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侍御送贡物戏赠创作背景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是唐代诗人张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以怀古领起,暗含讽今之意。颔联以“珊瑚树”与“獬豸冠”对举,互文见义,暗寓马援曾以“薏莜含冤”,对杜御史进行规讽,从而赋予此诗深厚的历史感。颈联以“疲马愁日晚”、“孤舟畏风寒”形容运送贡物的旅途辛劳,表面上是慰藉,是同情;骨子里是热讽,是冷嘲。尾联形似歌颂,实亦规谏。全诗紧扣御史的职责和其卑鄙行为,表达了诗人的厌恶之情。
远在先秦时代,岭南就与中原有了交往。秦汉至唐时期,随着行政区域的设置和海上道路的开通,岭南与海外及内地的经济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岭南重镇番禺(今广州市)逐渐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埠,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中心,有着各种奇珍异宝。经贸的繁荣,使地方官员有了膜货的物质基础,也为他们提供了讨好朝廷的条件。他们在中饱私囊的同时,没有忘记向皇上“送贡物”,以谋求权力的巩固和官位的晋升。作者在任潭州刺史时有感于这种世事便创作了此诗。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6146.html
张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65.html
注释
杜侍御:名不可考。侍御,官名。诗人另有《送杜侍御赴上都》:“避马朝中贵,登车岭外遥。还因贡赋礼,来谒大明朝。”则所谓“送贡物”是将岭外珍宝专程送往长安。
铜柱朱崖:指南方边远地区。铜柱:汉伏波将军马援曾率兵南征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按所立铜柱在今广西分茅岭下。朱崖:又称珠崖,汉郡名,即今海南省琼山县一带。
伏波:汉马援曾为伏波将军,韩说曾为横海将军,两人都曾率兵南征。登坛:古代封拜大将,都要筑坛受命,然后出师。
越人:泛指南方人。五岭以南,古为百越之地。珊瑚树:《太平御览》卷八百零七引《海中经》:“珊瑚生于海中。……岁高二、三尺,有枝无叶,形如小树。”古人以为珍饰之物。
獬豸(xiè zhì)冠:御史所服之冠。《旧唐书·舆服志》:“法冠一名獬豸冠,以铁为柱。其上施珠两枚,为獬豸之形,左、右御史台流内九品以上服之。”獬豸,类似羊的神兽,据说它能辨是非曲直。
难得:指稀世的珍宝。《老子·上篇》:“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言古代明君屏绝稀奇珍宝,免使臣下逢迎其欲,以图恩宠。[2]
白话译文
通往铜柱朱崖的道路艰险崎岖,登坛封拜的伏波横海曾效驰驱。
百越的土人自愿进贡珊瑚宝树,汉代的使者何劳又去辨诬洗污。
奔驰山中的驿马担心日已向暮,航行江上的孤舟生怕遇上风雨。
这些珍奇宝物从来都很难得到,只恐贤明的君主顾也不肯一顾。
作者张谓资料
古诗《杜侍御送贡物戏赠》的名句翻译赏析
- 由来此货称难得,多恐君王不忍看 - - 张谓 - -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 - - 张谓 - -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 越人自贡珊瑚树,汉使何劳獬豸冠 - - 张谓 - -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 铜柱朱崖道路难,伏波横海旧登坛 - - 张谓 - - 《杜侍御送贡物戏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