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杜甫的诗 > 谒真谛寺禅师 >创作背景的意思

谒真谛寺禅师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出自:谒真谛寺禅师 更新时间:2017-04-07

《谒真谛寺禅师》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客居夔州(今属重庆)时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前往真谛寺拜谒禅师时的见闻感悟,流露出了诗人出世不离世的心理。

谒真谛寺禅师: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8733.html

杜甫: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html

注释

①观身:佛教四种观行之一,即观因缘、观果报、观自身、观如来身中之观自身。此观行乃观自身之正因,虽有灵觉之性,而为烦恼黑暗所覆蔽,无了解诸法之力,故不得显也。

②割:此处为“离断”之意。

③卜宅:选择住宅。[2]

作品译文

眺望兰若山高处,烟霞山嶂几多重。

霜冻泉流依细石,晴日雪飘落长松。

问法方知诗是妄,观身始觉酒病容。

惜我未能离妻子,择地造屋依前峰。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东屯北崦》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早起·春来常早起》 《绝句四首其四》 《驱竖子摘苍耳》 《竖子至·楂梨且缀碧》 《倚杖·看花虽郭内》 《人日两篇其一》 《骊山·骊山绝望幸》 《少年行·巢燕养雏浑去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