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宋史 > 450章 > 苏洵传

宋史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卷帙浩繁,共两千多人的列传,比《旧唐书》列传多出一倍,《周三臣传》将韩通、李筠、李重进同列,横跨五代至宋初,弥补过去新旧五代史之不足。

宋史章节目录:《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350章》 《400章》 《450章》 《500章

苏洵传

书籍:宋史章节:450章更新时间:2017-02-20

苏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但在参加进士及特殊才学的考测中,都没有如愿以偿,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苦读诗书,终于精通六经及百家之说,达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地。至和、嘉。。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将他们父子三人所做的二十二篇文章上呈给朝廷,朝廷将这些文章刊印出来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阅,一时间,学者们写文章都仿效苏氏文风。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因其文章太多,不可能一一抄录,现将其《心术》、《远虑》二篇文章摘抄于此。

《心术篇》说:

做将帅之道,应当首先正心。即使泰山倾覆于眼前也不变脸色,麋鹿出现在身旁也不眨眼睛。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镇定自若地对付敌人。对于士兵要使之有正义感,没有正义感的士兵,即使以利相诱惑恐怕也不好指挥。只有正义之气可以激励士兵,也只有士兵的正义之气被激发出来之后,才可以跟随将领打好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凡要进行一场战争,必须做到战争之前注意养财,搞好物质准备工作;即将开战的时候要注意养力;战争开始后要注意养气;战争胜利之后,要注意养心。具体说来,所谓养财,就是要谨慎地燃起报警的烽烟,注意派士兵侦察摸清敌人的底细,使老百姓无所害怕,无所惊慌,从而安心种田,发展生产,准备财力;所谓养力,就是要丰厚犒赏士兵,使之养精蓄锐,无精神负担;所谓养气,就是要使士兵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所谓养心,就是用人不尽其所为,以保其有一个正常的心理态势。总之,要让士兵蓄有怒气,怀有欲望,并且不让这种怒气发泄干净,不让这种欲望得到完全满足。因为有怒气就会有勇气,怒气不尽则勇气不尽。有欲望就会有贪念,欲望不尽则贪念不止。这样一来,即使天下统一了,士兵也不会厌恶战争,这就是为什么黄帝发动七十场战争而士兵始终毫不懈怠的原因所在。

将帅要有智谋和威严,士兵就不要太聪明了,使之愚钝一些为好。因为将帅有智谋就可使士兵感到不可捉摸,深不可测;有威严就使士兵不敢违抗命令;士兵愚钝,就会老老实实地听命于将帅,就会效忠将帅而不怕死。大凡调兵遣将,必须做到知敌之主,知敌之将,然后可以冒险发奇兵。三国时,魏将邓艾越过悬崖峭壁突然攻击蜀军,如果不是蜀主刘禅的无能,则邓艾的百万之师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击破。邓艾之所以敢这样出奇兵,就是因为他了解刘禅的无能。所以说,古之贤将不仅能以自己的士兵向敌人挑战,而且能通过对其将帅情况的分析试探而摸清敌军的底细,这样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了。

作为主帅,应该是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所谓知理即是知道战争的意义和目的,只有这样,主帅才能不屈不挠;所谓知势即是知道战争的形势,只有这样,主帅才能胸有成竹,不至于沮丧;所谓知节即是知道掌握战争的节奏及用兵的节度,只有这样,主帅才能伸缩进退自如。主帅应不为小利所动心,不为小患而不安,因为小利小患足以玷辱我军的技艺与本领。要把心思用在处理大利大患方面。只有深怀技艺与本领而又自爱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所以说,一忍可以应付百勇,一静可以制服百动。

军队总有长处和短处,这在敌我双方都是一样的道理,试问:“我之所长,我拿出来运用,敌人当然不敢与我较量;而我之所短,我收起来不用,敌人也会硬与我争斗,怎么办呢?”答曰:“虽然我有所短,但我如果表现出顽强抗暴的精神,敌人就会怀疑而退却。而对于我之所长,应悄然加以掩蔽,敌人就会因轻视而陷入我之圈套中。此长短之术也。

