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文集叙注释译文
注释
范文正公:指北宋政治改革家范仲淹。
叙:即序。作者祖父名苏序,故东坡终生讳用序字,改序为叙。
总角:《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意谓聚束头发为两髻,分列头上如角。旧时称童年为“总角”。
乡校:乡间的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外,也是乡人聚集的文化场所,乡间的文化中心。
京师:首都,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石守道:即石介,字守道,充州(今山东省兖州市)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以直集贤院出通判濮州。曾居徂徕山下,人称“徂徕先生”,有《徂徕集》二十卷。
所颂十一人:指石介《庆历圣德诗》中所颂扬的十一个人,他们是:韩琦、富弼、杜衍、晏殊、章得象、贾昌朝、范仲淹、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
奇轼言:以轼言为奇,认为苏轼的话不同凡响。
范公殁,既葬而嘉碑出:范仲淹死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十二月一日郭于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四十里的万安山(一名大石山)。欧阳修为之写了《资正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涕:眼泪。
国士:一国杰出的人物。
许:地名,今河南省许昌市。
仲子:次子。仲:排行第二,范仲淹有四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尧夫即次子纯仁。
叔:排行第三。
彝(yí)叟:范纯礼字。
德孺:范纯粹的字。
徐:地名,在今江苏省铜山县。
乃克为之:才写成了这篇序文。
伊尹:商汤大臣。名挚,原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汤孙太甲昏庸,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著作《伊尹书》,多为后世伪托。
太公:周初人,姓姜,吕氏,名尚。传说钓于渭滨,钩不入水。周文王出猎相遇,与语大悦,文王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为“太公望”,同载而归。立为师。武王即位,尊为师尚父,佐武王灭殷建立周朝,封于齐,为齐国始祖。俗称姜太公。
管仲:管夷吾,字仲,齐桓公的宰相。
乐毅:战国政治家和军事家。燕昭王任用他做上将军,破齐国七十余城,还有两个城未攻下,昭王去世,惠王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夺去乐毅兵权,燕败,齐收复七十余城。乐毅逃奔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死后葬于邯郸市西南。
畎(quǎn)亩:田野之间。
淮阴候:指韩信。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
汉中:古郡名,因地处汉水上游而得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东,辖境约为陕西省秦岭以南及湖北省西北部。
三秦:秦亡后,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诸葛亮曾居隆中草庐之中。
刘璋:东汉皇族,东汉末年任益州(州治在今四川省成都市)牧,昏庸懦弱,为刘备所灭。
太夫人: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封“吴国夫人”。
擢(zhuó)为执政: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擢:提升。
孝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
弄翰戏语:玩弄文辞,嬉戏话语。翰:笔,引申为文辞。
白话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这以后第三年,经过许郡才认识了范公的二儿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儿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能够写出它来。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作者在孩童时代私下“认识”范公之后,到了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考进士,得知范公已逝,并看见了欧阳修为之写的“碑铭”。作者深感悲痛,感慨道:“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 岂非命也欤!”深深的遗憾及对范公的崇敬同时溢于言表。这是作者第一次表示出遗憾的心情。这一年,作者见到欧阳公及韩琦、富弼之后,这几个人又一次对作者说:“恨子不识范文正公。”这是文中出现的第二次“遗憾”。作者虽未能见到范公,但有幸见到了范公的儿子尧夫及德孺。作者与范公的两个儿子“皆一见如旧”,作者受他们的委托,为《范文正公文集》写序。作者自幼对范公充满向慕之情,但一直没有机会与范公见面,却得知范公逝世的消息,这对作者是莫大的打击。当作者见到“四杰”之中的其他三人时,他们同样认为苏轼未能见到范公,是一件憾事,这更加重了作者遗憾的心情,于是作者发出慨叹: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 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这段话是作者强烈感情的抒写,其情之笃,感人肺腑。这里又一次正面指出自己未能见到范公“为平生之恨”,把情感的波澜推到了高潮。因为作者对范公异常崇敬,所以能为范公的文集写序,能把自己的名字排在范公的学生之列的末尾,也算是一种安慰和荣幸了。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是作者浓重感情的抒发,字里行间饱蘸着作者对范公的仰慕之情。