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綦毋潜注释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出自:别綦毋潜 更新时间:2017-03-07

1、疑亦天宝初送綦(qí)毋潜弃官还江东时所作。

2、端笏(hù):双手持笏(官员上朝时拿的手板)。明光宫:汉宫名。此借指唐皇宫。

3、捻(rěn):年。

4、延阁:西汉宫中之藏书阁。另秘书省为掌管图书之官署,故后又以延阁指秘书省。綦毋潜弃官前任秘书省校书郎。

5、轻微禄:全诗原作“偶轻人”,据《文苑英华》改。

6、虚心:全诗校:“一作遇人。”

7、江左:江东。指东晋及南朝。

8、建安体:指汉末建安(196-220)时期曹氏父子及建安七子等的诗歌。

9、“高张”句:颜延之《秋胡诗》:“高张生绝弦,声急由调起。”“高张”指声音激越高扬,“绝弦”谓独一无二、精妙绝伦之弦。

10、“截河”句:《尚书·禹贡》:“(济水)入于河,溢为荥。”传:“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溢为荥泽。”疏:“济水既入于河,与河相乱,而知截河过者,以河浊济清,南出还清,故可知也。”

11、爽:伤败。

12、伊洛:伊水、洛水。泚(cǐ):清。

13、荷蓧(diào):指隐居躬耕。参见《论语·微子》。

14、“尘缨”句: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纷吾隔嚣滓,宁假濯(zhuó)衣巾。愿以潺湲(chányuán)水,沾君缨上尘。”谓愿“京邑游好”能暂离京师嚣尘之地,来游新安,洗去缨(帽带)上之尘。

别綦毋潜: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841.html

王维: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37.html

王维《别綦毋潜》是表达他的诗歌美学主张的重要文本。

这首诗开头四句写綦毋潜作为文学侍从即词臣的形象。适意两句写其通脱自然之为人风格。“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体”这两句,一般认为都是綦毋潜(也包括王维自己)的诗歌,既得江左清靡之风,又于建安诗风深造有得。这样理解也是符合他们在诗学上的实际表现的。但是从诗句的意脉连贯来看,“盛得江左风”是接着“适意偶轻人,虚心削繁礼”而来的。适意偶轻人,是写通脱自适,不觉有恃才傲物之气;但是自然的,并非刻意。“虚心削繁礼”,是指体任自然,交际应物之间不为繁文缛礼。这两种,正是所谓的“江左风”。可见这两句诗,“盛得江左风”还是重在写人物风流,而“弥工建安体”才是说他的诗学宗尚。只是“盛得江左风”虽然主要指人物风流,但却与诗学仍有绝大的关系,因为王维崇尚的这种江左风流,对他诗歌的表现内容与审美趣味,其实有很大的影响。底下的“高张多绝弦,截河有清济”,仍是论诗之语,是说其作品多为格调高绝之作,并引清新绝俗之格,济当时诗坛之浊俗之体。进一步而言,唐诗承自陈隋之体,多绮靡之风,是为浊体,汉魏为风骨之范,晋宋多清音。以汉魏风骨、晋宋清音来革新齐梁,正是以清济浊。这就是“截河有清济”,也就是正本清源的意思。唐诗融合汉魏、齐梁而成一体高风,这是学者类多能说的。但究竟是怎样的融合,在这方面唐人采取了什么方法?在唐诗中齐梁的体制与汉魏风骨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恐怕是我们解开唐人诗学深层结构的关键之处。王维的“截河有清济”,正透露出唐人的诗学方法,是以清济浊,以汉魏风骨、晋宋清音来调剂齐梁浊俗之体。这也是他们在论诗学宗尚时,为何只提汉魏风骨,而不提齐梁体制的原因。因为后者是革新的对象,前者是需要强调的标准。

作者王维资料

王维

王维的诗词全集_王维的诗集大全,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 查看详情>>

王维古诗词作品: 《挽词·女史悲彤管》 《林园即事寄舍弟》 《淇上田园即事》 《挽歌·骑吹凌霜发》 《同崔兴宗送衡岳瑗公南归》 《冬夜书怀》 《喜祖三至留宿》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挽歌·苍舒留帝宠

《别綦毋潜》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