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而有所依恃。士兵无所顾忌才会不怕一死,有所依恃才会对战争充满信心。比如说,如果我们手中拿着短短的一截棒棰,遇到凶猛的老虎时,大家都会呼喊着一起围攻老虎,而如果我们空手无依恃时,即使遇上小小的壁虎也会畏而却步,此乃人之常情,知此者方可为将。即使穿内衣睡觉,但只要你以手按剑,取时刻警惕的态势,则强者也不敢逼近你;相反,即便你穿甲戴盔地靠在武器上入眠而不警惕,那么孩童也可举弓将你射杀。所以说善于用兵的人要始终保持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只有这样,你才能显示出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

《远虑篇》说:

作为一个圣人,他应该懂得经略之策,精通权术之道,深悟心机之要。拥有黎民,拥有群臣并拥有腹心之臣。经略之策,可让天下黎民人人知晓,权术之道,不可让黎民知道但可让群臣知道,而对于心中之机要,则只能让个别心腹之臣知道。如果圣人不懂运用权力,就不可能办好国家的事务;如果圣人没有心机,就不可能成就万世之功业。这些道理都是不便让天下之民知道的。心机既然不可外泄于群臣,那么皇帝与谁商议定夺呢?显然是心腹之臣,所以说,心腹之臣对于皇帝来说不可一日没有。后世认为夏、商、周三代以仁义夺取天下,以礼乐守护天下,不免盲目得出“圣人无机”的结论,但是我仍然认为,圣人如果无心机,是不能夺天下与守天下的,只不过三代圣人之心机不如后世圣人心机之诡诈,所以后世之人往往不易轻易发觉。

有心机,必须要有心腹之臣,禹有益,汤有伊尹,武王有太公望,这三个心腹之臣都能闻天下之所不闻,知群臣之所不知。所以说,禹、汤、武王之心机与三个心腹之臣相应和才成就了万世之功业。三代以下的齐桓公、晋文公分别有管仲和狐偃为之谋划;此外,吴王阖闾拥有伍子胥,越王勾践拥有范蠡、文种。刘邦在夺天下与守天下的过程中,先后任用过韩信、黥布、彭越、曹参、樊哙、滕公、灌婴、郦生、陆贾、枞公等,然而只让心腹之臣留侯与赞阝侯二人参与奇机密谋。唐太宗的臣子多奇才,然而委之深、任之重者也不过是房玄龄和杜建德二人。君子为善之心与小人为恶之心都是一种必然的存在。君子有心机可以成就善业,小人有心机可以造就恶业。如果有心机,即使是恶业也可达成;如果无心机,虽然是善业恐怕也难以完成。所以说心腹之臣不可一日没有。司马氏可以说是魏之叛臣贼子,然而他有贾充之徒作为自己的心腹之臣,竟也达成恶业。反观陈胜、吴广,他们可称得上是秦时的英雄,但最终为什么没有成就大业呢?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心腹之臣没有心机,即使有心机也外泄了。无心机与有心机而外泄,就好比虎豹想吃人而不知道设陷阱,或者是设了陷阱而不知道做好伪装一样。

有人会说:“所谓心机,只有创业之君才借助于它,作为守成之世,君子有什么必要把事情搞得那么神秘,有什么必要信用心腹之臣呢?”这真是一种可悲可叹的论调,试问,我们现今的守成之世能与太古之世相比吗?不能,这就说明心机不可不用。况且天下之变常陷伏于所谓太平盛世,就像田文所说:“子少国危,大臣未附。”这种景况没有心腹之臣难道不叫人寒心吗?过去,汉高祖临终前天下本已安定,然而刘邦仍嘱咐周勃辅佐孝惠帝、孝文帝。汉武帝临终前,天下本已大治,但他也吩咐霍光做孝昭帝和孝宣帝的心腹之臣。纵然天下有泰山不倒之稳势,圣人也常有累卵之忧心。由此可看出,守成之世,圣人不可不要心腹之臣。

