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菜部 > 皂荚蕈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皂荚蕈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菜部更新时间:2017-02-20

皂荚蕈

释名辛、有毒。

气味

主治

1、肠风泻血。用皂荚蕈瓦上焙为末。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2、肿毒初起。用皂荚蕈磨醋涂搽。

香蕈

释名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治风破血。亦治小便失禁。

蘑菰蕈

释名肉蕈。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主治益肠胃,化痰理气。

鸡菌

释名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益胃清神,治痔。

土菌

释名杜蕈、地蕈、菇子、地鸡、獐头。

气味甘、寒、有毒。

主治

烧灰,敷疮疥。

地耳

释名地踏菇。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明目益气,补肾。

石耳

释名灵芝。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

1、泻血脱肛。有石耳五两(炒)、白枯矾一两、密陀僧半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2、明目益精。久服益色。

皂荚蕈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