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愤·二十男儿面似冰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出自:感愤·二十男儿面似冰 更新时间:2019-06-21
注释
1。嘘气:喘气。玉蜺(ní):指长虹。横:横亘天际。
2。未甘:不甘心。虚老:虚度此生。
3。待见天心:意思是等待被君主任用。天心:语出《古文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孙缅《唐韵序》“愧以上陈天心”,原指天的心意,这里指君主的心意。却太平:返回到太平盛世。却,返回。
4。狂:本义是狂妄,这里含有自信的意思。浑:即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老去诗篇浑漫与”之“浑”,指率意而为的意思。夸俗句:超凡拔俗的过人诗句
5。过人声:超过一般人的声音。
6。燕然未勒:《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窦宪曾追击匈奴单于,登燕然山勒石记功。“燕然未勒”是说功业未就。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胡雏:本于西晋时王衍对石勒的蔑称,这里指的是北辽与西夏。
7。万古名:流传万古的英名。
白话译文
年方二十就已形容枯槁,出门嘘气却如贯日长虹。
身世虽微不甘虚度岁月,明主见用可使乱世太平。
自信诗句不同凡世流俗,醉后吟歌超过一般人声。
功业未就东辽西夏仍在,渴望靖边博得万古英名。

感愤·二十男儿面似冰: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97377.html

王令: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944.html

全诗处处充满着一种奋发有为、 昂扬不屈的豪气。一般说来,像这种直抒胸臆之作,很容易流于浅露直白,然此诗却是一腔爱国热血喷薄,抒发了作者那种踔厉昂扬的奋斗精神,用笔峭劲雄杰,蕴含着拳拳深情。
首联“二十男儿面似冰”,这句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二十男儿,本来应是容光焕发,却是穷困潦倒“面似冰”。这一抑,不仅点明了作者的窘境,同时也为下文的不改其志作了铺垫。“出门嘘气玉蜺横”,典出曹植《七启》:“挥袂则九野生风,慷慨则气成虹蜺。”嘘气成虹,表明了作者要建立不世之功的志向。同时还暗含着化“冰”为“气”聚而为“虹”,巧妙地完成了从穷困之境向雄杰之志的笔法转换。
颔联“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则是直接地表明了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未甘虚老,说的是不满自身当下境况;天心,指明主之心。而“却太平”的,则指自己廓清宇内的雄心壮志。北宋中叶,积贫积弱的局面越来越重。王令对向辽夏两国岁输银帛大为愤慨:“何哉二氏日内坏,不思刷去仍资存?”(《别老者王元之》)他渴望得到明主召唤,建功立业,实现天下太平的抱负。
颈联表现了诗人过人的才华,“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灵感到来,率性而为,所得诗句,便有超凡拔俗的过人诗句。“过人声”,表面是指歌声美妙,实则是指歌中所蕴含的远大志向和忧国忧民之情。
尾联则是联系时局,再次掷地有声地申明自已建功立业的不屈志向:“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诗人渴望能够投笔从戎,建功边疆,一展雄心壮志。这实际上也是在宣传一种主战的思想,表现了诗人积极抗争的信念。 [3]
此诗以“感愤”为题,其主旨是感慨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和对辽、夏妥协退让的政策,表示要踔厉奋发,为国抒难,立功边塞,使天下复归于太平,体现了诗人满腔的爱国热情与英雄壮志。笔力雄健又不失含蓄,情感豪迈又带有深沉,胸臆直抒,沉着痛快,具有盛唐边塞诗的风格。

作者王令资料

王令

王令的诗词全集_王令的诗集大全,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王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他仅有短暂的十..... 查看详情>>

王令古诗词作品: 《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读李翰林墓铭云以任侠为事》 《九曲池悼古》 《偶成·十日九自病》 《采选示王圣美葛子明》 《因次元韵·曾酬唱和向家溪》 《春兴·眼前红绿日君增》 《夜归·冲冲行路自多岐》 《答黄薮富道》 《孤云·一片孤云逐吃飞》 《月蚀·卢仝不作昌黎死

《感愤·二十男儿面似冰》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