了。后来司马孚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晋升爵位做了昌平亭侯,升为尚书令。等到大将军曹爽专权,李胜、何晏、邓飏等扰乱朝政,司马孚不管众多的事物,只是修养身心远离祸害罢了。等到宣帝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司马孚和景帝司马师驻军防守司马门,凭借功劳晋升爵位做了长社县侯,加封侍中。
当时吴国的将领诸葛恪围住了新城,任用司马孚进职督率各路军队二十万人防御他。司马孚临时驻扎在寿春,派毋丘俭、文钦等前去讨伐。各个将领想要快速地攻打诸葛恪,司马孚说:“进攻的一方,是要消耗大量人力才能成功的,而且应该欺骗巧诈,不要与敌人力争。”所以故意停留了一个多月才进军,吴国的军队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退兵了。
等到魏国的高贵乡公曹髦被杀,百官都不敢前去奔丧,司马孚抱着尸体放在大腿上,哭得非常悲恸,说:“让陛下被杀是为臣的罪过。”上奏请求捉拿主谋者。正好太后下令按平民的礼节安葬曹髦,司马孚和诸侯朝臣上奏章,请求改用国君的礼仪安葬,得到了批准。司马孚性格十分谨慎。晋宣帝司马懿执政之时,他就有意避免过多地参与权政。而后司马氏几次废立皇帝,他也未参与谋划。景帝司马师和文帝司马昭因司马孚是长辈,也不敢逼迫他。后来进封他为长乐公。晋武帝司马炎接受禅让登基,封司马孚为安平王,加官升爵做了太宰,拿着信物凭证、统率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一切与军队有关的事物。泰始八年去世,九十三岁,谥称献王。
作者房玄龄资料
房玄龄的诗词全集_房玄龄的诗集大全,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 查看详情>>
房玄龄古诗词作品:
古诗《晋书·谢安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 - - 房玄龄 - - 《》
- 谢安,字安石。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以疾辞 - - 房玄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