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秧马·春云蒙蒙雨凄凄》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再和并答杨次公》 《见赠·诗人雕刻闲草木》 《中秋月寄子由·舒子在汶上》 《见其子·爱酒陶元亮》 《书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樗·自昔为神树》 《谢仲适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的相关诗句
-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 - 苏轼 - - 《》
-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 - 苏轼 - - 《》
-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 - 苏轼 - - 《》
-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 - 苏轼 - - 《》
-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 - 苏轼 - - 《》
-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 - 苏轼 - - 《》
-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 - 苏轼 - - 《》
-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 - 苏轼 - - 《》
-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 苏轼 - - 《》
-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 - 苏轼 - - 《》
苏轼的名句
-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 - - 苏轼 - -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 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 - - 苏轼 - - 《南乡子·怅望送春怀》
-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 - 苏轼 - -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 - - 苏轼 - - 《临江仙·赠王友道》
-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 - 苏轼 - - 《沁园春·孤馆灯青》
- 大朴初散失浑沌,六凿相攘更胜败 - - 苏轼 - - 《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
-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 - - 苏轼 - - 《临江仙·风水洞作》
-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 - 苏轼 - - 《》
-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 - 苏轼 - - 《阳关曲·中秋月》
-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 - 苏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