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赏析
首联用明快的色调,简洁的笔触,勾画出一幅春郊送别图。这两句诗不只是写景而已,它还交代了送行的时间、环境,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
颔联,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旁,寺宇时隐时现。“九华山路”暗示裴坦的行程。眼前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边,春风杨柳,轻拂桥面。青弋江在宣城西,江水绀碧,景色优美。“清弋江村”,点明送别地点。“云遮寺”,“柳拂桥”,最能体现地方风物和季节特色,同时透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惜别时的依恋之情。这里以形象化描绘代替单调冗长的叙述,语言精炼优美,富有韵味。两句一写山间,一写水边,一写远,一写近,静景中包含着动态,画面形象而鲜明,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以上四句通过写景,不露痕迹地介绍了环境,交代了送行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了事件的进程。
颈联叙写行者与送行者的不同心境。“的的”,是鲜明的样子。裴坦刚中进士不久,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像鸿雁那样展翅高飞。所以,尽管在离别的时刻,也仍然乐观、开朗,而诗人自己宦海浮沉,不很得意,此刻要与好友离别,临歧执手,更觉“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史记·苏秦传》),一种空虚无着、怅然若失的感觉油然而生。
尾联把“送裴坦”和自己将要“赴官归京”两重意思一齐绾合,两人原来是一起从京城到宣州任职的,此时却不能一同回去了。在这风光明媚的春日里,诗人只身回到京城以后,将会感到非常寂寞的。
后面四句,借助景色的衬托,抒发惜别之情,更见诗人的艺术匠心。
全诗写山水有远有近,抒情有虚有实,以江南美景反衬人物的满腹愁情,情韵悠扬,风华流美。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2933.html
杜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7.html
《自宣城赴官上京》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前两联追忆往事,直言诗人诗酒放浪的生活。颔联接连反诘,进行自我否定,似有痛悔之意,与诗题相合,有振作起来,不负往日抱负之意。尾联又回笔写“挂冠”之事,以为身处官场只会虚度光阴,耽误去“访旧游”。此诗一波三折,平地骤起波澜,回肠荡气,抒发了诗人有志作为,但又仕途不如意,浪迹山水青楼又不甘心的矛盾心态。
此诗是开成四年(839)所作,时杜牧三十七岁。杜牧于开成三年在宣州幕中,是年冬,内升左补阙、史馆修撰,次年(即开成四年)春初,赴京供职,离宣州时作此诗。
作者杜牧资料
杜牧的诗词全集_杜牧的诗集大全,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查看详情>>
杜牧古诗词作品: 《梅·轻盈照溪水》 《伤友人悼吹箫妓》 《入商山·早入商山百里云》 《羊栏浦夜陪宴会》 《醉后呈崔大夫》 《赠李秀才》 《怀归·尘埃终日满窗前》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东兵长句十韵》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古诗《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的名句翻译赏析
-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 - 杜牧 -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 - 杜牧 -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 - 杜牧 -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 - 杜牧 - -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