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作品注释

朝代:清代 作者:屈大均 出自: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 更新时间:2017-06-23

李天生:李因笃,字天生,山西富平人。明末诸生,早年曾参加抗清活动,故屈大均与他意气相投。

雁门关:故址在今山西雁门关西雁门山上。

香煤:指烤火用的煤炭。

紫貂:用紫貂皮做成的衣服。

凄凉句:指李因笃写的诗词

垆:置酒的土台、土墩子。

驼乳:驼奶酒。

武灵:战国时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使赵国迅速强大,邻国不敢入侵。后因诸子内乱被困饿而死。墓在沙丘(今河北省平乡县东北)。前句中的“长城旧主”也指赵武灵王。

口北关南:指张家口以北、雁门关以南的地区。

并州:古九州之一。大约包括现在的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等省部分地区。

秦弓:秦地南山产檀柘,是弓干的上等材料,故秦以出产良弓著名。屈原九歌·国殇》有句云“带长剑兮挟秦弓”,这里是表明词人希望明君再世,收复故土的决心。

长亭怨·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3489.html

屈大均: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59.html

上片描写与李国笃寒夜拥炉饮乳的情况。

起句突兀,气势雄浑。用一“起”字,统领全篇,点出词人激荡不平的思绪是事后的追忆,亦即离开雁门关后所作。“烧烛”二字,切合古人“秉烛夜游”的情绪,着一“烧”字,不仅契合此地雁门夜寒的环境,且与交谈者壮士的豪情相协调,风格粗犷。“积雪”二句,极言当地隆冬的严寒,风雪交加,阴云蔽日,使人悲从中来。“添尽”二句,写二人交谈投机,相知甚深,尽管雁门严寒彻骨,围炉夜话,添尽香煤,仍未尽兴,于是紧拥貂裘,长谈不疲。二人都是抗清志士,正好密谈抗清大计。此时此刻既感到天气寒冷,又深感心境凄凉,故“苦寒如许”一句绾合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感受。友人之作惨戚凄凉,使词人深为伤感一时难以下笔,故云“难和尔、凄凉句”。结句点明二人的思乡情结,正因为那排遣不开的乡愁噬啮人心,本欲借酒浇愁,却饮之不醉,愁上加愁。二人都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祸,国仇与家恨密不可分,“望乡愁”背后隐藏的正是亡国之痛。

换头后内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转换中展开。词人身在雁门关,正是赵国故地,触景生情,自然想起振起国威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想起那留在沙丘的“武灵遗墓”,更想起他英雄的业绩。在字里行间,流露了对今天大明帝国的失望,感叹赵武灵王那样英勇善战抵御外敌的英主已不可再得了。空余遗墓荒冢,令人生哀。“沙飞”二句表面上写北地气候恶劣,实则以沙飞代残存的抗清力量,以狐兔喻清兵,然“沙飞”这微弱的力量如何能抵挡清兵。清兵不仅完全控制了燕赵旧地,雁门关不再是并州的门户,也不再是并州的屏障,江山易代之悲油然而生。结拍二句,在浩叹之余,重振精神。既然凭吊沙场,缅怀古人只能徒增感慨,不如收拾弓箭,南归抗清。他以与屈原同姓而自豪,他要继承屈原九死不悔的坚毅精神,誓死抗清。

全词沉郁顿挫,激越起伏,风格豪爽粗犷,格调悲凉,气势纵横,富有浪漫精神,追稼轩而超明人。叶恭绰《广箧中词》评曰:“纵横排荡,稼轩神髓”。

作者屈大均资料

屈大均

屈大均的诗词全集_屈大均的诗集大全,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查看详情>>

屈大均古诗词作品: 《送张南士返越州因感旧游有作·怅望稽山宿草齐》 《老来红·秋来花亦解还童》 《胡姬曲·赠姬琵琶槽》 《赵佗·不助五诸侯》 《梅·纷纷桃李腊前开》 《银钱山·渴葬春秋恨》 《寿钱舍人母·月华特献太夫人》 《哭亡儿明道·四岁嗟无恃》 《鸳鸯莲·雄白雌朱一朵中》 《答李孔德·浮云久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