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平生无志意赏析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惠连 出自:秋怀·平生无志意 更新时间:2019-01-15
伤春悲秋,可算得上是中国封建时代一曲盛行不衰的咏叹调了。这首《秋怀》诗不过是这曲咏叹调中的一个音符而已。按其内容来说,这首诗与前人同类题材作品似乎别无二致,不外乎是描写秋天萧杀的景象,藉以抒发作者落寞的情怀。但细细地读来,发现它在写作手法方面也不是毫无新意。一般说来,抒发伤秋之感,多以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作为蓝本,开篇立意,气势恢宏。而这首诗却有所不同。说是秋怀,却不从秋意切入,而以“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这联与秋意无甚关系的诗句缓缓道来。先勾勒出这位自幼罹孤苦的诗人情怀,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次联又接以“如何乘苦心”,将那愁情轻轻荡开。这无疑给人一种希望,一种快慰。可惜还未来得及分享这超脱感,一声更沉重的叹息便倾压下来。“矧复值秋晏”,本来正想尽办法来排遣愁情,偏又时逢令人伤感的清秋。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描写手法,造成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诗中真正描绘秋景的文字,实际仅此六句。萧杀的秋景可以有多种描写,这首诗却仅仅截取两组物像:一是作用于听觉的“风蝉”和“云雁”,一是作用于视觉的“清闺”与“幽幔”。秋月高悬,星河璀璨,夜风轻拂,孤灯一盏。远处传来阵阵蝉鸣雁叫,点缀着这清寥幽寂的美景。
前十句,诗人以其细腻的感受和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清淡的秋意。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借助于赋的手法。引古喻今,陈情述志。“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算”乃由秋景过渡到秋怀。人世茫茫,祸福难测,这正是诗人忧虑的焦点。于是,他想起了平生倾慕的两位先贤,一是通脱慢世的司马相如,一是号称白衣尚书的郑均。“虽好相如达,不如长卿慢。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这两联诗流露出一种莫可奈何的矛盾心情。“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玩。”则是宽慰自己不要沉溺于思古的幽情中,而应从性之所近,取眼前之乐。“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描绘了与友朋欢聚、游宴赋诗的开怀场景。“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金石终销毁,丹青暂雕焕。各勉玄发欢,无贻白首叹。”这里感叹岁月不居,春秋代序,纵有金石之固或是彪炳青史的功业,亦只能存于一时。唯有及时行乐。才不至于白首悔叹。结尾两句点出了诗的特点:“因歌遂成赋,聊相布亲串”。长歌成赋,聊呈友朋把玩而已。
总的说来,这首诗写得还很舒阔、粗糙,倾露有余而蕴味不足。悲秋的题材,原本是赋家极力描写的,从宋玉的《九辩》到潘岳的《秋兴赋》无不如此。悲秋作为诗的题材,早期也是用辞赋体来表现的。像汉武帝《秋风辞》、湛方生的《秋夜诗》都可以得到证明。这首诗则是以五言三十句的长篇来抒写秋怀,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种创举。尽管如此,它仍未能完全摆脱辞赋的影响,铺陈排比,情景游离,也就限制了它的成就。

秋怀·平生无志意: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1292.html

谢惠连: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82.html

《秋胡行二首》是诗人谢惠连的作品,属于乐府旧题,写春秋时鲁国人秋胡戏妻的故事。但从魏晋时期起,即有借此旧题抒写与秋胡故事不相干的内容。谢惠连的这两首《秋胡行》也属于这一类。这是两首情诗,内容上前后相连,上一首写见美动情,下一首写失美恍惚,时间过程极为短暂,表现的是心灵的一段历程,是一位单相思者的苦恼。

作者谢惠连资料

谢惠连

谢惠连的诗词全集_谢惠连的诗集大全,谢惠连(407-433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灵运每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谢惠连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 查看详情>>

谢惠连古诗词作品: 《秋怀·平生无志意》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诗》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临津不得济》 《陇西行·未若蔽牛》 《西陵遇风献康乐》 《秋胡行·系风捕影》 《猛虎行·猛虎潜深山》 《夜集叹乖诗》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屯云蔽曾岭》 《陇西行·运有荣枯

《秋怀·平生无志意》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