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的诗词全集

刘言史,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
刘言史的诗词全集: 《赠成炼师·等闲何处得灵方》 《赠成炼师·曾随阿母汉宫斋》 《赠成炼师·黄昏骑得下天龙》 《乐府杂词·不耐檐前红槿枝》 《乐府杂词·蝉鬓红冠粉黛轻》
刘言史的诗词全集
- 1. 古诗《赠成炼师·等闲何处得灵方》 - - 刘言史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 2. 古诗《赠成炼师·曾随阿母汉宫斋》 - - 刘言史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輧列玉阶。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
- 3. 古诗《赠成炼师·黄昏骑得下天龙》 - - 刘言史 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
- 4. 古诗《乐府杂词·不耐檐前红槿枝》 - - 刘言史 不耐檐前红槿枝,薄妆春寝觉仍迟。梦中无限风流事,夫婿多情亦未知。
- 5. 古诗《乐府杂词·蝉鬓红冠粉黛轻》 - - 刘言史 蝉鬓红冠粉黛轻,云和新教羽衣成。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 6. 古诗《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 - 刘言史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坠履忘情后,寒灰更湿时。委栏芳蕙晚,凭几雪髫垂。明日秋关外,单车风雨随。
- 7. 古诗《林中独醒》 - - 刘言史 晚来林沼静,独坐间瓢尊。向己非前迹,齐心欲不言。微凉生乱筱,轻馥起孤萱。未得浑无事,瓜田草正繁。
- 8. 古诗《北原情·洛阳城北山》 - - 刘言史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卜地起孤坟,全家送葬去。归来却
- 9. 古诗《北原情·错莫天色愁》 - - 刘言史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营营日
- 10. 古诗《玉京词·绝景寥寥日更迟》 - - 刘言史 绝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
- 11. 古诗《葛巾歌·一片白葛巾》 - - 刘言史 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篱边折枯蒿,聊用簪华发。有时醉倒长松侧,酒醒不见心还忆。谷鸟衔将却趁来,野风吹去还寻得。十年紫竹溪南住,迹同玄豹依深雾。草堂窗底漉春醅,山寺门前逢暮
- 12. 古诗《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 - - 刘言史 故人丹旐出南威,少妇随丧哭渐归。遥想北原新垄上,日寒光浅水松稀。
- 13. 古诗《代胡僧留别》 - - 刘言史 此地缘疏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定知不彻南天竺,死在条支阴碛中。
- 14. 古诗《惜花·年少共怜含露色》 - - 刘言史 年少共怜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尘红。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时不厌风。
- 15. 古诗《弼公院问病》 - - 刘言史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 16. 古诗《席上赠李尹》 - - 刘言史 伛偻山夫发似丝,松间石上坐多时。瓢饮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为。
- 17. 古诗《嘉兴社日》 - - 刘言史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今年社日分余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 18. 古诗《偶题·金榜荣名俱失尽》 - - 刘言史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 19. 古诗《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 - 刘言史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孤帆瞥过荆州岸,认得瞿塘急浪声。
- 20. 古诗《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 - 刘言史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 21. 古诗《夜入简子古城》 - - 刘言史 远火荧荧聚寒鬼,绿焰欲销还复起。夜深风雪古城空,行客衣襟汗如水。
- 22. 古诗《僧檐前独竹咏》 - - 刘言史 乱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虚引。欲以袈裟拂着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 23. 古诗《桂江中题香顶台》 - - 刘言史 岧岧香积凌空翠,天上名花落幽地。老僧相对竟无言,山鸟却呼诸佛字。
