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娃歌创作背景
《宫娃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描写了宫女幽闭深宫中内心的孤寂、痛苦的心情,及期待自由生活的愿望,同时能够反映出作者对宫女悲苦命运的同情。全诗情景交融,构思巧妙,运用比兴手法,描绘出宫里凄冷、幽闭的生活环境和宫娃幽远、缥缈的梦境,与宫娃强烈思归、不甘寂灭的心境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意境。
女性自从迈出母系社会的门槛,便如同夏娃离开伊甸园,开始了她们远比男人们艰难的旅程。她们需敬事公婆、侍夫哺子,劳作不分田野家门,一生辛劳勤勉,死而后已。然而,更有不幸者,一些女性,或者为战乱所害,沦为胜利者的奴隶和妻妾;或者为奴隶主、封建主淫威胁迫,充当后宫玩物。她们骨肉分离,背井离乡,置身于茫茫黑夜之中,销蚀了青春,失却了自由,而这些恰恰是少女们的无价之宝。人生的种种惨状,震撼了中国诗人那敏感而易激愤的心灵。故而从《诗经》开始,中国文学便产生了一系列揭示妇女不幸命运,为她们鸣不平的感人诗章。李贺的《宫娃歌》可以说是这悲怆组歌中一支哀惋低回的小曲。此诗当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至元和八年(813年)间,这段时间李贺常住京师长安。
宫娃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512.html
李贺: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00.html
注释
⑴宫娃:宫女,吴语称美女为娃。唐王维《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诗:“座客香貂满,宫娃绮帐张。”
⑵蜡光:烛光。照纱空:烛光射过薄薄的灯纱,透明通亮。
⑶花房:宫女的居室。红守宫:宫中妇女们化妆用的一种颜料。据《博物志》载:“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食以丹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捣万杵,点女人肢体,终身不灭,惟房室事则灭,故又号守宫。”
⑷象口:象形香炉的出烟口。毾(tà)覴(dēng):细密的地毯。七星:北斗七星。
⑸漏板:古代报时辰的铜板。明高启《马璘画》诗:“风传漏板还堪数,月混梨花不易寻。”
⑹罘(fú)罳(sī):古代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汉书·文帝纪》:“未央宫东阙罘罳灾。”颜师古注:“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
⑺彩鸾帘额:绣着彩色鸾鸟的门帘上的横额。著(zhuó):沾着。
⑻啼蛄(gū)吊月:蝼蛄在月光下悲鸣。钩阑:弯曲钩错的栏杆。
⑼屈膝:门帘上的环扣。铜铺:铜制的铺首。阿甄:魏文帝曹丕的皇后,清姿丽貌,初入宫时得宠,后被谗言失意,幽禁宫中。泛指失宠的宫女。
⑽沙渚:水中的小陆地。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哀鸿鸣沙渚,悲猿响山椒。”
⑾天河落处:银河落下的地方,比喻家乡十分遥远。长洲:县名,唐朝时属于苏州,代指宫女的故乡。
⑿君:指皇帝。
⒀妾:宫女自称。骑鱼撇波:骑鱼破浪,形容宫女思乡情切,等不及坐船。《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李善注:“《说文》曰:‘撇,击也。’撇与撇同也。”[2]
白话译文
高悬的灯烛透过细薄的纱罩放光明,花房的宫女们深夜里捣制红守宫。
香炉的象口中喷着香气,地毯暖烘烘,北斗七星挂在城头,漏板声声报深更。
寒气侵入殿前网罩,宫殿的暗影昏蒙蒙,绣着彩鸾的门帘横额,沾满了霜痕层层。
蝼蛄对着月光在曲栏下哀鸣,失意的宫女被牢牢关锁在大院深宫。
宫女梦中走进了沙洲上的家门,天河落处的长洲上留下了她的倩影。
“希望君王能像太阳那样光明,放我走吧,跨鱼破浪我也马上起程!”
作者李贺资料
李贺的诗词全集_李贺的诗集大全,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 查看详情>>
李贺古诗词作品: 《追赋画江潭苑·十骑簇芙蓉》 《追赋画江潭苑·宝袜菊衣单》 《酬答·雍州二月梅池春》 《追赋画江潭苑·剪翅小鹰斜》 《勉爱行·别柳当马头》
古诗《宫娃歌》的名句翻译赏析
-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 - 李贺 - - 《》
-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 - 李贺 - - 《》
- 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 - 李贺 - - 《》
-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着霜痕 - - 李贺 - - 《》
- 象口吹香毾覴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 - 李贺 - - 《》
-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 - 李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