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菜部 >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菜部更新时间:2017-02-20

生姜

释名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

1、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2、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3、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

4、胸胁满痛(心胸、胁下,硬痛胀满)。用闰姜一斤,捣渣留汁,把渣炒热,包布中熨痛处。渣冷则加汁再次炒热,继续推熨。

5、大便不通。把生姜削成二寸左右的小条,涂盐插入肛门内即可通便。

6、湿热发黄。肜生姜随时擦身,加茵陈蒿擦,更好。

7、满口烂疮。用生姜自然汁频频漱吐。或用生姜研末搽疮亦可。

8、牙齿疼痛。用老生姜瓦焙,加枯矾末擦痛处。

9、中药毒。用生姜汁可解。

10、刀斧伤。用生姜嚼烂敷伤处。

11、闪扭手足。用生姜、葱白捣烂后和面炒热敷患处。

12、跌打损伤。用姜汁和酒调生面敷贴。

13、腋下狐臭。用姜汁涂搽,可断根。

14、赤白癜风。用生姜频擦。

15、两耳冻疮。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涂搽。

16、诸毒痔漏,久不结痂。用生姜连皮切成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敷患处。

干姜

释名白姜。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

1、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2、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有效。

3、水泻。用干姜(炮)研为末,稀饭送服二钱即愈。

4、血痢。用士姜烧存性,放冷,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极效。

5、脾寒疟疾。用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又方:干姜炒黑为末临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三钱。

6、咳嗽上气。用干姜(炮)、皂荚(炮,去皮、子及有蛀部分)、桂心(紫色,去皮),一起捣烂,筛过,取等分,加炼蜜同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水送下。咳嗽发时即服,一天服三至五次。禁食葱

面油腥。有特效。

7、吐血不止。用干姜为末,童便调服。

8、赤眼涩痛。用白姜末,水调贴足心。

9、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10、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为末,醋调敷痈四周,留头。

11、瘰疬不收。用干姜为末,加姜汁调成糊,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放药。追脓尽生肉合口,即可停药。如仍不俣,加葱白汁调大黄涂搽好愈。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