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妇吟·良人沧海上鉴赏
以夫妇喻君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知不足斋丛书本《霁山先生集·商妇吟》下注云:“此篇以商妇自比而寓思君之意。”《宋诗纪事》此诗题下也注有“寓思君之意”,都指出了此诗是有所寄托而作。这样构思,就能把政治色彩浓郁的内容用人情味十足的形式表达出来,风格缠绵悱恻,可以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林景熙在南宋时官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以义行著称。特别在杨琏真伽发掘宋陵时,他化妆成乞丐,收高、孝二陵的遗骨于竹箩中,回来后分贮两函,移葬东嘉,受到世人敬重。杨琏真伽发陵事在公元1285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距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兵攻占临安,宋恭帝被俘正好十年。这首诗中有“十年音信隔”一句,当写在收葬陵骨前后。
宋恭帝被俘北去之后,继立的两个小皇帝相继死于海上,此诗所忆,当是恭帝。全诗十四句,可分三层。前四句专述思念。“沧海”云者,表面上是说“良人”渡海经商,实际上是指恭帝在元大都的孤立处境。“何之”二字已经道尽恭帝去后的黯淡前程,诗中又复用“孤帆”、“渺”加以渲染,使“思君之意”一开始就来得格外强烈。“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两句看似寻常,但能在十年之后还想到旧君的“安否”,作者忠于故宋之心可见。
中间六句兼写别时和归期,是感情最强烈的地方。“长忆”两句写别时。诗写送人,却不说君去,单言我归。这样的手法,使抒情的重点集中在送行者身上,从不忍说“良人”离去的情态和送行人掩泣而归的形象中,反映了思念者的痴情。“月缺”两句从别时说到归期,使用的是对比手法。“圆夜”的“圆”,既是写月,又与“团圆”的“圆”双关。“回期”两句遥想归来。“良人”一去,已是十年,音信渺邈,然而这位思妇还以“回期倘终有,白首宁怨迟”自誓,表现作者的“思君之意”、“对君之忠”,透入纸背。
末四句承“白首宁怨迟”,写自己的操守。“寒蛩”两句以寒蛩、青灯、孤帏作为思妇的伴侣,可见她独处之孤寂和守节之坚贞。最后两句中的“身”、“梦”,是从形体说到精神;“不出帏”实际上寄托了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怀抱;“万里驰”则表达了对宋君的耿耿忠心。用这样两句结尾,深沉凝重,大大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含量。
诗人在宋亡后十年还念念不忘故主,甚至希冀恢复,其精神感人至深。在表现手法上,作者一方面动用各种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血肉饱满的思妇形象,另一方面又着意使每一个字句有暗含思君的寓意,因而读来委婉深曲,多姿多态。这些都反映了林诗的艺术造诣。此诗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作者很注意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养料。尤其是诗中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反复和顶针的修辞手法,形成诗歌回肠荡气的独特风格,对表达难以割舍的思想感情,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林景熙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今江苏镇江)时的感怀之作。从这首诗在《白石樵唱》中的位置和诗中的“华发”“百年”等词句看,应当是宋亡之后的作品。诗人一生漂泊。大约在元大德二年(1298年)前后,诗人从故乡出发,至杭州、苏州、润州等地旅行。诗人到达京口时正值深秋,回想自己长期飘泊在外,年老而不回家,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篇。
林景熙在南宋时官礼部架阁,转从政郎。宋亡不仕,以义行著称。特别在杨琏真伽发掘宋陵时,他化妆成乞丐,收高、孝二陵的遗骨于竹箩中,回来后分贮两函,移葬东嘉,受到世人敬重。杨琏真伽发陵事在公元1285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距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兵攻占临安,宋恭帝被俘正好十年。这首诗中有“十年音信隔”一句,当写在收葬陵骨前后。
