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出自: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 更新时间:2020-03-23
注释
⑷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⑸羹:泛指做成浓的菜肴。
⑹“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谙:熟悉。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⑺遣:让。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
白话译文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86804.html

王建: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65.html

第三首诗的内涵和韵味,则远远超出了前两首。这首诗是唐代妇女们的巧思慧心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俗称“过三朝”,依照习俗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作羹汤”,“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她的劳动,表现新媳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但是,婆婆喜爱什么样的饭菜,对她来说尚属未知数。粗心的媳妇也许凭自己的口味,自以为做了一手好菜,实际上公婆吃起来却为之皱眉呢。因此,细心、聪慧的媳妇,考虑就深入了一步,她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味,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满意。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表现出新嫁娘的聪明,细心,甚至带有点狡黠。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让小姑先尝尝羹汤。为什么要让小姑先尝,而不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那样问她的丈夫呢?朱诗云“画眉深浅入时无”,之所以要问丈夫,因为深夜洞房里只有丈夫可问。而厨房则是小姑经常出入之所,羹汤做好之后,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则非小姑不可。所以,从“三日入厨”,到“洗手”,到“先遣小姑尝”,不仅和人物身份,而且和具体的环境、场所,一一紧紧相扣。语虽浅白。却颇为得体,合情合理。新娘的机灵聪敏,心计巧思,跃然纸上。“先遣小姑尝”,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沈德潜评论说:“诗到真处,一字不可易。”这里所具有的典型意义,固然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些,但是要直接就写这些入诗,则不免带有庸俗气。而在这首诗中,因为它和新嫁娘的灵机慧心,和小姑的天真,以及婆婆反将入于新嫁娘彀中等情事联系在一起,才显得富有诗意和耐人寻味。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王建诗中这个新媳妇在令人作难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像这样的诗,在如何从生活中发现和把握有诗意的题材方面,似乎能够给读者一些启示。
读这首诗,人们对新嫁娘的聪明和心计无疑是欣赏的,诗味也正在这里。新嫁娘所循的,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推理过程:一、前提:长期共同生活,会有相近的食性;二、小姑是婆婆抚养大的,食性当与婆婆一致;三、所以由小姑的食性可以推知婆婆的食性。但这样一类推理过程,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能和诗相结合。像有人在笺注此诗时所讲的:“我们初入社会,一切情形不大熟悉,也非得先就教于老练的人不可。”

作者王建资料

王建

王建的诗词全集_王建的诗集大全,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 查看详情>>

王建古诗词作品: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 《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 《昭应官舍书事》 《田家·啾啾雀满树》 《望定州寺》 《精卫词·精卫谁教尔填海》 《送人·白日向西没》 《寄远曲·美人别来无处所》 《宫词·白玉窗前起草臣》 《水夫谣

古诗《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的名句翻译赏析

《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