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远浦帆归注释译文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出自:寿阳曲·远浦帆归 更新时间:2018-09-30
注释
⑴双调:宫调名。寿阳曲:曲牌名,又名“落梅风”。
⑵浦:水边。
⑶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旆,古代一边像燕尾的旗。
⑷两三航:两三支船。航:船。着岸:靠岸。
白话译文
夕阳西下,酒旗安闲地悬在门前,显得宁静闲适。江上还有两三只小船儿还未曾靠岸。落花在水面弥漫着香气,茅舍进入了夜色之中。断桥头上卖鱼的人都已走散。

寿阳曲·远浦帆归: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4311.html

马致远: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78.html

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宋迪,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元代揭西斯写有《远浦帆归》诗:“冥冥何处来,小楼江上开。长恨风帆色,日日误朗回。”该诗描绘的是一幅思妇候门的场景,表现闺怨的主题。而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水村黄昏的风景画,表现闲适生活的主题。
前三句用凝炼的语言,铺排了“天空的夕阳,江面上归航的渔舟,岸上酒家的酒旗”这些景物,写得清晰明白而有致,像一个个镜头,把水村镇上的风光缀成组组画面,极富动静态感。“夕阳下”,点明了时间。全曲情境均由此生。“酒旆”,既点明了地点,又表示这是小镇所在。“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为全曲奠定了闲适的情调。“两三航未曾着岸”,将景物境界由小镇扩展到江滨。江上只有两三只未曾靠岸的小船,进一步突出了小镇的宁静。“未曾着岸”四字隐含着“帆归”之意。船是向岸边驶来,只是尚未靠岸罢了,这同扬帆远去或船行中流的情景是不同的。酒旆,是近景,酒旗也看得清,这是写近距离的视觉。两三航,是远景,远远望去,只见江上有船,船上人看得不甚分明,这是写远距离的视觉。以上三句是一个层次,写远浦。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这转入另一个层次,写帆归。此曲略去了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直接写桥头渔市结束和渔人各自回家休憩的生活场面。作者不用人群熙攘来形容小镇,而用断桥头来代指小镇,是有意突出小镇的幽寂。傍晚时分,断桥头旁曾有过短暂的鱼市交易,但这种贸易很快结束,卖鱼人散去,小镇又重归宁静。渔人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环境的优美,衬出渔人生活的悠闲自适。从断桥到茅舍,他们远隔尘嚣,与世无争,怡然自得。
此曲的写作上有三大特色:一、作者擅长以极富特征的景物渲染气氛。夕阳、酒旗、欲归未归的航船、清流萦绕的茅舍、人群散去寂静无声的断桥,犹如一幅清雅的水墨画,营造了一幅清疏而旷远的意境。二、作者还善于在“无字处”给人以丰富而耐人寻味的想象。从天边静穆的夕阳,到眼前慵懒的酒旗,再到远处待归而不急于靠岸的航船,视点跳跃灵动,每个“点”的背后都是有待读者通过想象还原的画面。从全曲的两幅画面来看,前者写航船未归,后者写“卖鱼人散”,二者之间有靠岸、卸鱼、卖鱼等多个环节,但作者同样把这些环节交给读者通过想象去完成,他只给人一幅远离喧闹和嘈杂的、清淡闲远的江村渔人晚归图景。三、作者在音韵方面也颇具匠心。在古代诗词曲赋之中,音韵效果始终是作者表情达意、创设意境的手段之一。马致远也精通于此道,比如他以声母为“X”的词语表达“轻柔”效应,在曲中,“夕阳”之“夕”,“酒旆闲”之“闲”,“水香”之“香”,都用来表现或轻柔或闲远或柔美的情致。

作者马致远资料

马致远

马致远的诗词全集_马致远的诗集大全,马致远(约1250-约1321至1324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被后人誉为马神仙,汉族,元代著名戏曲家,元大都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约在公元1250年,卒年约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年以后,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查看详情>>

马致远古诗词作品: 《清江引·西村日长人事少》 《双调·拨不断》 《落梅风·蔷薇露》 《拨不断·酒杯深》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落梅风·实心儿待》 《寿阳曲·远浦帆归》 《拨不断·叹寒儒》 《拨不断·菊花开》 《金字经·絮飞飘白雪

《寿阳曲·远浦帆归》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