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李贺的诗 > >赏析的意思

洛姝真珠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李贺 出自: 更新时间:2017-04-24

全诗十六句,按诗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十二句为第一部分,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每两句又为一个层次,逐层推进,较为详尽地描写了女主人公真珠一夜间的活动及其复杂微妙的心情。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风飞绰绰。”这两句开门见山,写真珠身带袅袅飘动的香风来到洛苑,有如仙姬神女自天而降。着一“下”字,又着一“飞”字,真珠飘然而至之状宛如亲睹,用字极为传神。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用《述异记》所载神女遗汉武帝玉钗,传至昭帝时宫人共谋欲碎之,玉钗化为白燕升天事。这两句写真珠鬓间斜簪一支晶莹闪光的玉钗,登上高楼,击悬珰以为节,对月歌唱。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红弦”代指筝声,盖唐时筝弦为红色。这两句写夜渐深沉,露冷风清,真珠犹自抚筝而弹,筝声掩抑低徊,有如哽咽之声,寄托着她幽怨的情思。

对真珠的筝声何以如此哀怨的问题,第七句作了解答:“花袍白马不归来。”原来是她心上的人儿迟迟未归,故将满怀愁绪寄托在怨声之中。“花袍白马”,寥寥四字,活画出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第八句“浓蛾迭柳香唇醉”,言其蛾眉紧锁,有如柳叶之迭而不舒;香唇紧闭,有如醉酒之缄默不语。这句刻画了真珠若有所思的忧郁神态。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蜀山梦”,用宋玉《神女赋》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事。“鸾裾凤带”,极言真珠妆饰之华丽。这两句,上句意谓:“花袍白马”终于不归,真珠不得已倚屏风假寐,期望能如巫山神女一般,与自己的心上人在梦中相会。下句意谓:由于真珠身着鸾裾凤带,梦魂殢重难行,不能如巫山神女一般行云行雨,故终未如愿。不过这句乃是形象化的说法,其实是真珠由于忧心忡忡,终夜不能成眠,因而她所期待的梦境根本无从出现。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八骢”,王琦以为当作“八窗”,且举鲍照诗“四户八绮窗”为证(见《李长吉歌诗汇解》卷一),其说近是。这两句大意为:真珠于朦胧之中,恍惚觉得有亮光在眼前晃动,转过脸一看,只见日光透过窗纱,丝丝缕缕射进屋中,原来天已大亮了。

以上为第一部分。这十二句以真珠为主人公,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场景则似在洛苑的一座高楼之上。这十二句留下了诸多悬念:如此一位多才多艺的美人,何以遭到她心上人的冷遇?她的那位“花袍白马”彻夜不归,又究竟去了何处呢?这些问题在第二部分的四句中作了解答。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楚腰”用楚灵王好细腰美人事,“卫鬓”用卫子夫因发多而美深得汉武帝宠幸被立为皇后事,比处皆借指“曲陌”中妓女的妖容冶态。这两句意为:洛阳城南曲折的巷陌是妓女的聚居之地,那里一年到头热闹非常,浓妆艳抹的妓女多得如同四季盛开的鲜花。

“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陆郎”语出乐府《明下童曲》“陆郎乘班骓”,原指陈后主的狎客陆瑜,在此处可以理解为泛指那些时常光顾“曲陌”的纨绔子弟,或者理解为特指真珠的那位“花袍白马”亦无不可。这两句说:妓女们轻舒歌喉,歌声美妙,嘹亮入云,她们娇态毕露,拉扯着那班荡子的衣衫,殷勤地挽留他们。

以上四句,场景转换到了“市南曲陌”,主人公也换成了“楚腰卫鬓”。这四句暗示出那位“花袍白马”的行踪,而真珠失宠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了。

这首诗文字较为艰涩,寓意也较深曲,其主旨何在,颇费索解。当然,此诗有可能是一首纪实之作,诗人据所见或所闻,直书其事,以表达对真珠不幸遭遇之同情。如果联系李贺坎坷蹇塞的身世及其创作继承了《楚辞·离骚》“美人香草”的比兴传统等因素来考虑,则更有可能是一首寄托了个人身世之感的作品。诗人通过娼妓妖媚惑人、名姝反遭冷落这一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兰蕙摧折、萧艾方滋的社会现实,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牢骚愤懑之情。姚文燮注《昌谷集》,以史证诗,虽多穿凿附会,但他指出此诗“托言以明所遇之不偶”,可谓先得我心,故其言对理解此诗的主旨颇有启示。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两点较为显著:

第一,结构奇突,通过反跌的手法,有力地强化了主题。

这首诗的结构很不匀称,前一部分为十二句,后一部分只有四句。前十二句诗人用浓墨重笔,从才艺出众、气质雍容、姿色美艳、妆饰华贵、感情深沉专一等各个侧面,精心地刻画出一个动人的美女形象。但后四句陡然逆转,却又把这一形象的价值轻轻地一笔勾销了。而且前十二句越是把真珠描绘得可爱可贵,其结果却是她越被反跌得可叹可悲。这种奇突的结构形式,更加深刻地突出了真珠这一人物的悲剧命运,有力地强化了全诗的主题。

