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杜甫的诗 > 石犀行 >赏析的意思

石犀行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出自:石犀行 更新时间:2020-03-05
此诗为咏物寓言,号召以人力治水患,作者又将水患与乱政联系起来,呼唤良相出现。
秦朝秦昭王末年,李冰担任蜀太守。蜀地自古以迷信方法治水,李冰刻五头石犀牛来镇压江水。这种“压胜法”古来就有,但杜甫对这一迷信说法是不相信的,它从来不能阻止“江水”东流。杜甫借上元二年秋天灌县发生的水灾幽默地嘲笑道:“今年濯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他认为要战胜水灾必须“终藉提防出众力”,而“诡怪何得参人谋?”洪水泛滥,“神”不能起作用,只有靠人们的力量抗御灾害,这才是妙法“正道”。
全诗表现了杜甫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本思想,同时也折射了诗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表现手法上构思精到,意境浑成,语言凝练,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当时人民治水实践中的情形,堪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但是杜甫毕竟是一名文人,他所描述的情况,仅仅反映了那个时代劳动人民治水实践中的一个现象,从大禹到李冰父子,再到如今治理黄河的伟大实践,哪朝哪代劳动人民信奉“压胜法”的同时,丝毫也不敢松懈对人力治水人定胜天的崇尚。殊不知恰恰当时的蜀太守李冰不仅知天文地理,而且是一位战国时期的水利家,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世界闻名,对蜀地产生了深远影响,千百年危害人民的氓江水惑被彻底根治,从此,蜀地“平则引水浸润,而则蔡水门,故水早从人,不知饥,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李冰为蜀地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把李冰尊为川主。当年杜甫不会不知李冰父子的丰功伟业。诗人只是撷此一角,展开佳作,转换一种方式为李冰父子歌功颂德罢了。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杜甫这种不信“诡怪”,只信“人谋”和“众力”的思想是远远高出同时代的人的。杜甫在一千多年前的落后的封建社会里,在“举世皆昏”的时代而能保持如此清醒的头脑是不无原因的,首先他是一个十足的儒者,继承了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优良传统;其次他一辈子穷愁潦倒,颠沛流离,生活在社会底层,与村氓庶民为伍作友,有时还亲自耕作、觅食,对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故而成就了他超时代的、高于同时期同仁的认识水平。
此诗忧愤深广,语意沉郁,不袭汉魏之迹,而能得其神髓,不管思想还是艺术,都有较高的成就。

石犀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319.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杜鹃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分三段,开头四句叹蜀帝化杜鹃之悲,中间八句悯杜鹃形声之哀惨,结尾四句致感慨悲痛之意,含有感叹唐玄宗失去帝位的寓意。
黄鹤认为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他说:“李辅国劫迁上皇,乃上元元年七月事。此诗借物伤感,当属上元二年作。观其诗意,乃感明皇失位而作。”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重过何氏·问讯东桥竹》 《长吟·江渚翻鸥戏》 《客堂·忆昨离少城》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哭长孙侍御》 《归·束带还骑马》 《遣兴·长陵锐头儿》 《宴胡侍御书堂》 《绝句漫兴·手种桃李非无主》 《送高三十五书记

《石犀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