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
知人之明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这个地方为“宰”——首长。回来看老师,孔子问他在地方上得到人才没有?讲到这句话要注意,从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后辈的培养。尤其在汉唐,对地方的人才,都经过慎重的选拔,并且视选才为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子游这个学生来看他,孔子的第一句话,就问他在地方上发掘到人才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人才。所以孔子第一句话就问这个问题。子游说:“有个澹台灭明。”号子羽,比孔子少三十九岁,相貌很难看。中国人常用孔子一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是指此公的故事。在这以前他曾见过孔子,我们这位老夫子,这天不知道什么事情心情不好,看见这个年轻人怪难看的样子,并不太注意他,这位年轻人没有好久就走了。不过他还是愿意做孔子的学生,学问非常好,后来成为不得了的人物。历史上记载: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们名动诸侯。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欢迎他。而且他还带有点英豪侠气。子游在武城发现了,又介绍给孔子。所以孔子后来感叹“人不可以貌相”,以外形去判定一个人才,往往会有失误。孔子自己承认错了。错了就错了,孔子非常勇于认错。
子游向孔子报告,找到了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才。此人“行不由径”——这句话照古人的解释,是说走路绝不走小路。如比之现在的情况,不走小路,难道走大马路?不被汽车压死才怪——子游又说他从来没有到我房子讲过私话。对于汉代以来“行不由径”解释为“不走小路”的说法,(朱注:径,路之小而捷者。)我不同意。古时候“径者道也”,并没有说必是小路,人光走大路,不走捷径是笨蛋。难道是瞎子,小路不敢走,怕跌倒?那么什么叫“行不由径”呢?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澹台灭明后来带了弟子,在南方一带,游说诸侯,名动公卿。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对他重视。这个人有江湖豪气,“行不由径”是说他行事从表面看来,有时不依常规,不循常道,有点满不在乎的味道,有如子贡那个“达”字的道理一样。因为他“行不由径”,所以孔子对他也看走了眼。言偃在这里讲他“行不由径”,表面看来有违常规,但是他又发现澹台灭明还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很讲义气,绝对无私,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到子游的房里来。因此,我认为“行不由径”四字,当作此解。但我这个说法,也是“行不由径”的。此举实在并非故意,因为发现这里面有些混淆不清,只好套用孟子一句话:“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子游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这个地方为“宰”——首长。回来看老师,孔子问他在地方上得到人才没有?讲到这句话要注意,从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后辈的培养。尤其在汉唐,对地方的人才,都经过慎重的选拔,并且视选才为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子游这个学生来看他,孔子的第一句话,就问他在地方上发掘到人才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人才。所以孔子第一句话就问这个问题。子游说:“有个澹台灭明。”号子羽,比孔子少三十九岁,相貌很难看。中国人常用孔子一句话,“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是指此公的故事。在这以前他曾见过孔子,我们这位老夫子,这天不知道什么事情心情不好,看见这个年轻人怪难看的样子,并不太注意他,这位年轻人没有好久就走了。不过他还是愿意做孔子的学生,学问非常好,后来成为不得了的人物。历史上记载: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们名动诸侯。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欢迎他。而且他还带有点英豪侠气。子游在武城发现了,又介绍给孔子。所以孔子后来感叹“人不可以貌相”,以外形去判定一个人才,往往会有失误。孔子自己承认错了。错了就错了,孔子非常勇于认错。
子游向孔子报告,找到了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才。此人“行不由径”——这句话照古人的解释,是说走路绝不走小路。如比之现在的情况,不走小路,难道走大马路?不被汽车压死才怪——子游又说他从来没有到我房子讲过私话。对于汉代以来“行不由径”解释为“不走小路”的说法,(朱注:径,路之小而捷者。)我不同意。古时候“径者道也”,并没有说必是小路,人光走大路,不走捷径是笨蛋。难道是瞎子,小路不敢走,怕跌倒?那么什么叫“行不由径”呢?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澹台灭明后来带了弟子,在南方一带,游说诸侯,名动公卿。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对他重视。这个人有江湖豪气,“行不由径”是说他行事从表面看来,有时不依常规,不循常道,有点满不在乎的味道,有如子贡那个“达”字的道理一样。因为他“行不由径”,所以孔子对他也看走了眼。言偃在这里讲他“行不由径”,表面看来有违常规,但是他又发现澹台灭明还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很讲义气,绝对无私,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到子游的房里来。因此,我认为“行不由径”四字,当作此解。但我这个说法,也是“行不由径”的。此举实在并非故意,因为发现这里面有些混淆不清,只好套用孟子一句话:“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上一篇:功成身退
下一篇:学问的鸿沟
知人之明相关文章
- 《此事古难全》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下面等于为本篇作结论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
- 《冲冠一“路”为红颜》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到这里引出一件事来了。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
- 《君子可欺以其方》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正当孔子感叹,旁边有个学生提出了问题。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ldq......
- 《变了形的文化样品》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下面两节,孔子感慨起当时的文化问题了。看起来是两节闲文,毫不相干......
- 《不在山水之间》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什么是真正的爱心?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
- 《政治与宗教》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
- 《我误聪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上面的话,都是孔子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话一......
- 《楼下黄金楼上人》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说到这里,孔子又转了另一个道理,他认为要把学问作好,不是一件痛苦的......
- 《还是老虎可爱》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有一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很小的孤儿,才两三岁就带到山上。关着门不......
- 《人性的基本问题》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关于“文质彬彬”一节,再深入就要进入个人具体的修养,和......
- 《百无一用是书生》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
- 《圣人也有牢骚吗?》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接下来,说到孔子对于时代的感叹。我们经常批评人家发牢骚,其实,这也......
- 《功成身退》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这一篇上面都是讲学生的故事;下面是对当代一些人物的评论,说明待人......
- 《知人之明》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
- 《学问的鸿沟》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说到这里,峰回路转,又转出一个高峰。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 《不在愁中即病中》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我们在中国文学里,对于人生常有“贫病交加”的悲叹。现......
- 《李斯的老鼠哲学》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讲到吴起,顺便讲一段儒家末流支派的插曲。我们都知道孔子传道给曾......
- 《爵禄不能移——闵子骞》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上面说明了学问与从政的关系;下面则说到闵子骞不为费宰。季氏使闵......
- 《各有千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
- 《天生我才必有用》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由此又讲到对仲弓的直接教育。仲弓就是冉雍,本篇的主角,孔子最得意......
- 《周富济贫》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
- 《当皇帝的能受气》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我们讲两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的名宰相俾斯麦与国王威廉......
- 《闲置帝王才》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雍也 - - 这里就讲到一个人。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