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注释译文
注释
芙蓉”又称为“荷”、“莲”。象征义:一是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二是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三是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这里则刻画了一位如荷般美丽、和谐、恬静的女子。
小晕红潮:谓脸色微微泛起了红晕。
鬟(huán),总发也。
凤翘:古代女子凤形的头饰。
直为句:意思是由于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多情。直为,只是由于……。凝情,深细而浓烈的感情。
回阑:曲折的栏干。阑,同“栏”。
白话译文
相逢时你默默不语,像一朵芙蓉,在秋雨中轻颤。容颜娇羞而红润,凤翘斜插在你的鬟间。
等到想要低声唤你,又怕深情凝望,叫别人看见。想要一诉离愁,可你已转过身去,只能拔下玉钗在回阑轻叩。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2703.html
纳兰性德: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44.html
小令一般用作抒情,用作描写人物则是少见,且是极为困难的。而这首词,却以精炼的笔触,描摹了一位多情的可爱的少女的形象。
词的上片侧重静态的刻画,写出了少女外貌的美丽动人。下片侧重于动态的摩画,将其一刹那间复杂娇羞的心理表现的惟妙惟肖。全篇情景俱到,形神俱佳,生动感人。
上阕开头四字便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幅紧扣心弦,相爱者偶然相遇,心事却难以诉说, 只能四目交投,默默远走的场景。这种神态,恰是人物内心矛盾的真切表达,尽见苦闷之状。第二句通过细节描写写情人貌美好像一朵带露的芙蓉一样摇曳生姿,后二句是描摹美人突然间脸飞红晕,抖动的玉钗泄露了心事。恰是一幅静态人物素描。下阕承接上文:乍一相逢,再难见面,“待将低唤”,可是声音还未出口,又咽了回去。只因“恐人见”。可如此分开又心存不甘,于是抓紧时间,转过回廊,在不显眼的地方轻叩玉钗。这暗示的举动,在满是温情的心中又深蕴着万般无奈的凄苦,那是心上不变的暗号,容若知道,她也知道。其实有时候,绝了心念,也不是坏事。
这首词在艺术性上的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塑造了一个含羞少女的形象。先写肖像,她是那么可爱,简直就是一朵带雨滴的荷花,脸庞羞得泛起红潮,就更加妩媚迷人。乍一相逢,机会难得,有多少话要互相诉说,但又怕别人看见,只好匆匆离开。动作描写,生动再现了少女轻叩玉钗的举动,不是轻佻,而是少女内心复杂活动排解矛盾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即情定终生。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其次是环境描写,把人物限定在回廊的一个典型的环境里,使这场会面更加难忘。就是在这个回廊里,他们幽情暗结。也许是初恋使人难以忘怀,在《虞美人》一词中他写有“回廊一寸相思地”;在《红窗月》中写有“犹记回廊影里誓生生”。因此,回廊也就成为这首词的一个重要意象。
作者纳兰性德资料
纳兰性德的诗词全集_纳兰性德的诗集大全,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之后又改回纳兰性德之名,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 查看详情>>
纳兰性德古诗词作品: 《柳枝词·池上闲房碧树围》 《浣溪沙·败叶填溪水已冰》 《汤泉应制·六龙初驻浴蓝天》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秋水·听雨》 《浣溪沙·十里湖光载酒游》 《密云·白檀山下水声秋》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古诗《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的名句翻译赏析
-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 - - 纳兰性德 - -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 - 纳兰性德 - -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 赏析 - - 纳兰性德
- 古诗《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 注释译文 - - 纳兰性德
- 古诗《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 创作背景 - - 纳兰性德
- 古诗《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赏析 - - 纳兰性德
- 古诗《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作品注释 - - 纳兰性德
- 古诗《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赏析 - - 纳兰性德
- 古诗《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鉴赏 - - 纳兰性德
- 古诗《琵琶仙·中秋》- -创作背景 - - 纳兰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