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注释译文
我年轻时客居南京,慧礼和尚跟着我在一起。我赴扬州任职后,慧礼也得到了龙兴寺的寺舍,和他的徒弟每天在寺内讲习他师父的佛经。我曾经外出来南京,探视他,见寺内有数十间低矮的房屋,上面破下面有洞,从旁边走出看后院,都长满了荆棘,看不见院墙。慧礼指着后院对我说:“我将要除掉这些荆棘,在这里建造房屋。即使这样,等房子建成了,我不会把它作为我子孙后代的个人所有。一定会找个能继承我衣钵的人,托付给他。愿意记录这件事来传给后人看,使他们不能占为私有。”当时这个时候,慧礼正靠乞讨别人食物来度日,看他的居处空荡荡的样子。我故意取笑他说:“姑且等到建成了,我再写记也不难。”以后四年,慧礼来我这里,说:“以前想要建造的房屋,总共一百二十间,依靠州里蒋氏的帮助,都已经建成。你何不写文章呢?”咦,为何他有这般才能?
慧礼,我了解他。他的品行高尚纯洁,学识渊博而才思敏捷,建造寺舍又没有私欲,理应建成没有困难。世上的人说佛祖能把祸福告之天下的百姓,所以佛教能如此兴盛,这不是偶然的。大概那些学习佛经的人,也多有把佛学用于现世的心愿。现在那些求学的士大夫,一定会说学自孔儒。孔子的学说容易学习,没有使自己受苦遭困的决心,背离本性没有学习的欲望,像这样要学好是很困难的。因而那些品行能让一乡的人称道、才能足以胜任一官半职的士人就常常很少见。然而和尚的寺庙遍布天下,那些他们所谓的有才能的僧人,难道独独只有慧礼吗?凭借他的才能,践行佛学之道,去除万难而成就事业,就很容易了,这应该是他的才能啊。唉,他这方面失去了而那方面得到了,大概也是有所作为啊。
现在荀子认为圣人用礼义法度去改造人的本性以兴起后天的人为,就是不能辨别天性中的过错,虽然他也看见而且说出来了。凡是施行礼的人,一定要阻止他的放诞傲慢之心,违背他贪婪欲念的天性。没有人不想逃逸却会为尊贵的人劳作,没有人不想获取却会为长者谦让,拱手跪拜鞠躬行礼,来表现他的谦恭。
百姓施行这些礼节,哪里都有乐于这样做的想法呢?是担心地位高的人厌恶自己,而用刑罚紧随其后(责罚自己)啊。所以,荀卿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就能胁制百姓,而百姓只是在外表上遵守礼节罢了,这也是荀卿没有考虑的过错啊。砍伐树木把它制作成器具,驯服马匹让它成为座驾,这并不是(凭它们的)天性就能够做到的。所以一定要用斧子去削减,用绳墨使木头变直,用圆规使木头变圆,用直尺使木头变方,捆束,联接,用胶水粘黏它,用油漆涂饰它,这样之后做成的器具就适于使用了。先用马嚼子、马笼头的控制,再用马鞭的威胁,快慢舒缓,(马)就不能获得自由,而全都听命于人,这样以后马就适于驾驭了。由此看来,没有人不是在外被胁迫而因武力而服从的。然而圣人舍弃树木不把它做成器具,舍弃马匹而不让它成为座驾,本来也是顺应了它们的天性。现在人生下来就有尊敬父亲热爱母亲的本心,圣人顺应他们天性的欲望而却又加以限制,所以他们的限制虽然有强迫的地方,但仍旧是顺应了他们天性的欲望啊。
圣人如果不施行这些礼节,那么天下大概将会有怠慢自己的父亲和痛恨自己的母亲的人了。这也可以说是失去了它的本性了。如果把遵循本性当作人为,那么失去本性就可以当作是真实吗?这是说荀子没有考虑的原因啊。
那猿猴的形状,不是不像人的,如果想用尊卑来规范它用揖让来节制它,那么它们就向深山大麓逃跑了,即使用威严使它们畏惧用教化使它们驯服,难道就可以让它们驯服吗?认为天性中没有却可以通过教化以形成后天的人为,那么也可以让猿猴讲究礼节了。所以说礼从天性开始而在人为上完成,天性中如果没有这些,却想要做成,全天下的东西,我大概还没有见到过。
慧礼,我了解他。他的品行高尚纯洁,学识渊博而才思敏捷,建造寺舍又没有私欲,理应建成没有困难。世上的人说佛祖能把祸福告之天下的百姓,所以佛教能如此兴盛,这不是偶然的。大概那些学习佛经的人,也多有把佛学用于现世的心愿。现在那些求学的士大夫,一定会说学自孔儒。孔子的学说容易学习,没有使自己受苦遭困的决心,背离本性没有学习的欲望,像这样要学好是很困难的。因而那些品行能让一乡的人称道、才能足以胜任一官半职的士人就常常很少见。然而和尚的寺庙遍布天下,那些他们所谓的有才能的僧人,难道独独只有慧礼吗?凭借他的才能,践行佛学之道,去除万难而成就事业,就很容易了,这应该是他的才能啊。唉,他这方面失去了而那方面得到了,大概也是有所作为啊。
