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真谛寺禅师创作背景
《谒真谛寺禅师》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客居夔州(今属重庆)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前往真谛寺拜谒禅师时的见闻感悟,流露出了诗人出世不离世的心理。
谒真谛寺禅师: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8733.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注释
①观身:佛教四种观行之一,即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中之观自身。此观行乃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暗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
②割:此处为“离断”之意。
③卜宅:选择住宅。[2]
作品译文
眺望兰若山高处,烟霞山嶂几多重。
霜冻泉流依细石,晴日雪飘落长松。
问法方知诗是妄,观身始觉酒病容。
惜我未能离妻子,择地造屋依前峰。
作者杜甫资料
古诗《谒真谛寺禅师》的名句翻译赏析
- 问法看诗忘,观身向酒慵。未能割妻子,卜宅近前峰 - - 杜甫 - - 《谒真谛寺禅师》
- 兰若山高处,烟霞嶂几重。冻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 - - 杜甫 - - 《谒真谛寺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