左传》说“:百官总己以听于宰相。”宰相如果不是腹心之臣,天子怎能把天下大事委托给他管理,而且三年不对他产生怀疑呢?《左传》还说:“五载一巡狩。”如果天子无心腹之臣,在他五年一度的例行出巡时,怎能放心抛开千里之外的京城。又要谁来为他守护京城呢?现在一家中必有宗老,一介寒士必有密友,借以开启心胸,接济缓急。为什么作为天子就不该有腹心之臣呢?近世的一些君王威然高高在上,而使宰相渺然听命于下。君臣之间界线分明,上下之间没有沟通。臣视君仿佛有天上的星星那么遥远而不得亲近,君主也像在天上俯视臣子,泊然无抚爱之心。这就容易造成这样一种状况:国家有忧,臣子不以为忧;君主有忧,臣子不感到屈辱;君主受到污辱,臣子不去为君主而死。另外,近世君主用人没有自己的尺度,有一个人说某人好就马上任用他,而有一个人说某人不好就马上割舍他。在这种氛围下,作为宰相,他避嫌畏讥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专心以国事为忧呢?外降无常,信疑不定,使宰相视宰相之府如传舍。百官泛泛于下而天子高高在上,一旦有紧急之忧,君臣莫不颠沛流离甚至遭杀身之祸。所以我认为,圣人之任用心腹之臣,要尊之如父师,爱之如兄弟,相互之间无猜疑和禁忌,同起居寝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夸奖他我是这样,百人诋毁他我也是这样,仍使他有高贵的爵位,有优厚的俸禄,有十足的权力,然后与他共同商议国家机密大事,共同考虑应付天下之事变。

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文章后十分赞赏,并将此文章奏报到朝廷,苏洵因此被召试舍人院,但他以有病为由没有到任。于是又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当时正赶上太常修撰建隆以来的礼书,故以苏洵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一起用修礼书,并撰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可惜书成之后,刚刚上奏而没有得到回音,苏询就去世了。皇帝特意赐绸、银二百给他家里,但其子苏轼辞退了所赐之钱,只求赠官,因此皇帝特赠苏洵为光禄寺丞,并敕令有关部门用船将苏洵的遗体运回四川。苏洵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苏洵传相关文章

