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科目时与人书创作背景
《应科目时与人书》作于贞元九年(公元793)。韩愈,进士出身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韦舍人的信,目的是希望能帮他做些宣传,以扩大影响。但并不直言其事,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巧妙地把自己的处境、心性、要求和对方的身份、作用,深刻具体地表现了出来。行文气势磅薄,曲折多变;态度不卑不亢,很有分寸。
应科目时与人书: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248.html
韩愈: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93.html
注释
(1)本文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韩愈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求荐信。
(2)濆(fén):水边。
(3)常鳞凡介 ( cháng lín fán jiè ): 解释 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4)品汇匹俦:指同一类东西。
(5)獱(biān)獭:水獭,半水栖动物。
(6)於(yú):多作为介词,是古汉语中用的很多的虚词,“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7)庸讵:通假字通“岂,怎么,何以”。
(8)忘:通假字通“无,没有”。
白话译文
某月某日,韩愈再拜(书信用语,表示自谦):天池的边上,大江的水边,传说:有怪物存在,大概不是平常鱼类水兽等动物可以比得上的。它得了水,就能呼风唤雨,上天下地都很容易。如果得不到水,也就是寻常所见的那种形状,不用广阔险峻的高山土丘就能把它困住。然而它在没有水的时候,不能自己造出水来。它们十次有八九次被獱獭(一般的水兽)之流嘲笑。如果碰到有力量的人,可怜它们的窘境而把它们运输转移(到有水的地方),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这种怪物,报负和一般东西不同,它会说:“就算烂死在沙泥里,我也高兴。如果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是我的志向。”因此有能力帮它的人遇到他们,熟视无睹,就像没看见一般。他的死活,我们也无从知道了。
如今又有一个有能力的人走到它的面前,姑且试着抬头鸣叫一声(因为有能力的人已经对他们习惯而视而不见了),哪里知道有能力的人不可怜它的窘境,而忘记了举手之劳,把它转移到水里边?别人可怜它,是它的命。别人不可怜它,也是它的命。知道生死有命还鸣号求助的,也是它的命。我(韩愈)如今确实有点类似于它,所以不顾自己的浅陋,而写下这些话,希望阁下您垂怜并理解我!
作者韩愈资料
韩愈的诗词全集_韩愈的诗集大全,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 查看详情>>
韩愈古诗词作品: 《新竹·笋添南阶竹》 《杏花·居邻北郭古寺空》 《镇州初归》 《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琴操十首拘幽操》 《次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 《南山诗·吾闻京城南》 《竹洞·竹洞何年有》 《和武相公早春闻莺》 《华山女》
古诗《应科目时与人书》的名句翻译赏析
-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 - 韩愈 - - 《》
- 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 - 韩愈 - - 《》
-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 - 韩愈 - - 《》
- 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 - 韩愈 - - 《》
- 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 韩愈 - - 《》
- 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 - - 韩愈 - - 《》
-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 - - 韩愈 - - 《》
- 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 - 韩愈 - - 《》
-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 - - 韩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