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诗人 > 章碣的诗 > 焚书坑 >创作背景的意思

焚书坑创作背景

朝代:唐代 作者:章碣 出自:焚书坑 更新时间:2017-05-16

《焚书抗》是唐代诗人章碣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的首句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史实作为切入点,明叙暗议,用略带夸张的手法揭示了焚书与亡国之间的矛盾。次句紧承首句,又从另一角度揭示秦王朝灭亡的教训,有利天险也不能守住基业。第三句在点题的同时,进一步对焚书一事做出了评判。最后一句以议论结尾,借刘邦项羽二人不读书之史实抒发感慨。这首诗以史家笔法,独辟蹊径,把“焚书”与“亡国”看似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层层推进,自然圆转,言辞夸张,言他人所未言,巧妙的讽刺了秦始皇焚书的荒唐行为。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采取丞相李斯的建议,于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烧毁图书(医药、卜筮、农作书籍除外),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活埋儒生,力图使他的帝业延续下去。作者可能到过烧毁图书的地方,耳闻目睹,有感而作。

焚书坑: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0531.html

章碣: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12.html

注释

焚书坑:秦始皇焚烧诗书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

竹帛:代指书籍。烟销:指把书籍烧光。帝业:皇帝的事业。这里指秦始皇统治天下,巩固统治地位的事业。虚:空虚。

关河:代指险固的地理形势。关:函谷关。河:黄河。空锁:白白地扼守着。祖龙居:秦始皇的故居,指咸阳。祖龙:代指秦始皇。

山东:崤函之东。一说指太行山之东,即为秦始皇所灭的六国旧有之地。

刘项:刘邦和项羽,秦末两支主要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不读书:刘邦年青时是市井无赖,项羽年青时习武,两人都没读多少书。

诗句译文

燃烧竹帛的青烟散尽帝业也化而为虚,函谷关和黄河白白护卫着始皇帝所居。

焚书坑内的灰烬未冷山东已发生暴乱,灭亡秦国的刘邦和项羽原本并不读书。

作者章碣资料

章碣

章碣的诗词全集_章碣的诗集大全,章碣(836年-905年),字丽山,汉族,唐朝诗人。乾符三年(876年)进士及第。天佑二年(905年)去世。章碣首创变体诗。在律诗中,一变通常只需偶句押韵的格律,要求偶句、单句平仄声各自为韵。一时赶时髦者竞起效仿。章碣有《章碣集》一卷传世。章氏三代,皆以风雅著称,浙中一时传..... 查看详情>>

章碣古诗词作品: 《雨·低着烟花漠漠轻》 《寄友人·谢家山水属君家》 《曲江·日照香尘逐马蹄》 《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 《春别·掷下离觞指乱山》 《赠边将·千千铁骑拥尘红》 《城东即事》 《赠婺州苏员外》 《焚书坑

《焚书坑》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