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高适的诗 > 效古赠崔二 >创作背景的意思

效古赠崔二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高适 出自:效古赠崔二 更新时间:2017-03-30

《效古赠崔二》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写出了李林甫之流把持朝政、排斥贤能、过着骄奢腐朽生活的罪行。该诗以景托情起,渲染出深广浓烈的悲凉之气。再以铺陈之法揭露“当途者”的骄奢淫逸,真切生动,如在目前。最后以回旋婉转的笔法,波澜层生,峰峦迭起,将自己深沉的悲愤推向高潮。其中还多用尖锐的对比,不着议论,让读者通过铁的事实,看到当时社会的不平,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该诗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冬高适第一次出塞蓟北而归之后。这之前,诗人二十岁曾西游长安求仕,失意而归。北游蓟门,“时事多谬”,内心极为愤懑不平,故借与崔二赠答之际,深刻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正直之士长期沉沦的悲惨遭遇,尽情地宣泄了一腔郁勃悲慨之情,把“开元盛世”的黑暗面暴露无遗。

效古赠崔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6956.html

高适: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14.html

注释

①效古:效仿古体。

②崔二:事迹不详。

③河洲:河中可居之地。《淮南子·堕形训》:“宵明烛光在河洲,所照方千里。”

④归思:归意。

⑤飙:疾风,暴风。惨烈形容严寒之态。

⑥惨烈:严寒。

⑦胡为:何为。

⑧浩哉:指世路迷茫浩荡。形容思绪万千,心事浩茫。

⑨缅怀:遥想。

⑩当途者:指身居要位的当权者。语本《韩非子·孤愤》:“当途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

⑪济济:众盛貌。

⑫声位:声势显赫的地位。

⑬邈然:渺远的样子。

⑭云霄:犹青云,比喻难以企及的高处。

⑮宁肯:怎肯。

⑯更:改变。

⑰沦踬(zhì):沉沦坎坷之意。踬,被绊倒,引申为遭遇不利。

⑱周旋:犹应接。燕乐:又作“宴乐”,即宴饷之乐。《周礼·春官·钟师》:‘‘凡祭祀餐食,奏燕乐。”指天子或诸侯宴饮宾客所用的音乐,一般采自民间俗乐,以别于庙堂典礼所用之雅乐。

⑲燕乐:指天子或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多采自民间,以别于庙堂典礼所用的雅乐。

⑳芙蓉:荷花的别称。

㉑兰麝:兰花和麝香,此泛指香气。语本江总《杂曲》:“愿奉更衣兰麝气,恐君马到自惊香。”

㉒兽炭:调合炭末作成兽形。《晋书·羊瑗传》:“璃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

㉓草泽:荒野之地,此指在野。左思《咏史》:“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㉔枯槁士:形容憔悴。此指自己和崔二均沉沦埋没。

㉕经济策:经世济民之策。

㉖弃置:抛弃,舍掉。鲍照《拟行路难》:“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㉗负:享有。

㉘纵横才:有纵横之术的人才。

㉙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这里指政治上失意。

㉚郁怏(yàng):郁闷不乐。

㉛穷达:穷,困顿;达,显贵。

㉜夫子:指诗人好友崔二。[2] [3]

白话译文

寒冬十月我徘徊在河洲之上,一眼看去便想回家乡。

猛烈的风暴带来了严寒,雨雪飘飘天地为之无光。

我们今天为了什么?浩渺地不知走向何方。

遥想那当道的执政,一个个地位显赫名声远扬。

他们高远地像坐在云端,哪里还能沦落困顿。

款待宾客演奏着流行音乐,门前的马车排得老长。

美人像盛开的芙蓉,狭室里散发出兰麝的芬芳。

金色的火炉里燃着兽炭,宾主间谈笑风生得意洋洋。

有谁知道在广大的平民中,我等是如此枯槁模样。

我惭愧没有经世济民的谋略,甘愿长久地被弃置闲放。

您有经营天下的才能,为什么也还是那么憔悴忧伤!

长歌反添胸中愤懑,对酒不醉烦恼怎忘。

穷达自有命运,请您切莫独自泪下成行。

作者高适资料

高适

高适的诗词全集_高适的诗集大全,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人,后迁居宋州宋城。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将..... 查看详情>>

高适古诗词作品: 《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入昌松东界山行》 《赋得还山吟送沉四山人》 《留上李右相》 《李云南征蛮诗》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宴韦司户山亭院》 《送董判官》 《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效古赠崔二》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