从幼年对范公的向慕到成年之后对范公的崇拜及未能见上一面的遗憾,感情逐渐强烈,读来感人心切。·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另一特点是衬托的笔法。作者不仅从正面抒写了自己对范公的深情,而且还以古人作比,衬托了范公的功绩。作者以商汤的大臣伊尹、周初的姜太公、春秋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及战国中期的乐毅为例,说明他们称霸的谋略都是在未做官之前就有了,并非做官以后学的。以韩信辅佐刘邦,韩信之言“无一不酬者” 及诸葛亮辅佐刘备“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为例,说明无论韩信还是诸葛亮,他们的智谋、预言没有不正确的。意思是“古之君子”,无一不靠天赉、 自身的智慧而成功的。言外之意,范公也象这些贤士、智者一样,既有忠心又有谋略,范公可以与这些“古之君子”相提并论,而范公不仅有谋略,还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文章,更便于传于后世。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颂。” 范公很早就已“有志于天下”,曾写出万言书《涑水记闻》,为世人传播;“今其集二十卷,……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意即范公的文章与范公的品德紧密相联。他的文章内容总离不开“仁义礼乐忠信孝悌”,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非有言,德之发于口者也。”“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及前文说的“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都强调了范公有深厚的品德修养。这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因范公的品德高尚,所以他名扬四海,受到人们的尊重,因而人们也都传播他的文章;所以说范公的文,也是因为有“德”才得以传扬。
作者虽然没有正面写范公的文治武功,但以“古之君子”与范公作比,范公的谋略、天资也不言而喻;作者虽然未正面论述范公《文集》中的文章如何,但却说范公的文章每每与其品德相联,其文的价值又在不言之中言明了。作者在文中用的这些衬托的笔法,既表达了作者对范公品德,功德的赞颂,同时也暗示出范公《文集》的价值。从作者所运用的衬托的笔法来看,这篇文章也圆满完成了“序言”的任务,称为序文,当之无愧。
范文正公:指北宋政治改革家范仲淹。
叙:即序。作者祖父名苏序,故东坡终生讳用序字,改序为叙。
总角:《礼记·内则》:“男女未冠笄者,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意谓聚束头发为两髻,分列头上如角。旧时称童年为“总角”。
乡校:乡间的学校。除了教育学生外,也是乡人聚集的文化场所,乡间的文化中心。
京师:首都,指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石守道:即石介,字守道,充州(今山东省兖州市)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以直集贤院出通判濮州。曾居徂徕山下,人称“徂徕先生”,有《徂徕集》二十卷。
所颂十一人:指石介《庆历圣德诗》中所颂扬的十一个人,他们是:韩琦、富弼、杜衍、晏殊、章得象、贾昌朝、范仲淹、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
奇轼言:以轼言为奇,认为苏轼的话不同凡响。
范公殁,既葬而嘉碑出:范仲淹死于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十二月一日郭于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四十里的万安山(一名大石山)。欧阳修为之写了《资正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涕:眼泪。
国士:一国杰出的人物。
许:地名,今河南省许昌市。
仲子:次子。仲:排行第二,范仲淹有四子:纯佑、纯仁、纯礼、纯粹。尧夫即次子纯仁。
叔:排行第三。
彝(yí)叟:范纯礼字。
德孺:范纯粹的字。
徐:地名,在今江苏省铜山县。
乃克为之:才写成了这篇序文。
伊尹:商汤大臣。名挚,原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佐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汤孙太甲昏庸,伊尹将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著作《伊尹书》,多为后世伪托。
太公:周初人,姓姜,吕氏,名尚。传说钓于渭滨,钩不入水。周文王出猎相遇,与语大悦,文王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为“太公望”,同载而归。立为师。武王即位,尊为师尚父,佐武王灭殷建立周朝,封于齐,为齐国始祖。俗称姜太公。
管仲:管夷吾,字仲,齐桓公的宰相。
乐毅:战国政治家和军事家。燕昭王任用他做上将军,破齐国七十余城,还有两个城未攻下,昭王去世,惠王立,中了齐国的反间计,夺去乐毅兵权,燕败,齐收复七十余城。乐毅逃奔赵国,赵王封他为“望诸君”。死后葬于邯郸市西南。
畎(quǎn)亩:田野之间。
淮阴候:指韩信。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
汉中:古郡名,因地处汉水上游而得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汉中市东,辖境约为陕西省秦岭以南及湖北省西北部。
三秦:秦亡后,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诸葛亮曾居隆中草庐之中。
刘璋:东汉皇族,东汉末年任益州(州治在今四川省成都市)牧,昏庸懦弱,为刘备所灭。
太夫人:范仲淹的母亲谢氏,封“吴国夫人”。
擢(zhuó)为执政: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擢:提升。
