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
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熙宁六年,七月不雨,明年夏六月乃雨,淫潦继作,桥遂大坏。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水岁为桥害,请为石桥,以纾其役。距城之东十五里,有废河败堰焉,其弃石铁可取以为用。”府用其言,以告转运使,得钱二十七万,以具工廪之费。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三跌二门,安如丘陵,惊流循道,不复为虐。
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而劝相之。知历城施君实具其材,兵马都监张君用晦实董其事。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则桥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旧而止。又明年,水复至,桥遂无患。
从事苏辙言曰:桥之役虽小也,然异时郡县之役,其利与民共者,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故其功易成;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官不能尽办,郡县欲有所建,其功比旧实难。非李公之老于为政与二君之敏于临事,桥将不就。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遂为之记。
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而劝相之。知历城施君实具其材,兵马都监张君用晦实董其事。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则桥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旧而止。又明年,水复至,桥遂无患。
从事苏辙言曰:桥之役虽小也,然异时郡县之役,其利与民共者,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故其功易成;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官不能尽办,郡县欲有所建,其功比旧实难。非李公之老于为政与二君之敏于临事,桥将不就。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遂为之记。
作者苏辙资料

苏辙的诗词全集_苏辙的诗集大全,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 查看详情>>
苏辙古诗词作品: 《除日·屠苏末後不辞饮》 《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从事邵光》 《勉子瞻失干子》 《和子瞻铁柱杖》 《雨病·晴送麦入仓》 《三绝·当年五月访庐山》 《三绝·酒压郫筒忆旧酤》 《病愈·病退日身轻》 《挽词·济南风物在西湖》 《蚕麦·疏慵自分人嫌我》
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的相关诗句
- 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 - - 苏辙 - - 《》
- 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 - - 苏辙 - - 《》
苏辙的名句
-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 - 苏辙 - - 《》
- 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 - - 苏辙 - - 《》
- 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 - - 苏辙 - - 《》
-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 - 苏辙 - - 《》
- 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 - - 苏辙 - - 《》
-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 - 苏辙 - - 《》
- 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 - 苏辙 - - 《》
-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 - 苏辙 - -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 - 苏辙 - - 《》
- 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 - - 苏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