- 24. 古诗《恸柳论·孀妻栖户仍无嗣》 - - 刘言史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裴回无处展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 25. 古诗《偶题·迟日新妆游冶娘》 - - 刘言史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掬水远湿岸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 26. 古诗《题王况故居》 - - 刘言史 入巷萧条起悲绪,儿女犹居旧贫处。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 27. 古诗《赠陈长史妓》 - - 刘言史 宝钿云和玉禁仙,深含媚靥袅朱弦。春风不怕君王恨,引出幽花落外边。
- 28. 古诗《寻花·游春未足春将度》 - - 刘言史 游春未足春将度,访紫寻红少在家。借问流莺与飞蝶,更知何处有幽花。
- 29. 古诗《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 - 刘言史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 30. 古诗《病中客散复言怀》 - - 刘言史 华发离披卧满头,暗虫衰草入乡愁。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
- 31. 古诗《处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 - - 刘言史 羌竹繁弦银烛红,月光初出柳城东。忽见隐侯裁一咏,还须书向郡楼中。
- 32. 古诗《奉酬·闰余春早景沉沉》 - - 刘言史 闰余春早景沉沉,禊饮风亭恣赏心。红袖青娥留永夕,汉阴宁肯羡山阴。
- 33. 古诗《赠成炼师四首其一》 - - 刘言史 花冠蕊帔色婵娟,一曲清箫凌紫烟。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
- 34. 古诗《山寺看海榴花》 - - 刘言史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焰递相燃。
- 35. 古诗《山寺看樱桃花题僧壁》 - - 刘言史 楚寺春风腊尽时,含桃先坼一千枝。老僧不语傍边坐,花发人来总不知。
- 36. 古诗《送僧归山》 - - 刘言史 楚俗翻花自送迎,密人来往岂知情。夜行独自寒山寺,雪径泠泠金锡声。
- 37. 古诗《伤清江上人》 - - 刘言史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此身岂得多时住,更着尘心起外愁。
- 38. 古诗《题源分竹亭》 - - 刘言史 绕屋扶疏千万竿,年年相诱独行看。日光不透烟常在,先校诸家一月寒。
- 39. 古诗《右军墨池》 - - 刘言史 永嘉人事尽归空,逸少遗居蔓草中。至今池水涵余墨,犹共诸泉色不同。
- 40. 古诗《病僧·竺国乡程算不回》 - - 刘言史 竺国乡程算不回,病中衣锡遍浮埃。如今汉地诸经本,自过流沙远背来。空林衰病卧多时,白发从成数寸丝。西行却过流沙日,枕上寥寥心独知。
- 41. 古诗《读故友于君集》 - - 刘言史 大底从头总是悲,就中偏怆筑城词。依然想得初成日,寄出秋山与我时。
- 42. 古诗《赠童尼·旧时艳质如明玉》 - - 刘言史 旧时艳质如明玉,今日空心是冷灰。料得襄王惆怅极,更无云雨到阳台。
- 43. 古诗《越井台望》 - - 刘言史 独立阳台望广州,更添羁客异乡愁。晚潮未至早潮落,井邑暂依沙上头。
- 44. 古诗《牧马泉·平沙漫漫马悠悠》 - - 刘言史 平沙漫漫马悠悠,弓箭闲抛郊水头。鼠毛衣里取羌笛,吹向秋天眉眼愁。
- 45. 古诗《岁暮题杨录事江亭》 - - 刘言史 垂丝蜀客涕濡衣,岁尽长沙未得归。肠断锦帆风日好,可怜桐鸟出花飞。
- 46. 古诗《乐府杂词三首其一》 - - 刘言史 紫禁梨花飞雪毛,春风丝管翠楼高。城里万家闻不见,君王试舞郑樱桃。
- 47. 古诗《看山木瓜花二首》 - - 刘言史 裛露凝氛紫艳新,千般婉娜不胜春。年年此树花开日,出尽丹阳郭里人。柔枝湿艳亚朱栏,暂作庭芳便欲残。深藏数片将归去,红缕金针绣取看。
- 48. 古诗《立秋·兹晨戒流火》 - - 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 49. 古诗《别落花·风艳霏霏去》 - - 刘言史 风艳霏霏去,羁人处处游。明年纵相见,不在此枝头。
- 50. 古诗《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 - - 刘言史 南越逢初伏,东林度一朝。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竹簟移先洒,蒲葵破复摇。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饶。裛汗絺如濯,亲床枕并烧。坠枝伤翠羽,萎叶惜红蕉。且困流金炽,难成独酌谣。望霖窥
刘言史的诗词名句大全
- 偶随下山云,荏苒失故程。渐入机险中,危思难太行 - - - 刘言史 - - - 《初下东周赠孟郊》
- 委栏芳蕙晚,凭几雪髫垂。明日秋关外,单车风雨随 - - - 刘言史 - - -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 信陵门馆下,多病有归思。坠履忘情后,寒灰更湿时 - - - 刘言史 - - - 《江陵客舍留别樊尚书》
- 微凉生乱筱,轻馥起孤萱。未得浑无事,瓜田草正繁 - - - 刘言史 - - - 《林中独醒》
- 晚来林沼静,独坐间瓢尊。向己非前迹,齐心欲不言 - - - 刘言史 - - - 《林中独醒》
- 叠叠葬相续,土干草已绿。列纸泻壶浆,空向春云哭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洛阳城北山》
- 卜地起孤坟,全家送葬去。归来却到时,不复重知处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洛阳城北山》
- 城中人不绝,哀挽相次行。莫非北邙后,重向洛城生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洛阳城北山》
