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创作背景

朝代:两汉 作者:张衡 出自: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 更新时间:2017-06-01

《四愁诗》是汉代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诗作。此诗共分四章,分别列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一个远处地名,表达诗人四处寻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怅忧伤的心情。每章都按“所思、欲往、涕泪、相赠、伤情”的次序来写,而美人所赠及诗人回报物品不同,每章方位地名亦不同。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兴手法和回环重迭,反复咏叹的艺术手法,四章结构相同,句式相同,形式上非常整齐,每章又换词押韵,在整齐中显出变化,对后世七言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根据孙文青的《张衡年谱》,《四愁诗》当作于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汉安帝刘祜在位十八年中,外戚专权,宦官乱政,皇帝徒有虚名。永建元年(126年),汉顺帝刘保即位,不能革新政治,种种弊端不但没有革除,反而变本加厉。张衡目睹东汉朝政日坏,天下凋敝,而自己虽有济世之志,希望能以其才能报效国家,却又忧惧群小用谗,因而郁郁叹恨,遂作《四愁诗》以抒怀。《文选》所收此诗小序说:“时天下渐弊,张衡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9275.html

张衡: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33.html

注释

⑽汉阳:郡名,前汉称天水郡,后汉改为汉阳郡,今甘肃省甘谷县南。

⑾陇阪(bǎn):山坡为“阪”。天水有大阪,名陇阪。

⑿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⒀襜(chān)褕(yú):直襟的单衣。

⒁踟(chí)蹰(chú):徘徊不前貌。

⒂烦纡(yū):愁闷郁结。李周翰注:“烦纡,思乱也。”

白话译文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汉阳。

想追随我所思念的人,但陇阪迂回险阻让我难至汉阳。

侧身向西望眼泪沾湿了衣裳。美人送给我貂襜褕,我以什么来报答呢?我有明月珠。

但是道路遥远使我徘徊不进,犹豫不决。为何我总是不能绝念,总是愁闷郁结呢?

作者张衡资料

张衡

张衡的诗词全集_张衡的诗集大全,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 查看详情>>

张衡古诗词作品: 《怨诗·猗猗秋兰》 《用广陈君以画徵题》 《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 《歌·惊雄逝兮孤雌翔》 《挽陈东湖先生·德星难再聚》 《题东老庵》 《龙潭瀑布泉》 《杜鹃·猛为春归苦口嘶》 《歌·皇皇者凤》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

《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