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节物岂不好注释译文
注释
⑴秋怀:秋日的思绪情怀。
⑵节物:节令风物。
⑶酒旗: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与招揽生意的锦旗。
⑷包羞:对所做事感到耻辱不安。
⑸鹿车:用人力推挽的小车。《风俗通义》说因其窄小,仅载得下一鹿,故名。
⑹颍东:指颍州(今安徽阜阳)。欧阳修在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乐西湖之胜,将卜居,不久内迁。翌年,约梅圣俞买田于颍。
白话译文
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对这满眼秋色,却禁不住黯然神伤。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什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耕田植桑。
照理,诗接着应该回答上面的问题,写自己黯然情怀,但第二联却忽然避开,转而化重笔来写节物之好。这种遵循思想的跳跃进行谋篇,后来成为江西诗派诗风的一大特点。诗把秋景写得很美:猎猎秋风,吹动着酒旗,濛濛细雨,滋润着黄菊。这十个字,清通深婉,情韵幽折,把秋天迷人的景色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神往。《雪浪斋日记》云:“或疑六一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诗只欲乎易耳。如: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岂不佳?’”深赞此联的平易。所谓平易,即洗尽铅华,不事雕饰,这确实是欧阳修大部分诗的特色。这联名句,不用一个系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弃爱之情;欧阳修诗以学韩愈出名,这两句却直逼南朝二谢山水诗韵,缘情体物,天然神妙,无一字虚设;在诗律的精细上又步趋杜甫。而且不仅有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那样的自然美景,也有张籍“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成都曲》)那样的市井侧影,可谓高度精炼,清新自然。
颈联承第四句,对此作了回答:“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要理解这两句,先须了解“感事”和“包羞”的内涵。诗人幼孤家贫,生性节俭,而今已有丰厚的官俸,因而他的“感事”,显然不是个人生活上的事而是国家大事。如果说上句尚属隐约其词,那么,下句便由隐约而明朗:所谓“包羞”,即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只感到耻辱。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那是批评项羽不能包羞忍耻,再振羽翼。欧阳修诗中的“包羞”,其用意恰好相反。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其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是愤然思归:“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鹿车,借用佛家语,此处以喻归隐山林。诗人以“贤者避世”之想,表现了对与世浮沉的苟且生活的憎恶。《乐府纪闻》云:“欧阳永叔中岁居颖日,自以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于五物间,称六一居士。”参照这一记载,可以清楚看出,欧阳修的“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既有儒家忧世之慨,也有道家超然物外之想。
《文公语录》云:“欧阳公文字好者,只是靠实而有条理也。”“实而有条理”就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它就像丝为茧,层层倾吐,一丝不乱;章法严谨,丝尽茧成。另外,全诗结构灵活,情景均佳。诗越是赞赏秋景,越显出他的愁思,这一对矛盾,在诗中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诗人的思归,本与秋景的如何无关,因此,他的悲秋,是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张季鹰的回乡,早有人指出是为避祸而故作豁达;欧阳修曾与范仲淹、余靖等人推行庆历新政,遭到打击,贬官滁州,后来虽然起复,但作此诗时,仍未忘怀,他的求归,似乎也与张季鹰一样,有避祸的意思。
⑴秋怀:秋日的思绪情怀。
⑵节物:节令风物。
⑶酒旗:酒店悬挂于路边用与招揽生意的锦旗。
⑷包羞:对所做事感到耻辱不安。
⑸鹿车:用人力推挽的小车。《风俗通义》说因其窄小,仅载得下一鹿,故名。
⑹颍东:指颍州(今安徽阜阳)。欧阳修在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乐西湖之胜,将卜居,不久内迁。翌年,约梅圣俞买田于颍。
白话译文
这节令风物有哪一点使人不称心?可不知怎的,我面对这满眼秋色,却禁不住黯然神伤。西风猎猎,市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细雨濛濛,到处有金色的菊花怒放。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什么时候能满足我的愿望——挽着鹿车,回到颍东,耕田植桑。
