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舒传注释译文
魏舒,字阳元,是任城樊地人。年幼时父亲死去,被外祖父宁氏家收养。身高八尺二寸,体形容貌秀美伟岸,能喝一石多酒,然而迟钝质朴,不被乡亲们看重。生性喜好骑马射箭,穿着韦衣,进入山中沼泽地,以捕鱼打猎为业。只有太原王乂对魏舒说:“你最终将成为宰相,然而如今不能让妻子儿女免去饥寒,我应当帮你经营生计。”时常赈济魏舒生活上的不足,魏舒接受并不推辞。
他四十多岁时,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宗族人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别去赴试,可以此表现高洁。魏舒说:“如果赴试而考不中,那责任在我,怎能以不赴试窃取高洁的虚名来作为自己的荣耀呢!”于是自学功课。百天学习一部《经》,因而对答策问并考中。朝廷授他渑池长,又升迁任浚仪令,后入朝任尚书郎。当时要挑选淘汰郎官,不称职的要罢免。魏舒说:“我就是该淘汰的人。”卷起被褥就走。一向没有高论的同僚中人都面有愧色,谈论此事的人称道魏舒。
逐渐迁任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经常和部下射箭,魏舒常常为他计算射箭成绩而已。后来遇上友人不足,让魏舒凑数。钟毓起初不知魏舒善于射箭。钟毓起初不知道他(魏舒)善于射箭。魏舒射姿优雅(容貌风范清闲优雅),射出的箭没有不射中的,满座之人(露出)惊讶的样子,没有人能与他匹敌(相当)。钟毓感叹着道歉说:“我没有充分发挥你的才能,有如此好的射艺,难道仅限于射箭这一件事吗!”魏舒转任相国参军,被封为剧阳子。在官府朝中细碎的事务上,未曾看出魏舒(治政)的好坏;至于关系到国家废兴的大事,众人没有能作出决断的,魏舒慢慢筹划它,往往超出众议之外。文帝深深器重他,每逢朝会完毕,用目光送走他说:“魏舒容貌堂堂,是众人的领袖。”迁任宜阳、荥阳两郡太守,很有好名声。征入朝中担任散骑常侍。出任冀州刺史,在冀州三年,因简明仁爱而有名声。又入朝担任侍中。武帝因为魏舒清廉朴素,特地赐他百匹绢。迁任尚书。
太康初年,官拜右仆射。魏舒与卫罐、山涛、张华等人认为天下统一,应按照古代典章在泰山封禅,前后多次陈述此事,皇帝谦让不同意。任命魏舒为左仆射,兼管吏部。魏舒德高望重,俸禄赏赐分送给亲属,家中没有多余财物。因年老,常称病辞职。当时的舆论认为晋朝建立以来,能够辞掉荣耀有个良好结局的三公大臣,不曾有过别人。太熙元年去世,时年八十二岁,谧号康。
适逢苏峻叛乱,派兵攻打庾冰,庾冰无力抵抗,就丢弃郡府逃往会稽。会稽内史王舒让他暂任奋武将军,在吴中抵抗苏峻偏帅张健。当时张健的同党很多,诸将领无人敢率先进攻,庾冰率领士众攻打张健,使张建败逃,庾冰乘胜向西进军,赶到京都。又派司马滕含攻打石头城的乱贼,攻陷石头城。庾冰功勋最大,封新吴县侯,坚决辞让没有接受。升任给事黄门侍郎,又辞让而不受。司空郗鉴请他任长史,庾冰不去赴任。出京补任振威将军、会稽内史。庾冰担任要职后,管理政务,不分昼夜,对朝中贤臣恭敬有礼,提携后进之士,因此朝野注目,都称他是贤相。庾冰注重使用严刑,又核实户口数,查出没有户口的一万余人,来充实军队。
成帝病重,当时有人伪造中书符,假托皇帝命令说宰相不能进宫,左右之臣都惊恐失色。庾冰神气自若地说:“这一定是假的。”追问此事,果然有诈,众心才安定。庾冰进号为左将军。康帝即位,又进为车骑将军。庾冰担心权力过大,便请求出京外任。恰逢其弟庾翼要去讨伐石季龙,庾冰便以本职兼任江州刺史,镇守武昌,作为庾翼的后援。临出发前,庾冰上疏道:“如今强寇尚未除尽,兵车尚未入库,士卒羸弱于外,官吏百姓疲弊于内,敌寇之侵袭,难以估量;贫民之困厄,不曾安抚;群才之任用,未能完善。”不久,献皇后临朝听政,征召庾冰辅政,庾冰因病危推辞。不久便死去,当年四十九岁。以册书追赠侍中、司空,谧号忠成,以太牢祭祀。
庾冰天性清廉谨慎,常以俭约自任。中子庾袭曾借官绢十匹,庾冰很生气,打了他,买来绢还给官府。临死前他对长史江彭说:“我要走了,遗憾的是报国之志尚未实现,我对命运也奈何不得。我死的那天,就用我平日的衣服入殓,不要用公家的东西。”他死时,没有做衾之绢。家里没有妾媵,没有积蓄,当时的人因此称赞他。
他四十多岁时,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宗族人认为魏舒没有学业,劝他别去赴试,可以此表现高洁。魏舒说:“如果赴试而考不中,那责任在我,怎能以不赴试窃取高洁的虚名来作为自己的荣耀呢!”于是自学功课。百天学习一部《经》,因而对答策问并考中。朝廷授他渑池长,又升迁任浚仪令,后入朝任尚书郎。当时要挑选淘汰郎官,不称职的要罢免。魏舒说:“我就是该淘汰的人。”卷起被褥就走。一向没有高论的同僚中人都面有愧色,谈论此事的人称道魏舒。
