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记鉴赏
散文开篇从“无日无之”到月夜、花晨、雪夕,相对“中秋”来说,同时是铺垫与烘托。下面“每至是日”一句正紧承上文意脉,指出但凡中秋都是如此,笼括年年中秋而并非实指哪一年中秋。从而又强调了本篇是以“中秋”为焦点来表现“登虎丘者六”的综合体验。接着作者从空间角度展开视野,纵横笔墨。挥洒出一幅中秋时节盛游虎丘的鸟瞰图。“倾城阖户,连臂而至”总括盛况。“衣冠士女,下迨舔屋”是上句的具体化。而“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也不仅仅是盛况的渲染,从衣饰到游乐形式都带有浓郁的吴地民俗气息。“从千人石上至山门”以下三句具体铺排总体场面,构成鸟瞰式的纵向空间。三个排比间以夸张性的比喻充实于这一空间内,渲染出一派人密、歌喧、酒酣交杂并出的忘情游乐的声势。“樽彝云泻”兼关上文“置酒交衢”。“檀板丘积”遥启下文“唱者千百”,笔致飞动而意脉密合。行文至此.盛况场面已然毕现。但作者却嫌不够,“远而望之”一句明确视角,稍缓文气。然后变换手法,由实景入虚景,连下三重形象比喻极尽形容:“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场面之盛,色彩之丽,声势之大,震耸视听,摇动神魄。实际景观反复诉诸于感觉镂刻下的印象实在太强烈、太丰富了,比喻也只能道出有限的侧面。故作者仍嫌笔墨贫乏,索性径以“无得而状”来否定上面的具体比喻。启发读者展开想象去体味。从实到虚,从有限到无限的变化。显出那游乐场景的美不胜状。整整一段多用整饬的四字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手法渲染同一对象。有大赋铺张扬厉的风致;笔势则略无滞碍。文气流注,紧密拍合了场面的声容气势,而作者作为观照主体的赞美倾羡之意亦挟带而出。
空间场面的渲染铺排后,作者将视听凝聚到最富市井情调和民俗意味的演唱上面。镜头由全景式鸟瞰转向依时问推进的特写,用墨随之由疏阔而变换为深细。从“布席之初”到“比至夜深”,四组镜头,两重境界。“唱者千百”同“摇头顿足”两者重在以白描手法刻画演唱的生动场景。“摇头顿足”不只是头脚击应节拍的动作.更活画出“歌喉相斗”中获胜的“数十人”的得意神态。但这种“雅俗”、“妍媸”“不可辨识”的场景显然不是作者的属意所在。他所欣赏的是经过自然淘汰筛选,“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后的“雅”者“妍”者入景人情的“缓板”慢唱。因此,与上面的场景自描不同,当这两幅画面由笔底缓缓流出时。首先是“明月浮空.石光如练”,随后“月影横斜,荇藻凌乱”的月色渲染。似乎那月亮也懂得该去钟情怎样的对象;其次是从演唱者到演唱方式、状态、音色等啜茗品醪般的细腻刻画;最后以对演唱效果、魅力的侧面烘托为收煞。两组镜头虽属作者欣赏的同一境界,但受审美趣味制约的审美感觉,又敏锐地辨析出程度的差别。既然“一夫登场.四座屏息”是整个自然筛选的最后结果,那便以连“箫板亦不复用”从而有别于“三四辈”者的“缓板而歌”来突出主体。“竹肉相发.清声亮彻”的演唱效果固然令“听者魂销”,而“音若细发.响彻云际”则直欲与明月对话,再加上“每度一字,几尽一刻”的技法描摹所构成的景、声、态统一和谐的魅力,竟使”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这后者是作者最为神驰的,所以写起来才如此的细微人妙。这一大段是全文记写的主体部分。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几个标明时问推移的词联带出一幅幅场景画面,整个过程既有鲜明的层次感,又自然流走。场面由喧杂而导向幽静,境界由单一唱的描述,过渡到声、色、景、情的浑融一体。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总述自己与虎丘的关系。作者特别提到最后一次与江、方同登,在生公石上待月的情况,这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话,而且前面也已申足中秋月夜,所以也只点到即止,不展开描述。“迟月生公石上”,不但等待玩赏虎丘月夜,而且是要“听曲此石上”,品味市民们在月光笼罩下不分贤愚、无论贵贱的歌吹游乐。但“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官身与民众的隔膜使他发出无限感喟:“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吏吴两载”,对官场的厌烦与弃官的打算是早就萌生了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在这次登虎丘的遭遇中进一步被强化,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自然也就坚定了原本就有的弃官决心。因而,作者才会发出“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的誓词,才有“解官称吴客”的欣幸。
将六次虎丘之行融汇一处,选取最为精髓的片段进行记述,达到详略得当的效果,这是文章的妙处所在。叙述方式上,作者匠心独运,采用铺排、裁剪、比喻等手法,围绕虎丘之景、虎丘之人以及游乐之事进行多角度、多方面描写,构成一幅完整的情境,结尾则画龙点睛,通过自己先后以官员和平民身份游历虎丘的不同心境,表述内心情志,赋予文章以讽喻的色彩。文章通篇写山水少,写游况多,均发轫于作者的审美感受;文势时有腾挪,意象或作变化,一路写来,均有作者感受的隐隐跳跃。感受深者,则用墨如注;感受浅者,则微微点染,不受自然山水散文通常受客体对象规范的传统笔法,显示出审美感受作为观照万物的“性灵”特征。作者对世俗情趣的郊游浓墨泼洒,主体感受的往返流转,笔触章法的任情而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传达这三者都带有明代山水游记文典型的时代审美特征。