- 近来送葬人,亦去闻归声。岂能车轮疾,渐是墓侵城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洛阳城北山》
- 洛阳城北山,古今葬冥客。聚骨朽成泥,此山土多白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洛阳城北山》
- 寂寥孤隧头,草绿棠梨春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错莫天色愁》
- 生人更多苦,入户事盈身。营营日易深,却到不得频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错莫天色愁》
- 米雪晚霏微,墓成悄无人。乌鸢下空地,烟火残荒榛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错莫天色愁》
- 铭旌下官道,葬舆去辚辚。萧条黄蒿中,奠酒花翠新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错莫天色愁》
- 错莫天色愁,挽歌出重闉。谁家白网车,送客入幽尘 - - - 刘言史 - - - 《北原情·错莫天色愁》
- 有时醉倒长松侧,酒醒不见心还忆 - - - 刘言史 - - - 《葛巾歌·一片白葛巾》
- 一片白葛巾,潜夫自能结。篱边折枯蒿,聊用簪华发 - - - 刘言史 - - - 《葛巾歌·一片白葛巾》
- 未知樵客终何得,归后无家是看棋 - - - 刘言史 - - - 《玉京词·绝景寥寥日更迟》
- 绝景寥寥日更迟,人间甲子不同时 - - - 刘言史 - - - 《玉京词·绝景寥寥日更迟》
- 遥想北原新垄上,日寒光浅水松稀 - - - 刘言史 - - - 《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
- 故人丹旐出南威,少妇随丧哭渐归 - - - 刘言史 - - - 《桂江逢王使君旅榇归》
- 定知不彻南天竺,死在条支阴碛中 - - - 刘言史 - - - 《代胡僧留别》
- 此地缘疏语未通,归时老病去无穷 - - - 刘言史 - - - 《代胡僧留别》
- 如何遂得心中事,每要花时不厌风 - - - 刘言史 - - - 《惜花·年少共怜含露色》
- 年少共怜含露色,老人偏惜委尘红 - - - 刘言史 - - - 《惜花·年少共怜含露色》
- 欲令居士身无病,直待众生苦尽时 - - - 刘言史 - - - 《弼公院问病》
- 一头细发两分丝,卧见芭蕉白露滋 - - - 刘言史 - - - 《弼公院问病》
- 瓢饮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为 - - - 刘言史 - - - 《席上赠李尹》
- 伛偻山夫发似丝,松间石上坐多时 - - - 刘言史 - - - 《席上赠李尹》
- 今年社日分余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 - - 刘言史 - - - 《嘉兴社日》
-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 - - - 刘言史 - - - 《嘉兴社日》
-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 - - 刘言史 - - - 《偶题·金榜荣名俱失尽》
-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 - - 刘言史 - - - 《偶题·金榜荣名俱失尽》
-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 - - 刘言史 - - - 《偶题·金榜荣名俱失尽》
-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 - - 刘言史 - - - 《偶题·金榜荣名俱失尽》
- 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 - - 刘言史 - - -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 孤帆瞥过荆州岸,认得瞿塘急浪声 - - - 刘言史 - - -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 - - 刘言史 - - -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 闲逐维私向武城,北风青雀片时行 - - - 刘言史 - - - 《送人随姊夫任云安令》
- 欲以袈裟拂着来,一边碧玉无轻粉 - - - 刘言史 - - - 《僧檐前独竹咏》
- 乱石田中寄孤本,亭亭不住凌虚引 - - - 刘言史 - - - 《僧檐前独竹咏》
- 老僧相对竟无言,山鸟却呼诸佛字 - - - 刘言史 - - - 《桂江中题香顶台》
- 岧岧香积凌空翠,天上名花落幽地 - - - 刘言史 - - - 《桂江中题香顶台》
- 夜深风雪古城空,行客衣襟汗如水 - - - 刘言史 - - - 《夜入简子古城》
- 远火荧荧聚寒鬼,绿焰欲销还复起 - - - 刘言史 - - - 《夜入简子古城》
- 裴回无处展哀情,惟有衣襟知下泪 - - - 刘言史 - - - 《恸柳论·孀妻栖户仍无嗣》
- 孀妻栖户仍无嗣,欲访孤坟谁引至 - - - 刘言史 - - - 《恸柳论·孀妻栖户仍无嗣》
- 掬水远湿岸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 - - 刘言史 - - - 《偶题·迟日新妆游冶娘》
-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 - - - 刘言史 - - - 《偶题·迟日新妆游冶娘》
- 尘满空床屋见天,独作驴鸣一声去 - - - 刘言史 - - - 《题王况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