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汪元量的诗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朝代:宋代 作者:汪元量 更新时间:2018-02-26

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

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捻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

作者汪元量资料

汪元量

汪元量的诗词全集_汪元量的诗集大全,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人。咸淳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 查看详情>>

汪元量古诗词作品: 《鲁港·博徒无计解其纷》 《居拟苏武·皎皎云间月》 《京口野望·傍岸人家插酒旗》 《旧內曲水池·锦沟引水入觞池》 《红叶·凤凰山上少人家》 《九月九日堂红叶》 《开平·冷霰撒行车》 《居拟苏武·棠棣本同根》 《湖州歌·一更船泊郓州城》 《庐山三叠泉·唐不过李仙

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传言玉女·钱塘元夕》创作背景_作者汪元量,其内容如下:《传言玉女·钱塘元夕》是南宋词人汪元量的词作。词从元宵节的今昔对比,从中寄托了对国家兴亡的伤感之情。 1235年,蒙古南侵。1275年,元军三路逼近临安。次年二月,宋朝投..

查看详情>>

古诗《传言玉女·钱塘元夕》鉴赏_作者汪元量,其内容如下:“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眼前依然一派繁华景象,但跟谁一起分享呢?元兵指日南下,大兵压境,人心惶惶,苦中作乐,苦何以堪?“月台”二句,描述在月光下,花丛中,台馆依..

查看详情>>

古诗《传言玉女·钱塘元夕》词语注释_作者汪元量,其内容如下:(1)豪华:指元宵节的繁华已逝喻指宋朝昔日的整个太平景象已荡然无存 (2) 东皇:指春神。 (3)弦索:指乐器上的弦,泛指弦乐器,这里即指琵琶。..

查看详情>>

汪元量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歌妓许冬冬携酒郊外小集》 - - 汪元量- - 益州歌妓许冬冬,客里相逢似燕鸿。醉拥蜀琴抽白雪,舞回班扇割西风。山炰野馔荒山里,浪蕊浮花古寺中。偶尔留连借余景,出门一笑夕阳红。
  • 2. 古诗《燕歌行·北风刮地愁云彤》 - - 汪元量- - 北风刮地愁云彤,草木烂死黄尘蒙。挝鞞伐鼓声咚咚,金鞍铁马摇玲珑。将军浩气吞长虹,幽并健儿胆力雄。战车轧轧驰先锋,甲戈相拨声摩空。雁行鱼贯弯角弓,披霜踏雪渡海东。斗血浸野吹
  • 3. 古诗《望江南·幽州九日》 - - 汪元量- -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 4. 古诗《感慈元殿事·翠华扶辇出彤庭》 - - 汪元量- - 翠华扶辇出彤庭,蜜炬星繁天未明。鵷鹭分行江上别,熊罴从驾雨中行。绿波淼淼浮三殿,紫禁沈沈断六更。惟有周遭山似洛,不堪回首泪纵横。
  • 5. 古诗《满江红·一个兰舟》 - - 汪元量- -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吹铁笛,鸣金谷。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秋水
  • 6. 古诗《锦江蜀先主庙》 - - 汪元量- - 国破人何在,宫名喜尚存。虽云蜀先主,犹是汉诸孙。吴魏不相下,关张岂少恩。崩年在三峡,遗恨满乾坤。
  • 7. 古诗《越州歌·昨梦吴山阆苑开》 - - 汪元量- - 昨梦吴山阆苑开,风吹仙乐下瑶台。翠围红阵知多少,半揭珠帘看驾来。
  • 8. 古诗《山东飞放·天子出猎山之东》 - - 汪元量- - 天子出猎山之东,臂鹰健卒豪且雄。我欲从之出云中,坐看万马如游龙。
  • 9. 古诗《西湖旧梦·溶溶漾漾碧粼粼》 - - 汪元量- - 溶溶漾漾碧粼粼,船去船来不碍人。日午中官传上旨,内家宣赐玉堂春。
  • 10. 古诗《南归对客·北行十三载》 - - 汪元量- - 北行十三载,痴懒身羁孤。勒马向天山,咄咄空踟蹰。穷阴六月内,白雪飞穹庐。冷气刺骨髓,寒风割肌肤。饥餐枣与栗,渴饮酪与酥。弃置勿复言,言之则成迂。前年走河北,荆榛郁丘墟。夜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