天目山到处都是丘壑峡谷,瀑布水流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倾泻而下),这是一绝。
山石的颜色深沉润泽,山石的棱角巧妙精致,山路盘旋迂回,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
虽然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耸立险峻,但寺庙都建筑的很好,这是第三绝。
我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到的好像婴儿的啼哭,这是第四绝。
我早早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晓,在悬崖峭壁,云彩洁白纯净的就像棉花,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散落的浮萍,这是第五绝。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完全明白云彩的形态。
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围”是计量圆周的单位,但具体是多少,说法不一。一说五寸为围,一说直径一尺为围,也有说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为围,还有说两臂合抱的长度为围。)松树的形态如同伞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绝。
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叶芳香扑鼻,比龙井茶还要馥郁。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然而更加清淡悠长,这是第七绝也。
我说,长江的南面,学佛归隐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归隐山林的念头。
我们住了一天,第二天早晨起来去看云彩,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后登上了天目山的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天目山地名,以险峻出名)。等到明天,从活埋庵找到上山的路,顺势下山。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这十分不平常,都下山互相集聚庆贺。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谦卑恭敬的遵守着礼节,争着请我们吃饭。等到要走的时候,和尚们说:“天目山荒凉偏僻,不足以招待你们这么重要的客人,真不知道怎么办”。我说:“我们和天目山也有些细微的缘份,僧人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接受这种当面的赞誉”。于是众人开怀大笑,互道分别,离开了天目山。
空间场面的渲染铺排后,作者将视听凝聚到最富市井情调和民俗意味的演唱上面。镜头由全景式鸟瞰转向依时问推进的特写,用墨随之由疏阔而变换为深细。从“布席之初”到“比至夜深”,四组镜头,两重境界。“唱者千百”同“摇头顿足”两者重在以白描手法刻画演唱的生动场景。“摇头顿足”不只是头脚击应节拍的动作.更活画出“歌喉相斗”中获胜的“数十人”的得意神态。但这种“雅俗”、“妍媸”“不可辨识”的场景显然不是作者的属意所在。他所欣赏的是经过自然淘汰筛选,“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后的“雅”者“妍”者入景人情的“缓板”慢唱。因此,与上面的场景自描不同,当这两幅画面由笔底缓缓流出时。首先是“明月浮空.石光如练”,随后“月影横斜,荇藻凌乱”的月色渲染。似乎那月亮也懂得该去钟情怎样的对象;其次是从演唱者到演唱方式、状态、音色等啜茗品醪般的细腻刻画;最后以对演唱效果、魅力的侧面烘托为收煞。两组镜头虽属作者欣赏的同一境界,但受审美趣味制约的审美感觉,又敏锐地辨析出程度的差别。既然“一夫登场.四座屏息”是整个自然筛选的最后结果,那便以连“箫板亦不复用”从而有别于“三四辈”者的“缓板而歌”来突出主体。“竹肉相发.清声亮彻”的演唱效果固然令“听者魂销”,而“音若细发.响彻云际”则直欲与明月对话,再加上“每度一字,几尽一刻”的技法描摹所构成的景、声、态统一和谐的魅力,竟使”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这后者是作者最为神驰的,所以写起来才如此的细微人妙。这一大段是全文记写的主体部分。作者用“布席之初”、“未几”、“已而”、“比至”几个标明时问推移的词联带出一幅幅场景画面,整个过程既有鲜明的层次感,又自然流走。场面由喧杂而导向幽静,境界由单一唱的描述,过渡到声、色、景、情的浑融一体。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总述自己与虎丘的关系。作者特别提到最后一次与江、方同登,在生公石上待月的情况,这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话,而且前面也已申足中秋月夜,所以也只点到即止,不展开描述。“迟月生公石上”,不但等待玩赏虎丘月夜,而且是要“听曲此石上”,品味市民们在月光笼罩下不分贤愚、无论贵贱的歌吹游乐。但“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官身与民众的隔膜使他发出无限感喟:“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吏吴两载”,对官场的厌烦与弃官的打算是早就萌生了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在这次登虎丘的遭遇中进一步被强化,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自然也就坚定了原本就有的弃官决心。因而,作者才会发出“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的誓词,才有“解官称吴客”的欣幸。
