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张舜民的诗 >苏子瞻哀辞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子瞻哀辞

朝代:宋代 作者:张舜民 更新时间:2018-05-04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作者张舜民资料

张舜民

张舜民的诗词全集_张舜民的诗集大全,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佑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 查看详情>>

张舜民古诗词作品: 《济川堂·河流便当城》 《西宫致斋贻裴著作》 《桃李花·红白桃李花》 《燕山闻杜鹃》 《邻居张民师友孝斋》 《和陈宪车蜡梅》 《吊太白·采石山头秋月明》 《道中闻蛙声》 《跋百之诗画》 《八月十五日夜清溪舟次

苏子瞻哀辞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苏子瞻哀辞》创作背景_作者张舜民,其内容如下:《苏子瞻哀辞》是北宋文学家张舜民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首联以石存人亡衬托苏轼的不幸;中间两联就“石尚存”展开描写,明里状物,暗中赞友,极有情致;尾联承“..

查看详情>>

古诗《苏子瞻哀辞》赏析_作者张舜民,其内容如下:首联“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从人石俱贬写到石存人亡,一开头就具有强烈的感伤色彩。诗人从“石”入手,自然浑成。石存人亡的衬托,突现了苏轼的不幸。当年..

查看详情>>

古诗《苏子瞻哀辞》注释译文_作者张舜民,其内容如下:注释苏子瞻:即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石:指苏轼所收藏的一块墨石。人亡:指苏轼亡故。坚重质:指石质坚硬凝重。浪花痕:指墨石上的白色纹脉,如雪浪花留下..

查看详情>>

张舜民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三绝·奉常别后青衫窄》 - - 张舜民- - 奉常别后青衫窄,刺部归来白发多。眼看汤孙宜黍{左禾右余},愧无才力继猗那。
  • 2. 古诗《送人出城同过周少府赠行者》 - - 张舜民- - 欲解舟维岸,将行客倚栏。主人夸意厚,亲起具盘飧。溪柳低含雨,山桃重怯寒。何时浮小艇,同访橘洲滩。
  • 3. 古诗《梅花·绿梢红萼虽能画》 - - 张舜民- - 绿梢红萼虽能画,素艳清香不易吟。乱土无人逢驿使,江城有笛任君吹。
  • 4. 古诗《秋晚·谁把霜林染得红》 - - 张舜民- - 谁把霜林染得红,更栽绿竹与长松。家家白酒连宵醉,处处新禾彻夜舂。半落园林悬橘柚,低咽门巷映芙蓉。沙鸥性在终难狎,祇解沙头印脚踪。
  • 5. 古诗《书陈副省卷》 - - 张舜民- - 乃翁能继辋川吟,零落传家得至今。贫贱莫量陈孺子,与人千古作知音。
  • 6. 古诗《长干寺同刘宫苑浴》 - - 张舜民- -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无心类死灰。在处秋风吹鬓发,不堪更上雨花台。
  • 7. 古诗《题隔师松斋》 - - 张舜民- - 未解子荆流可枕,冷笑陶令琴无弦。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膠还自煎。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鮎鱼缘。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
  • 8. 古诗《题狠石·江北江南一道兵》 - - 张舜民- - 江北江南一道兵,匆匆据石各论情。功成与尔游沧海,此语当初是至诚。
  • 9. 古诗《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 - - 张舜民- - 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
  • 10. 古诗《吕子固小女哀辞》 - - 张舜民- - 伯道无儿可典刑,中郎有女最聪明。季拿却返商山葬,阿软空留洛下情。令祖六男皆磊落,名孙一女又凋零。茫茫此理终难问,忍听人间哭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