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中秋创作背景
《琵琶仙·中秋》是清朝学者纳兰性德的词作品。这首词以清新凝重,又不无伤感的笔调描绘了中秋时节月下的景色。其中有对在日中秋月下嬉戏欢乐的追怀依恋,有对“只影而今”的孤单失落的伤感悲叹。而结处“总茫茫、不关离别”一语又顿使全篇升华。
词作乃中秋月下,对于昔时情爱的思忆。此词可能作于康熙十六年(1678)中秋。这年春天,纳兰妻卢氏病故。
琵琶仙·中秋: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2799.html
纳兰性德: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44.html
注释
①碧海:传说中的海名。东方朔《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又做青天解。宋晁补之《洞仙歌》:“青烟幂处,碧海飞天镜。”
②冰轮:月亮代名之一,历来用以形容皎洁的满月。唐王初《银河》:“历历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湿冰轮。”
③吹到二句:谓秋风把一片秋花吹开了,那明亮的月光犹如白雪。清辉,指明亮的月光。
④花径二句:捉迷藏,又称逮猫儿,儿童玩的一种游戏。井梧叶:谓井边的梧桐树叶。
⑤轻纨小扇:即纨扇。
⑥一任二句:紫玉,指笛箫,因截紫竹所制,故名。元陈旅《次韵友人京华即事》:“仙女乘鸾吹紫玉,才人骑马勒黄金。”二句煞拍,说当下心境。
白话译文
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对旧时明月。
那时节,也是这么个中秋夜,你和我,花径里捉迷藏,曾经将金井梧桐的霜叶惊落。手上轻巧的小纨扇,至今又经历几番凉热。一时间,不由得百感丛生;但这又与一般的相思离别无关。面对这旧时明月,只好让无情的紫玉萧,于寒风中吹烈。
作者纳兰性德资料

纳兰性德的诗词全集_纳兰性德的诗集大全,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一度因避讳太子胤礽的本名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之后又改回纳兰性德之名,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 查看详情>>
纳兰性德古诗词作品: 《采桑子·海天谁放冰轮满》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 《明月棹孤丹·海淀》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拟古·天门詄荡开》 《南歌子·古戍》 《拟古·朔风吹古柳》 《南楼令·塞外重九》 《南乡子·捣衣》 《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古诗《琵琶仙·中秋》的名句翻译赏析
-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 - 纳兰性德 - - 《琵琶仙·中秋》
-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 - 纳兰性德 - - 《琵琶仙·中秋》
-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 - 纳兰性德 - - 《琵琶仙·中秋》
-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 - 纳兰性德 - - 《琵琶仙·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