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纳兰性德资料
纳兰性德的诗词全集_纳兰性德的诗集大全,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之后又改回纳兰性德之名,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 查看详情>>
纳兰性德古诗词作品: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蝶恋花·露下庭柯蝉响歇》 《浣溪沙·五月江南麦已稀》 《眼儿媚·手写香台金字经》 《眼儿媚·林下闺房世罕俦》 《夜合花》 《浣溪沙·寄严荪友》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南乡子·秋暮村居》 《洛阳春·雪》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赏析_作者纳兰性德,其内容如下:“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北风&rd..
古诗《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注释译文_作者纳兰性德,其内容如下:注释 ①那畔:那边。 ②吹断: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 ③若为情:若,怎。若为,怎为之意。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宋晏几道《南乡子》:“柳外行人..
纳兰性德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清平乐·风鬟雨鬓》 - - 纳兰性德- - 风鬟雨鬓,偏是来无准。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 2. 古诗《折杨柳·陌上谁攀折》 - - 纳兰性德- - 陌上谁攀折,闺中思复侵。眼凝清露重,眉敛翠烟深。羌笛临风曲,悲笳出塞音。纵垂千万缕,那系别离心。
- 3. 古诗《风流子·秋郊射猎》 - - 纳兰性德- -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
- 4. 古诗《西苑杂咏和荪友其二》 - - 纳兰性德- - 讲帷迟日记花砖,下直归来一惘然。有梦不离香案侧,侍臣那得日高眠。
- 5. 古诗《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 - 纳兰性德- -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
- 6. 古诗《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 - - 纳兰性德- - 酒醒池塘耿不眠,帐纹漠漠隔轻烟。溪风到竹初疑雨,秋月如弓渐满弦。残梦远经吹角戍,明河长亘衣天。哀蛩饯晓浑多事,也似严更古驿边。
- 7. 古诗《满庭芳·堠雪翻鸦》 - - 纳兰性德- -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
- 8. 古诗《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 - 纳兰性德- - 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
- 9. 古诗《菩萨蛮·为春憔悴留春住》 - - 纳兰性德- -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 10. 古诗《赤枣子·惊晓漏》 - - 纳兰性德- - 惊晓漏,护春眠。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纳兰性德的名句翻译赏析
- 天意不教常肃杀,伫看宇宙遍春风 - - - 纳兰性德 - - - 《拟冬日景忠山应制·岧峣铁凤锁琳宫》
-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 - - 纳兰性德 - - - 《踏莎行·倚柳题笺》
- 圣主岂因崇象教,宸游直自接鸿蒙 - - - 纳兰性德 - - - 《拟冬日景忠山应制·岧峣铁凤锁琳宫》
- 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 - - - 纳兰性德 - - - 《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 - - 纳兰性德 - - - 《卜算子·新柳》
- 记得当年惆怅事,正风雨,下南楼 - - - 纳兰性德 - - - 《南楼令·塞外重九》
-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 - - 纳兰性德 - - -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 轻烟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 - - 纳兰性德 - - - 《清平乐·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
- 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翦春旙。不禁辛苦况相关 - - - 纳兰性德 - - -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 - - 纳兰性德 - - -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