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端的诗 > 胡腾儿 >创作背景的意思

胡腾儿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出自:胡腾儿 更新时间:2017-04-14

《胡腾儿》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歌行体诗作。此诗通过歌舞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友好感情,表现了广大人民对胡腾儿离失故土的深切同情,并寓以时代的感慨。全诗从正侧面表现人物的高超技艺,脉络清晰,结尾点睛,余韵悠远。

在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历史中,虽然充斥着无数的刀光剑影、战火纷飞,但是这大多都并非出自黎民百姓自己的愿望。战争是征服与被征服、毁灭与被毁灭的游戏。它的发起,往往来自于君王将相们不可告人的意愿。用诸如“建功立业”、“开边阔土”等幌子掩饰贪婪和欲望,以为能因此而青史留名,殊不知只换来更多的血肉横飞。

不过,旷日持久的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像东汉、魏晋战乱时,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就不断内迁,积极融入汉族人的生活。若是当时局稳定,君主开明的时候,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就能得到更好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有迁都洛阳,提倡通婚之壮举,唐朝太宗则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良言。于是在这两个时期,中国都出现过一股强劲的民族融合之风。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的诗句,才有了李端这篇描写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优秀诗文。

唐代宗时,河西、陇古一带二十余州被吐蕃占领,原来杂居该地区的许多胡人沦落异乡,以歌舞谋生。此诗即是为表现一位西北少数民族青年艺人的歌舞而创作的。

胡腾儿: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1809.html

李端: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55.html

注释

⑴胡腾:中国西北地区的一种舞蹈。胡腾儿(ní):指的是西北少数民族一位善于歌舞的青年艺人。

⑵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

⑶桐布:即桐华布,梧桐花细毛织成的布。

⑷葡萄长带:是说长带上的葡萄图案。

⑸音语:言语。汉 班固 《白虎通·情性》:“耳能遍内外,通音语。”

⑹拾:一作“拈”。搅:一作“摆”。

⑺安西:指安西都护府。牧:官名,州长。

⑻洛下:指洛阳城。南朝梁刘令娴《祭夫徐悱文》:“调逸许中,声高洛下。”与:赠与。

⑼花毡(zhān):西域少数民族的一种工艺品,把彩色的布剪成图案,用羊毛线缝制在白色的毡子上。

⑽红汗:妇女的汗。因妇女面上施胭脂,流汗则与之俱下,其色红,故曰红汗。交流:交错着流下。

⑾柔弱:指舞步轻柔。

⑿蹴(cù):踏,踩,踢。应节:符合音乐节拍。

⒀却月:半圆的月亮。《南史·侯景传》:“城内作迂城,形如却月以捍之。”

⒁丝桐:指琴。古人削桐为琴,练丝为弦,故称。

⒂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fā):响起。[2] [3]

白话译文

这个胡腾舞者本是凉州人,肌肤光滑如玉鼻子尖如锥。

桐布舞衣前后宽边如卷起,绣着葡萄纹的带子一侧垂。

帐前下跪诉不尽乡音苦语,提起衣襟甩长袖将要起舞。

安西旧官员强忍眼泪观看,洛阳词人把歌词抄写赠与。

起舞时眉目灵动脚踏花毡,红妆和者汗流珠帽已飞偏。

醉舞东倒西倾步伐却不乱,双靴飞旋似光圈闪烁灯前。

环行跳跃步步应和着节拍,反手叉腰真好似一弯新月。

直到伴奏的音乐戛然而止,才听到城头画角呜呜如咽。

跳胡腾舞的,跳胡腾舞的,你可知回乡的路已经断绝。

作者李端资料

李端

李端的诗词全集_李端的诗集大全,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 查看详情>>

李端古诗词作品: 《赠故将军》 《寄畅当·麦秀草芊芊》 《卧病寄阎采》 《送何兆下第还蜀》 《寄王密卿》 《幽居作·山舍千年树》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酬秘书元丞郊园卧疾见寄》 《赠道者·窗中忽有鹤飞声》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胡腾儿》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