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河汉鉴赏
这首词在写法上,层层递进、步步加深地表达相思之情;从时空统一上来渲染绵绵离恨。
全词可分三层。“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是第一层。这一层,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词句,描绘了一幅秋夜河汉图。天,深湛,渺远;繁星,清冷、光亮,像无数盏悬挂在秋城上空的灯。星河,无边无际,思绪,飞向远方。这一层为写相思渲染凄清的气氛。“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这又是一幅图画,是词的第二层。在这清冷寂静的拂晓,“愁人”披衣下床,仰望天空,思念着远别的亲人。“相思”是这首词的中心。“起望”说明秋城河汉图是“愁人”眼中景。“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月夜怀远》),这一夜她辗转反侧,因无法入睡,才起望相思,望到星河漫漫,让人猜到感觉中的长夜漫漫。这起望相思的情景又让人联想到“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的意境。她望着银河,想着对方此时也许同样在仰望星空思念自己,这时,他们的心贴近了。这种神交是他们唯一的联系。虽然她暂且把自己的情思寄给河汉,河汉却引起她新的更深的忧愁。“塞北江南别离”写的是离别,想的是相逢,比相思更进一层。他们的离别是塞北江南的遥远离别,不知要翻多少重山,涉多少道水,攀怎样的悬崖,过怎样的险滩。鱼雁传书恐怕都做不到。相逢的渴望在这天遥地远的困难中愈显强烈。末句“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由相逢的渴望进而想到相逢的可能性。仰望银河,想到牛郎织女,于是联系双方的心的银河仿佛横亘在江南和塞北之间,阻绝了他们相会的道路。
从时空统一上来渲染绵绵离恨。这首词,既写了“愁人”长夜不眠,起望相思,这是写离情别绪的诗词里常见的;也写了别后相逢难再,这在诗词中也不乏先例。但以前诗词中“相见时难”的慨叹多来自蓬山万重式的人为阴隔,而这首词把离恨的长久与空间的无限连接起来,形成因果关系。这两人江南塞北之距,犹如牛郎织女的银河之阻。空间大,成了他们相见难的原因。距离遥远,相见无期是主人公愁苦的两端。这是在交通不便,地球显得特别大的古代,空间感必然给人造成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的强度,随着相思之情的发展而增大。词作开始写眼前景相思情,是以往愁绪的延绪。接着写当想到他们之间的距离时,她的忧思加重,末句联想到未来,以“路绝”写别离的痛楚。相逢之路因空间的遥远而断绝,这生离何异于死别。全词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气氛中结束。
此诗是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苏州刺史任内所作。韦应物少年时不好读书,做着唐玄宗的侍卫,志得意满。然而韦应物的荒唐岁月并没有持续太长,否则他可能一事无成。五年后,即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幽州范阳起兵造反,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出逃,韦应物自然也就失职流落了。经过安史之乱后,韦应物性情大变,开始进入太学读书。诗题曰“赠旧识”,所赠之旧识,可能就是当时太学里的同学。由诗意可知,此诗为追忆昔年在太学时的情况而作。
全词可分三层。“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是第一层。这一层,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词句,描绘了一幅秋夜河汉图。天,深湛,渺远;繁星,清冷、光亮,像无数盏悬挂在秋城上空的灯。星河,无边无际,思绪,飞向远方。这一层为写相思渲染凄清的气氛。“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这又是一幅图画,是词的第二层。在这清冷寂静的拂晓,“愁人”披衣下床,仰望天空,思念着远别的亲人。“相思”是这首词的中心。“起望”说明秋城河汉图是“愁人”眼中景。“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月夜怀远》),这一夜她辗转反侧,因无法入睡,才起望相思,望到星河漫漫,让人猜到感觉中的长夜漫漫。这起望相思的情景又让人联想到“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的意境。她望着银河,想着对方此时也许同样在仰望星空思念自己,这时,他们的心贴近了。这种神交是他们唯一的联系。虽然她暂且把自己的情思寄给河汉,河汉却引起她新的更深的忧愁。“塞北江南别离”写的是离别,想的是相逢,比相思更进一层。他们的离别是塞北江南的遥远离别,不知要翻多少重山,涉多少道水,攀怎样的悬崖,过怎样的险滩。鱼雁传书恐怕都做不到。相逢的渴望在这天遥地远的困难中愈显强烈。末句“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由相逢的渴望进而想到相逢的可能性。仰望银河,想到牛郎织女,于是联系双方的心的银河仿佛横亘在江南和塞北之间,阻绝了他们相会的道路。
从时空统一上来渲染绵绵离恨。这首词,既写了“愁人”长夜不眠,起望相思,这是写离情别绪的诗词里常见的;也写了别后相逢难再,这在诗词中也不乏先例。但以前诗词中“相见时难”的慨叹多来自蓬山万重式的人为阴隔,而这首词把离恨的长久与空间的无限连接起来,形成因果关系。这两人江南塞北之距,犹如牛郎织女的银河之阻。空间大,成了他们相见难的原因。距离遥远,相见无期是主人公愁苦的两端。这是在交通不便,地球显得特别大的古代,空间感必然给人造成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的强度,随着相思之情的发展而增大。词作开始写眼前景相思情,是以往愁绪的延绪。接着写当想到他们之间的距离时,她的忧思加重,末句联想到未来,以“路绝”写别离的痛楚。相逢之路因空间的遥远而断绝,这生离何异于死别。全词在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气氛中结束。
调笑令·河汉: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83909.html
韦应物: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9.html
《赠旧识》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自己当年游学太学之时的意气风发,目空一切;后两句写三十年时间过去了,自己满腔的理想抱负却并没有得到实现。此诗在貌似直白的叙述语气中却沉潜着深沉的人生感叹。全诗仅“蹉跎”二字语带感情,但它就像是一支火柴,迅即点燃了全诗的情感之火,也打开了读者的情感之门。此诗是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苏州刺史任内所作。韦应物少年时不好读书,做着唐玄宗的侍卫,志得意满。然而韦应物的荒唐岁月并没有持续太长,否则他可能一事无成。五年后,即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幽州范阳起兵造反,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叛军攻破潼关,玄宗出逃,韦应物自然也就失职流落了。经过安史之乱后,韦应物性情大变,开始进入太学读书。诗题曰“赠旧识”,所赠之旧识,可能就是当时太学里的同学。由诗意可知,此诗为追忆昔年在太学时的情况而作。
作者韦应物资料
韦应物的诗词全集_韦应物的诗集大全,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查看详情>>
韦应物古诗词作品: 《答李澣·马卿犹有壁》 《送宫人入道》 《寄黄尊师》 《答裴处士》 《郡中西斋》 《天长寺上方别子西有道》 《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 《四禅精舍登览悲旧寄朝宗巨川兄弟》 《酒肆行》 《同李二过亡友郑子故第》
古诗《调笑令·河汉》的名句翻译赏析
-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 - 韦应物 - - 《调笑令·河汉》
- 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 - - 韦应物 - - 《调笑令·河汉》
-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 - 韦应物 - - 《调笑令·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