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五归山创作背景
《送张五归山》是唐代诗人王维送友人张諲归隐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作者为友人受到杨国忠的排斥而归山而感慨,并表明自己有归隐的意思。全诗语言朴实自然,用笔委婉曲折。
《旧唐书》记载,杨国忠秉政,郎官不附己者悉出于外。张五是王维的友人张諲,擅长书画,尤工山水,曾同王维一起隐居嵩山,后来出仕,官刑部员外郎,又与王维同朝,二人互相酬唱,交情很深。他因受到杨国忠的排斥而归山,王维十分感慨,再次产生归隐思想,因作此诗。
送张五归山: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829.html
王维: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37.html
注释
⑴张五:张諲,生卒年未详,排行第五,又称张五,永嘉(今属浙江)人。青年时期离家出游,和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历时十余年。
⑵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⑶携手:指携手一同归隐。
⑷一朝:一时。拂衣:振衣而去。谓归隐。晋殷仲文《解尚书表》:“进不能见危授命,忘身殉国;退不能辞粟首阳,拂衣高谢。”南朝宋谢灵运《述祖德》诗:“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里。”
⑸东山: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早年曾辞官隐居会稽之东山,经朝廷屡次征聘,方从东山复出,官至司徒要职,成为东晋重臣。又,临安、金陵亦有东山,也曾是谢安的游憩之地。后因以“东山”为典。指隐居或游憩之地。唐王维《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一:“吾弟东山时,心尚一何远!”
⑹荆扉:柴门。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⑺谢官:辞官。清刘銮《五石瓠·福藩止有一世子》:“张懋德,青阳人,崇祯甲戌年为福府长史,丁丑谢官归。”
⑻心事:志向,志趣。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序》:“少无宦情,有箕颍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2] [3]
白话译文
送君归山我心已惆怅,再送人啊不知又是谁?
一起相处才只几天,忽然你却辞官先归。
东山里还有我住过的茅屋,请替我扫一扫那陋室柴扉。
不久我也该辞官归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违!
作者王维资料
古诗《送张五归山》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 - 王维 - - 《送张五归山》
-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 - 王维 - - 《送张五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