  • 翟进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翟进字先之,河南伊阳人。因捉捕强盗的功劳补下班殿侍,累官充任京西......
  • 张珏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张珏字君玉,陇西凤州人。十八岁时,在钓鱼山从军,以战功累官中军都统......
  • 陆秀夫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还在他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
  • 张世杰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张世杰,范阳人。少时随从张柔戍守杞州,有犯法的行为,于是奔逃到宋州......
  • 姜才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姜才,濠州人。相貌矮小强悍。小时候被掠到河朔,逐渐长大逃了回来,隶......
  • 尹艷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尹艷传字耕叟,潭州长沙人。性情刚直端重严肃,开始在郡学,士人朋友都......
  • 李芾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李芾字叔章,他的祖先是广平人,中间迁居汴京。高祖父李升进士起家,任......
  • 范天顺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范天顺,是荆湖都统。襄阳被围,天顺白天晚上守战尤其卖力。等吕文焕......
  • 张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张贵已经抵达襄阳,襄阳主帅吕文焕极力挽留他共同守御。张贵依仗他......
  • 张顺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张顺,是民兵部将。襄阳被围困五年,宋朝探知襄阳西北一条河叫清泥河......
  • 滕茂实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吴安国字镇柳,处州人。他是太学进士,累官升任考功郎官。以太常少卿......
  • 吴安国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吴安国字镇柳,处州人。他是太学进士,累官升任考功郎官。以太常少卿......
  • 崔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崔纵字元矩,抚州临川人。登政和五年(1115)进士第。历任确山县主簿......
  • 王忠植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王忠植,太行山义士。绍兴九年(1139),攻取石州等十一郡,被授为武功大......
  • 赵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果敢英勇附属军籍。靖康初,金人大举侵入,盗贼......
  • 李彦仙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李彦仙字少严,初名孝忠,宁州彭原人,迁到巩州。心有大志,所结交的都是......
  • 曾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曾古心字仲常,是中书舍人曾巩的孙子。曾古心补太学内舍生,因父亲任......
  • 杨邦艱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杨邦艱字。。稷,吉州吉水人。博通古今,以上舍资格登进士第,遭逢时事......
  • 向子韶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向子韶字和卿,开封人,是神宗向皇后的曾从侄。他十五岁进入太学,登元......
  • 李涓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李涓字浩然,是驸马都尉李遵勖的曾孙。以荫补任殿直,被中书省召见考......
  • 杨震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杨震字子发,代州崞县人。因射箭骑马超群被任为安边巡检。河东军队......
  • 李若水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州曲周人,原名若冰。他以上舍生登第,调任元城县尉......
  • 康保裔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父志忠,后唐长兴年中,征讨王都时因战斗死亡。......
  • 熊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熊克字子复,建宁建阳人,是御史大夫熊博的后代。熊克出生时,曾有翠鸟......
  • 汪藻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年即非常聪明,与众不同,后进入太学,又考中......
  • 陈与义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陈与义字去非,祖籍在京兆,从其曾祖父陈希亮始,其家迁至洛阳,所以,陈与......
  • 周邦彦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周邦彦字美成,钱塘人。其言行粗疏,少有检束,故不为州里推重,但他有好......
  • 米芾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米芾字元章,吴人。因其母亲侍奉过宣仁后藩邸旧恩,补为氵含光尉,先后......
  • 李格非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他幼时,非常清秀聪明机灵。当时官府正以诗赋......
  • 刘恕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从小聪颖悟性高,读书一遍即能背诵出来。八岁时......
  • 陈师道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陈师道字履常,又字无己,彭城人。他少年时期即勤奋好学,苦练意志,十六......
  • 张耒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幼时即显得聪颖奇异,十三岁便能写作文章,十......
  • 秦观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少时豪放俊秀,慷慨之情溢于文词之......
  • 晁补之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人,太子少傅晁迥的五世孙,晁宗悫的曾孙。晁补......
  • 黄庭坚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
  • 文同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文同字与可,梓州梓潼人,是汉代文翁的后裔,四川人仍以“石室&rd......
  • 苏洵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苏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但在参加......
  • 梅尧臣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梅尧臣字圣俞,宋宣州宣城人。是侍读学士梅询的侄子,在诗作方面造诣......
  • 苏舜钦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苏舜钦字子美,是参知政事苏易简的孙子。他的父亲叫苏耆,很有些才名......
  • 石延年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石延年字曼卿,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后晋把幽州送给契丹,他的祖父就率......
  • 穆修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穆修字伯长,郓州人。幼年即爱好读书,但不死背章句。宋真宗东封泰山......
  • 柳开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他的父亲柳承翰,在宋太祖乾德初年(963)任监察......
  • 梁周翰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梁周翰字元褒,郑州管城人。其父梁彦温,曾为廷州马步军都校。梁周翰......
  • 宋白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宋白字太素,河北大名人,十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善做文章了。他常游历于......
  • 黄震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黄震字东发,庆元府慈溪人。于宝。。四年(1256)考中进士,调任吴县县......
  • 王应麟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王应麟字伯厚,庆元府人。九岁就通晓《六经》,宋理宗淳。。元年(124......
  • 李心传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李心传字微之,宗正寺簿李舜臣的儿子。庆元元年(1195)举荐于乡,既落......
  • 徐梦莘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徐梦莘字商老,临江人。幼时聪慧,嗜好经史,下至稗官小说,皆能过目成诵......
  • 魏了翁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数岁即从诸兄入学,俨然像成年人。稍微大......
  • 真德秀传》原文翻译 - - 《宋史》450章 - - 真德秀字景元,后来改景元为希元,是建州浦城人。他四岁的时候开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