逐渐迁任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经常和部下射箭,魏舒常常为他计算射箭成绩而已。后来遇上友人不足,让魏舒凑数。钟毓起初不知魏舒善于射箭。钟毓起初不知道他(魏舒)善于射箭。魏舒射姿优雅(容貌风范清闲优雅),射出的箭没有不射中的,满座之人(露出)惊讶的样子,没有人能与他匹敌(相当)。钟毓感叹着道歉说:“我没有充分发挥你的才能,有如此好的射艺,难道仅限于射箭这一件事吗!”魏舒转任相国参军,被封为剧阳子。在官府朝中细碎的事务上,未曾看出魏舒(治政)的好坏;至于关系到国家废兴的大事,众人没有能作出决断的,魏舒慢慢筹划它,往往超出众议之外。文帝深深器重他,每逢朝会完毕,用目光送走他说:“魏舒容貌堂堂,是众人的领袖。”迁任宜阳、荥阳两郡太守,很有好名声。征入朝中担任散骑常侍。出任冀州刺史,在冀州三年,因简明仁爱而有名声。又入朝担任侍中。武帝因为魏舒清廉朴素,特地赐他百匹绢。迁任尚书。
太康初年,官拜右仆射。魏舒与卫罐、山涛、张华等人认为天下统一,应按照古代典章在泰山封禅,前后多次陈述此事,皇帝谦让不同意。任命魏舒为左仆射,兼管吏部。魏舒德高望重,俸禄赏赐分送给亲属,家中没有多余财物。因年老,常称病辞职。当时的舆论认为晋朝建立以来,能够辞掉荣耀有个良好结局的三公大臣,不曾有过别人。太熙元年去世,时年八十二岁,谧号康。
魏舒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565.html
房玄龄: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18.html
庾冰字季坚,他平素垂示风范,众兄弟相继无不尊崇礼仪,得到舆论的赞赏,司徒征召他,没有赴任,征召为秘书郎,出京补任吴兴内史。适逢苏峻叛乱,派兵攻打庾冰,庾冰无力抵抗,就丢弃郡府逃往会稽。会稽内史王舒让他暂任奋武将军,在吴中抵抗苏峻偏帅张健。当时张健的同党很多,诸将领无人敢率先进攻,庾冰率领士众攻打张健,使张建败逃,庾冰乘胜向西进军,赶到京都。又派司马滕含攻打石头城的乱贼,攻陷石头城。庾冰功勋最大,封新吴县侯,坚决辞让没有接受。升任给事黄门侍郎,又辞让而不受。司空郗鉴请他任长史,庾冰不去赴任。出京补任振威将军、会稽内史。庾冰担任要职后,管理政务,不分昼夜,对朝中贤臣恭敬有礼,提携后进之士,因此朝野注目,都称他是贤相。庾冰注重使用严刑,又核实户口数,查出没有户口的一万余人,来充实军队。
成帝病重,当时有人伪造中书符,假托皇帝命令说宰相不能进宫,左右之臣都惊恐失色。庾冰神气自若地说:“这一定是假的。”追问此事,果然有诈,众心才安定。庾冰进号为左将军。康帝即位,又进为车骑将军。庾冰担心权力过大,便请求出京外任。恰逢其弟庾翼要去讨伐石季龙,庾冰便以本职兼任江州刺史,镇守武昌,作为庾翼的后援。临出发前,庾冰上疏道:“如今强寇尚未除尽,兵车尚未入库,士卒羸弱于外,官吏百姓疲弊于内,敌寇之侵袭,难以估量;贫民之困厄,不曾安抚;群才之任用,未能完善。”不久,献皇后临朝听政,征召庾冰辅政,庾冰因病危推辞。不久便死去,当年四十九岁。以册书追赠侍中、司空,谧号忠成,以太牢祭祀。
庾冰天性清廉谨慎,常以俭约自任。中子庾袭曾借官绢十匹,庾冰很生气,打了他,买来绢还给官府。临死前他对长史江彭说:“我要走了,遗憾的是报国之志尚未实现,我对命运也奈何不得。我死的那天,就用我平日的衣服入殓,不要用公家的东西。”他死时,没有做衾之绢。家里没有妾媵,没有积蓄,当时的人因此称赞他。
作者房玄龄资料

房玄龄的诗词全集_房玄龄的诗集大全,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房玄龄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 查看详情>>
房玄龄古诗词作品:
古诗《魏舒传》的名句翻译赏析
- 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 - - 房玄龄 - - 《》
-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 - - 房玄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