秋怀·节物岂不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37465.html
欧阳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4.html
诗以反问起,起得很突兀。历来写秋思,总是在起首强调秋风萧瑟、草木摇落,一片悲凉肃杀,从而接写心中的悲怆,如杜甫《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均是如此。欧阳修这首诗却劈头一句,说:谁说秋天的节令风物不好?又接问一句:节令风物没什么不好,可为什么我会感到无限的悲伤沮丧呢?秋景无限好,诗人黯然销魂些什么,使诗充满悬念。照理,诗接着应该回答上面的问题,写自己黯然情怀,但第二联却忽然避开,转而化重笔来写节物之好。这种遵循思想的跳跃进行谋篇,后来成为江西诗派诗风的一大特点。诗把秋景写得很美:猎猎秋风,吹动着酒旗,濛濛细雨,滋润着黄菊。这十个字,清通深婉,情韵幽折,把秋天迷人的景色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使人神往。《雪浪斋日记》云:“或疑六一诗,以为未尽妙,以质于子和。子和曰:‘六一诗只欲乎易耳。如: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岂不佳?’”深赞此联的平易。所谓平易,即洗尽铅华,不事雕饰,这确实是欧阳修大部分诗的特色。这联名句,不用一个系词,不着半点雕饰,以纯白描的手法,不仅写出了典型的季节风物,也写出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弃爱之情;欧阳修诗以学韩愈出名,这两句却直逼南朝二谢山水诗韵,缘情体物,天然神妙,无一字虚设;在诗律的精细上又步趋杜甫。而且不仅有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那样的自然美景,也有张籍“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成都曲》)那样的市井侧影,可谓高度精炼,清新自然。
颈联承第四句,对此作了回答:“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要理解这两句,先须了解“感事”和“包羞”的内涵。诗人幼孤家贫,生性节俭,而今已有丰厚的官俸,因而他的“感事”,显然不是个人生活上的事而是国家大事。如果说上句尚属隐约其词,那么,下句便由隐约而明朗:所谓“包羞”,即指所作所为于心不安,只感到耻辱。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那是批评项羽不能包羞忍耻,再振羽翼。欧阳修诗中的“包羞”,其用意恰好相反。因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自己实在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其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尾联是愤然思归:“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鹿车,借用佛家语,此处以喻归隐山林。诗人以“贤者避世”之想,表现了对与世浮沉的苟且生活的憎恶。《乐府纪闻》云:“欧阳永叔中岁居颖日,自以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于五物间,称六一居士。”参照这一记载,可以清楚看出,欧阳修的“鹿车何日驾?归去颖东田”,既有儒家忧世之慨,也有道家超然物外之想。
《文公语录》云:“欧阳公文字好者,只是靠实而有条理也。”“实而有条理”就是这首诗的突出特点,它就像丝为茧,层层倾吐,一丝不乱;章法严谨,丝尽茧成。另外,全诗结构灵活,情景均佳。诗越是赞赏秋景,越显出他的愁思,这一对矛盾,在诗中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诗人的思归,本与秋景的如何无关,因此,他的悲秋,是表达对官场的厌弃。张季鹰的回乡,早有人指出是为避祸而故作豁达;欧阳修曾与范仲淹、余靖等人推行庆历新政,遭到打击,贬官滁州,后来虽然起复,但作此诗时,仍未忘怀,他的求归,似乎也与张季鹰一样,有避祸的意思。
作者欧阳修资料
欧阳修的诗词全集_欧阳修的诗集大全,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 查看详情>>
欧阳修古诗词作品: 《过钱文僖公白莲庄》 《燕归梁·风摆红藤卷绣帘》 《晚过水北·寒川消积雪》 《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 《大热·阳晖烁四野》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 《河南府张推官》 《渔家傲·六月炎蒸何太盛》 《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伊》 《梅主簿·圣俞翘楚才》
古诗《秋怀·节物岂不好》的名句翻译赏析
-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终自驾,归去颍东田 - - 欧阳修 - - 《秋怀·节物岂不好》
-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 - 欧阳修 - - 《秋怀·节物岂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