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作品注释
渤海——即渤海王国,公元698年(武周圣历元年)大祚荣建立的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的,结合部分高句丽人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地域在今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
“疆理”句——《左传》:“宾媚人对晋曰:‘先王疆理天下。’”意思较多,此处指疆域。
“车书”句——南朝庾信《哀江南赋》:“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秦始皇统一全国,“书同文,车同轨”,后代史家多以“车书一家”表示统一。这里指唐与渤海本就是一国家人。
中华——指中原地区。
“定界”句——《新唐书·吐蕃传》:“宰相裴光庭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定界在今天青海湖东日月山,是我国季风与非季风气候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
秋涨——泛指因秋雨而高涨的江河。由于我国大陆性和海洋性的地理分布特点,使得东部及东南地区呈现出很强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古代历法采用阴历,7-9月份为秋季,约相当于今天公历的8-10月份,根据我国季风推进的规律,7-8月份正值黄淮、东北地区雨季,9月份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雨季,此时该区域秋水泛涨,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鲜明对比。“秋涨”在此处泛指降水具有显著季节变化特征的地域。结合上文“定界”的释义可知,此句蕴含了这样的信息:定界这个地方划分了东西两地不同的季节性气候,过了此地便进入了气候特征完全不同的季风气候区,而渤海国在今天的黑龙江、吉林一代,季风性显著,意指进入到与故国同一气候之地,渤海国摇首可望,故有下句“开帆到曙霞”。
九门——典故名,含义比较多,主要有指禁城中的九种门,借指宫禁、天子;亦指天门,借指九天等。
风月——意即清风明月,也指声色场所,风骚、风情。唐《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6554.html
温庭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72.html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颔联是对王子文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界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作者温庭筠资料
温庭筠的诗词全集_温庭筠的诗集大全,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但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 查看详情>>
温庭筠古诗词作品: 《春日·柳岸杏花稀》 《春初对暮雨》 《禁火日·骀荡清明日》 《元处士池上》 《秋雨·云满鸟行灭》 《简同志·开济由来变盛衰》 《春日雨·细雨蒙蒙入绛纱》 《咏春幡·闲庭见早梅》 《春日野行》 《偶游·曲巷斜临一水间》
古诗《送渤海王子归本国》的名句翻译赏析
-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 - 温庭筠 - -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 - 温庭筠 - - 《送渤海王子归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