第二,大量使用华丽的词藻,构成斑烂多采的艺术境界。

李贺遣词,力求华贵艳丽。在此诗中,风是“香风”,弦是“红弦”,唇是“香唇”,喉是“玉喉”,洞是“罗洞”。诗中又点缀了许多富于美感的事物,号“兰风桂露”、“花袍白马”、“浓蛾迭柳”、“金鹅屏风”、“鸾裾凤带”、“楚腰卫鬓”等等。故而诗中镂金错玉,一片珠光宝气,构成了一种斑烂多采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与女主人公真珠的身份十分相称,为更好地烘托气氛、刻画人物,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洛姝真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488.html

李贺: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00.html

这首诗正如标题所揭示的那样,写的是神话传说中湘妃的不幸遭遇,以及她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可以说这是一首爱情的赞歌。

古代关于湘妃的传说甚多。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写的就是远古有关的传说。也是这首诗取材的主要来源。张华《博物志》中说:“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泪挥竹,竹尽斑。”又说:“洞庭君山,帝之二女居之,曰湘夫人。”刘向《烈女传·有虞二妃传》所记略同,《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始皇“乃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儿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综合上述大同小异的记载,有关湘妃的故事,大体如下:即当舜南行时,其始二妃并未同往,后二妃追踪而至,达洞庭湖滨,始闻舜死苍梧,于是南望痛哭,以泪洒竹而竹尽斑,后便称此竹为湘妃竹。李白《远别离》一诗写的就是这个故事:“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李贺此诗与李白《远别离》虽写同一悲剧,但写法又自不同。李白《远别离》比较全面地概括二妃有关悲剧故事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感慨,甚至有某种现实针对性。李贺此诗却略去有关情节,只写其悲剧后果及爱情的坚贞。

开头从最具神话色彩的斑竹写起。因为斑竹是湘妃洒泪而成,是爱情生死不渝的历史凭证,所以最能显示出这一故事的神髓。诗人以饱蘸情感和具有丰富想象的诗笔写道:“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千年”、“长伴”、“老不死”,讲的是时间久长,爱情之花永不凋谢。二妃本来因痛哭而死,但“死”并非爱情的终结,相反,真正的爱情将永世长存。这长存的凭证便是永远年轻的“筠竹”。“筠”,竹皮,此指竹上之泪痕。此竹不仅永世永生伴随着“秦娥”(即指二妃),而且由于滋生繁茂,甚至覆盖了整个湘江的流水。用语貌似夸张,实写爱情的巨大能量。这二句写湘妃。

三、四两句转写虞舜葬地:“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前句以动喻静,通过耳之所闻来形容九疑山之高大宽广及其深邃寂静。“蛮娘”,指当地蛮女。“吟弄”,包括弹奏演唱。这句说,当地蛮女的弹奏和演唱在九疑山上荡漾回旋,塞满了清冷寂寞的天宇。“九山”,即九疑山,又名苍梧山。《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郭璞注云:“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古者总其名其地为苍梧也。”“静绿”,指九座山峰皆为绿荫绿草所覆盖,只有红花点缀其间。那花,也仿佛使人想到该是湘妃的泪血染红的。以上意境,使人自然联想到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的诗句:“九疑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五、六句承前,写湘妃与舜两地睽隔,只能在梦中相见:“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舜葬苍梧,妃死湘水,“离鸾别凤”,即指此而言。两地相距虽不甚远,但峰峦隔阻,还有云山雾障。在此无可奈何之际,只有象巫山神女那样,梦中能得一见了。“遥相通”,即心心相印、情感相通。此二句兼写湘妃与舜。

结尾转写湘妃:“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全诗以咏湘妃为主,所以结句与开篇相照应,极写湘妃死后的悲痛与孤寂。“巫云蜀雨”虽可一面,但大量时间却忍受着死别的熬煎。其难以排遣的愁怨仿佛云雾烟霭一般,凝聚于洞庭湖宽广的空间。当秋日来临之际。更增添了其悲痛的气氛。“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招魂》中又说:“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上青枫”一句就有这许多情感的容量。“凉夜”,乘“秋”而言,凉,乃体肤之感觉,但又是心理的感受与环境的悲凉。李贺很善于在诗中运用“龙”这一意象,且多用来创造悲剧气氛。如《老夫采玉歌》中的“老夫饥寒龙为愁。”《率子歌》中的“雌龙怨吟寒水光。”本篇中的“吟古龙”,也大体相同。

诗写生离死别的爱情,寄托诗人的审美意识和对这一悲剧的认知,而写法上却别具一格。诗中不写生前的传说,而写死后的情感;不写悲剧的本身,而写悲剧的后果;不写悲剧的过程,而写悲剧的气氛。由此而创造出另一个自然世界与情感世界,使读者有如闻如见的亲身感受。姚文燮说这首诗写德宗郜国大长公主被“幽之禁中,流升于岭南”之事,方扶南又认为此诗另有寄意,“似为秦中人夫死而独居湘南”事而写。此二说均较牵强,只可参考,不能过于落实。

作者李贺资料

李贺

李贺的诗词全集_李贺的诗集大全,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查看详情>>

李贺古诗词作品: 《勉爱行·别柳当马头》 《追赋画江潭苑·剪翅小鹰斜》 《追赋画江潭苑·十骑簇芙蓉》 《追赋画江潭苑·宝袜菊衣单》 《酬答·雍州二月梅池春

《洛姝真珠》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