宋恭帝被俘北去之后,继立的两个小皇帝相继死于海上,此诗所忆,当是恭帝。全诗十四句,可分三层。前四句专述思念。“沧海”云者,表面上是说“良人”渡海经商,实际上是指恭帝在元大都的孤立处境。“何之”二字已经道尽恭帝去后的黯淡前程,诗中又复用“孤帆”、“渺”加以渲染,使“思君之意”一开始就来得格外强烈。“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两句看似寻常,但能在十年之后还想到旧君的“安否”,作者忠于故宋之心可见。
中间六句兼写别时和归期,是感情最强烈的地方。“长忆”两句写别时。诗写送人,却不说君去,单言我归。这样的手法,使抒情的重点集中在送行者身上,从不忍说“良人”离去的情态和送行人掩泣而归的形象中,反映了思念者的痴情。“月缺”两句从别时说到归期,使用的是对比手法。“圆夜”的“圆”,既是写月,又与“团圆”的“圆”双关。“回期”两句遥想归来。“良人”一去,已是十年,音信渺邈,然而这位思妇还以“回期倘终有,白首宁怨迟”自誓,表现作者的“思君之意”、“对君之忠”,透入纸背。
末四句承“白首宁怨迟”,写自己的操守。“寒蛩”两句以寒蛩、青灯、孤帏作为思妇的伴侣,可见她独处之孤寂和守节之坚贞。最后两句中的“身”、“梦”,是从形体说到精神;“不出帏”实际上寄托了不与元朝统治者合作的怀抱;“万里驰”则表达了对宋君的耿耿忠心。用这样两句结尾,深沉凝重,大大扩展了诗歌的内容含量。
诗人在宋亡后十年还念念不忘故主,甚至希冀恢复,其精神感人至深。在表现手法上,作者一方面动用各种手段,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血肉饱满的思妇形象,另一方面又着意使每一个字句有暗含思君的寓意,因而读来委婉深曲,多姿多态。这些都反映了林诗的艺术造诣。此诗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作者很注意从民间文学中汲取养料。尤其是诗中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反复和顶针的修辞手法,形成诗歌回肠荡气的独特风格,对表达难以割舍的思想感情,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商妇吟·良人沧海上: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20989.html
林景熙: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58.html
《京口月夕书怀》是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抒发了诗人长期飘泊在外,年老旅居他乡的孤独悲凉之情。作者感慨时光老去,年华不再,并把感情写得含而不露。诗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语句清健而感情苍凉,有杜律精神。林景熙老家在温州平阳,此诗是他转徙京口(今江苏镇江)时的感怀之作。从这首诗在《白石樵唱》中的位置和诗中的“华发”“百年”等词句看,应当是宋亡之后的作品。诗人一生漂泊。大约在元大德二年(1298年)前后,诗人从故乡出发,至杭州、苏州、润州等地旅行。诗人到达京口时正值深秋,回想自己长期飘泊在外,年老而不回家,不禁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篇。
作者林景熙资料
林景熙的诗词全集_林景熙的诗集大全,林景熙(1242年-1310年),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山。温州平阳人。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咸淳七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元世祖二十二年(1285年),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迦发掘绍兴宋六陵及大臣墓101所,抛弃其遗..... 查看详情>>
林景熙古诗词作品: 《酬汪镇卿·垂垂大夏颠》 《蜀头陀客吴岁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 《访朱月峰不值》 《溪行·风高余暑尽》 《重过虎林·漠漠江湖梦》 《送春·蜀魄声声诉绿阴》 《问桂·空吟招隐句》 《哭郭同舍·寂寞青灯旧》 《过徐礼郎状元坊》 《梦回·梦回荒馆月笼秋》
古诗《商妇吟·良人沧海上》的名句翻译赏析
- 十年音信隔,安否不得知 - - 林景熙 - - 《商妇吟·良人沧海上》
- 良人沧海上,孤帆渺何之 - - 林景熙 - - 《商妇吟·良人沧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