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916.html
王安石: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90.html
哎,荀子不懂得礼啊!他说“圣人(用礼义法度等)去改造人的自然本性(即天性),从而兴起后天的人为(使人具有崇高的境界)”,我因此知道他不懂得礼啊。懂礼,贵在知道礼的本意,而荀子极力称赞法度节奏的美,至于说到教化,就认为是后天人为的结果。又哪里知道礼的本意呢?礼仪从天性开始而通过人为完成,知道天性却不知道人为就会变得粗鄙,知道人为却不知道天性就会强调后天人为的作用。圣人厌恶人的粗鄙并憎恨后天的人为,因此礼就兴起了。现在荀子认为圣人用礼义法度去改造人的本性以兴起后天的人为,就是不能辨别天性中的过错,虽然他也看见而且说出来了。凡是施行礼的人,一定要阻止他的放诞傲慢之心,违背他贪婪欲念的天性。没有人不想逃逸却会为尊贵的人劳作,没有人不想获取却会为长者谦让,拱手跪拜鞠躬行礼,来表现他的谦恭。
百姓施行这些礼节,哪里都有乐于这样做的想法呢?是担心地位高的人厌恶自己,而用刑罚紧随其后(责罚自己)啊。所以,荀卿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就能胁制百姓,而百姓只是在外表上遵守礼节罢了,这也是荀卿没有考虑的过错啊。砍伐树木把它制作成器具,驯服马匹让它成为座驾,这并不是(凭它们的)天性就能够做到的。所以一定要用斧子去削减,用绳墨使木头变直,用圆规使木头变圆,用直尺使木头变方,捆束,联接,用胶水粘黏它,用油漆涂饰它,这样之后做成的器具就适于使用了。先用马嚼子、马笼头的控制,再用马鞭的威胁,快慢舒缓,(马)就不能获得自由,而全都听命于人,这样以后马就适于驾驭了。由此看来,没有人不是在外被胁迫而因武力而服从的。然而圣人舍弃树木不把它做成器具,舍弃马匹而不让它成为座驾,本来也是顺应了它们的天性。现在人生下来就有尊敬父亲热爱母亲的本心,圣人顺应他们天性的欲望而却又加以限制,所以他们的限制虽然有强迫的地方,但仍旧是顺应了他们天性的欲望啊。
圣人如果不施行这些礼节,那么天下大概将会有怠慢自己的父亲和痛恨自己的母亲的人了。这也可以说是失去了它的本性了。如果把遵循本性当作人为,那么失去本性就可以当作是真实吗?这是说荀子没有考虑的原因啊。
那猿猴的形状,不是不像人的,如果想用尊卑来规范它用揖让来节制它,那么它们就向深山大麓逃跑了,即使用威严使它们畏惧用教化使它们驯服,难道就可以让它们驯服吗?认为天性中没有却可以通过教化以形成后天的人为,那么也可以让猿猴讲究礼节了。所以说礼从天性开始而在人为上完成,天性中如果没有这些,却想要做成,全天下的东西,我大概还没有见到过。
作者王安石资料
王安石的诗词全集_王安石的诗集大全,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 查看详情>>
王安石古诗词作品: 《送河中通判朱郎中迎母东归》 《次韵昌叔岁暮》 《江行·材非当世用》 《出城·惯作野人多野兴》 《扬子·儒者陵夷此道穷》 《送吴叔开南征》 《拟寒山·失志难作福》 《落星寺·崒云台殿起崔嵬》 《和舍弟舟上示沈道源》 《杂咏·勋业无成照水羞》
古诗《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的名句翻译赏析
- 尝出而过焉,庳屋数十椽,上破而旁穿,侧出而视后,则榛棘出入,不见垣端 - - 王安石 - - 《》
- 予少时,客游金陵,浮屠慧礼者从予游 - - 王安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