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作品注释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出自: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更新时间:2020-03-05
⑴诛茅,剪除茅草。总为此,全都为了这棵楠树。
⑵楠树高大,故发出的声音,有似寒蝉。寒蝉。蝉的一种,深秋时鸣于日暮,声音幽抑。
⑶此句极写风力之大。流云气,因兼有雷雨。
⑷此二句摹写楠树和风雨斗争的状态,字字惊心动魄,读者仿佛看到杜甫本人和丑恶的现实作斗争的形象。浦起龙注:“犹力争,壮其节也。岂天意,非其罪也。”
⑸树倚清江,故曰沧波老树。
⑹浦,水边。童童,一作亭亭。青,一作车。按《蒿楠》诗:“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则当作青。
⑺树大荫浓,可避雪霜,故野老频留树下;树高迎风,如吹笙竽,故行人低回倾听,不忍即过。见得楠树,人所共爱。
⑻虎倒龙颠,写老楠僵仆之状。杜甫多用龙虎形容松柏等古木。如《双松图歌》,“白摧朽骨龙虎死。”《病柏》:“偃蹙龙虎姿。”委,弃也。“泪痕血点”句作写树看更好,树经雨涅,躺在地上有如泪痕血点满垂胸臆,是一种拟人的写法。但也包含了自己的痛惜。
⑼无颜色,即大为减色。浦起龙注:“虎倒龙颠,英雄末路,泪痕血点,人树兼悲。无颜色,收应老辣。叹楠那;自叹耶?”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338.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型体制相似,都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秋天,时杜甫在成都。这年秋天的风雨不但摧破了草堂茅屋,而且将一棵堂前老楠树连根拔出。这棵楠树为杜甫深惜深受,杜甫常在树下吟诗,此次又目击楠树与风搏斗,最终树为风所拔,这与杜甫的性格、身世有相似之处,所以杜甫深深的感慨。
“叹”本是曲调的一种,如“歌”、“行”、“吟”之类,这里兼具表情作用。楠树长在草堂前。杜甫本深爱此楠树,常在这树下吟诗,又目击楠树与风搏斗,卒为风所拔,和他自己的性格、命运也都有着相同之点,故写来极有生气。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 《洞房·洞房环佩冷》 《弊庐遣兴奉寄严公》 《复愁·钓艇收缗尽》 《漫成一绝》 《泛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因寄岑中允参范郎中季明》 《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 《醉歌行》 《赠韦七赞善》 《端午日赐衣

《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