将六次虎丘之行融汇一处,选取最为精髓的片段进行记述,达到详略得当的效果,这是文章的妙处所在。叙述方式上,作者匠心独运,采用铺排、裁剪、比喻等手法,围绕虎丘之景、虎丘之人以及游乐之事进行多角度、多方面描写,构成一幅完整的情境,结尾则画龙点睛,通过自己先后以官员和平民身份游历虎丘的不同心境,表述内心情志,赋予文章以讽喻的色彩。文章通篇写山水少,写游况多,均发轫于作者的审美感受;文势时有腾挪,意象或作变化,一路写来,均有作者感受的隐隐跳跃。感受深者,则用墨如注;感受浅者,则微微点染,不受自然山水散文通常受客体对象规范的传统笔法,显示出审美感受作为观照万物的“性灵”特征。作者对世俗情趣的郊游浓墨泼洒,主体感受的往返流转,笔触章法的任情而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审美传达这三者都带有明代山水游记文典型的时代审美特征。
虎丘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3061.html
袁宏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94.html
目山幽深奇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从位于天目山的山脚的双清庄到山顶,路程大约有二十余里。一般来说,位置偏僻的山大多荒无人烟,陡峭的山很少有盘旋迂回的山路;苍朴的山,很少有光彩艳丽的景色,磅礴的山很少有精巧雅致的趣味;以至于山高的话,就缺少流水潺潺,岩石陡峭的话,就缺少茂盛的树木;这些都是山的缺点。天目山到处都是丘壑峡谷,瀑布水流潺潺,如同很多白色的丝绸(倾泻而下),这是一绝。
山石的颜色深沉润泽,山石的棱角巧妙精致,山路盘旋迂回,悬崖陡峭耸立,这是第二绝。
虽然山谷偏僻幽深,山石耸立险峻,但寺庙都建筑的很好,这是第三绝。
我不喜欢听到打雷的声音,而天目山打雷的声音非常小,听到的好像婴儿的啼哭,这是第四绝。
我早早起来,看天目山的云彩晓,在悬崖峭壁,云彩洁白纯净的就像棉花,飘荡变幻如同浪花,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一片五光十色的天地,仿佛到处都是美丽的琉璃,每座山峰的山顶突出于云海之上,如同散落的浮萍,这是第五绝。然而云彩的变化最不平常,它的样子非常奇特,如果不是久居山里的人,根本不能完全明白云彩的形态。
天目山高大的树木,树身粗的几乎有四十围,(“围”是计量圆周的单位,但具体是多少,说法不一。一说五寸为围,一说直径一尺为围,也有说两手拇指和食指合拢起来的长度为围,还有说两臂合抱的长度为围。)松树的形态如同伞盖一样,树高不过几尺,一棵树价值万余钱,这是第六绝。
天目山每年第一次采摘的茶叶芳香扑鼻,比龙井茶还要馥郁。竹笋的味道像绍兴破塘所产的竹笋,然而更加清淡悠长,这是第七绝也。
我说,长江的南面,学佛归隐的地方,没有比天目山更好的,于是就起了归隐山林的念头。
我们住了一天,第二天早晨起来去看云彩,巳时(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之后登上了天目山的顶峰,晚上住在高峰死关(天目山地名,以险峻出名)。等到明天,从活埋庵找到上山的路,顺势下山。这几天天气十分晴朗,山寺的和尚认为这十分不平常,都下山互相集聚庆贺。山寺的和尚有四百多人,非常谦卑恭敬的遵守着礼节,争着请我们吃饭。等到要走的时候,和尚们说:“天目山荒凉偏僻,不足以招待你们这么重要的客人,真不知道怎么办”。我说:“我们和天目山也有些细微的缘份,僧人们不必过于谦虚,我们也不敢接受这种当面的赞誉”。于是众人开怀大笑,互道分别,离开了天目山。
作者袁宏道资料
袁宏道的诗词全集_袁宏道的诗集大全,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 查看详情>>
袁宏道古诗词作品: 《文殊台·芙蓉万尺花如铁》 《登高有怀》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 《和萃芳馆主人鲁印山韵》 《昌平道中》 《宿朱仙镇·秋高夜铎冷空庭》 《虎丘·一片千人石》 《托龙君超为觅仙源隐居诗以寄之》 《和江进之杂咏·六尺莎阶九尺庐》 《送君超还武陵》
古诗《虎丘记》的名句翻译赏析
-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 - 袁宏道 - - 《》
-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 - 袁宏道 - - 《》
-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 - 袁宏道 - - 《》
-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 - 袁宏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