孝悌:孝顺父母,顺从兄长。
弄翰戏语:玩弄文辞,嬉戏话语。翰:笔,引申为文辞。
白话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这以后第三年,经过许郡才认识了范公的二儿子现在的丞相范纯仁。又过了六年,才在京城见到范公的三儿子范纯礼。又过了十一年,就与他的小儿子范德孺一起在徐州当官,都是一见如故,并且把范公的遗稿给我,嘱托我作序。又过了十三年,才能够写出它来。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
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范文正公文集叙: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818.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文章开头叙述了作者在孩童时代就对范公产生的敬仰之情。“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窃观,……” 从此作者第一次从《庆历圣德诗》中知道文中所颂扬的十一人中有一位是范仲淹,并从先生那儿得知范公是“四杰”之一。这段“初识范公”的细致描述,具体而又生动。作者在孩童时代私下“认识”范公之后,到了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考进士,得知范公已逝,并看见了欧阳修为之写的“碑铭”。作者深感悲痛,感慨道:“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 岂非命也欤!”深深的遗憾及对范公的崇敬同时溢于言表。这是作者第一次表示出遗憾的心情。这一年,作者见到欧阳公及韩琦、富弼之后,这几个人又一次对作者说:“恨子不识范文正公。”这是文中出现的第二次“遗憾”。作者虽未能见到范公,但有幸见到了范公的儿子尧夫及德孺。作者与范公的两个儿子“皆一见如旧”,作者受他们的委托,为《范文正公文集》写序。作者自幼对范公充满向慕之情,但一直没有机会与范公见面,却得知范公逝世的消息,这对作者是莫大的打击。当作者见到“四杰”之中的其他三人时,他们同样认为苏轼未能见到范公,是一件憾事,这更加重了作者遗憾的心情,于是作者发出慨叹: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 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这段话是作者强烈感情的抒写,其情之笃,感人肺腑。这里又一次正面指出自己未能见到范公“为平生之恨”,把情感的波澜推到了高潮。因为作者对范公异常崇敬,所以能为范公的文集写序,能把自己的名字排在范公的学生之列的末尾,也算是一种安慰和荣幸了。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是作者浓重感情的抒发,字里行间饱蘸着作者对范公的仰慕之情。从幼年对范公的向慕到成年之后对范公的崇拜及未能见上一面的遗憾,感情逐渐强烈,读来感人心切。·
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另一特点是衬托的笔法。作者不仅从正面抒写了自己对范公的深情,而且还以古人作比,衬托了范公的功绩。作者以商汤的大臣伊尹、周初的姜太公、春秋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及战国中期的乐毅为例,说明他们称霸的谋略都是在未做官之前就有了,并非做官以后学的。以韩信辅佐刘邦,韩信之言“无一不酬者” 及诸葛亮辅佐刘备“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为例,说明无论韩信还是诸葛亮,他们的智谋、预言没有不正确的。意思是“古之君子”,无一不靠天赉、 自身的智慧而成功的。言外之意,范公也象这些贤士、智者一样,既有忠心又有谋略,范公可以与这些“古之君子”相提并论,而范公不仅有谋略,还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文章,更便于传于后世。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颂。” 范公很早就已“有志于天下”,曾写出万言书《涑水记闻》,为世人传播;“今其集二十卷,……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意即范公的文章与范公的品德紧密相联。他的文章内容总离不开“仁义礼乐忠信孝悌”, “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非有言,德之发于口者也。”“非能战也,德之见于怒者也。”及前文说的“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都强调了范公有深厚的品德修养。这是这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因范公的品德高尚,所以他名扬四海,受到人们的尊重,因而人们也都传播他的文章;所以说范公的文,也是因为有“德”才得以传扬。
作者虽然没有正面写范公的文治武功,但以“古之君子”与范公作比,范公的谋略、天资也不言而喻;作者虽然未正面论述范公《文集》中的文章如何,但却说范公的文章每每与其品德相联,其文的价值又在不言之中言明了。作者在文中用的这些衬托的笔法,既表达了作者对范公品德,功德的赞颂,同时也暗示出范公《文集》的价值。从作者所运用的衬托的笔法来看,这篇文章也圆满完成了“序言”的任务,称为序文,当之无愧。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至真州再和·公颜如雪柏》 《次韵·道丧虽云久》 《陈伯比和回字复次韵》 《同秦仲二子雨中游宝山》 《答郡中同僚贺雨》 《送曹辅赴闽漕》 《次其韵·平生无一女》 《短桥·谁能铺白簟》 《宿致斋·当年踏月走东风》 《附米黻所作挽诗·淋漓十幅草兼真》
古诗《范文正公文集叙》的名句翻译赏析
- 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 - 苏轼 - - 《》
-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 - - 苏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