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创作背景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五言组诗。这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怀之作。第一首反复陈说被阻穷湖、急切不能到家的苦恼;第二首进而感叹行役之苦,并借眼前自然景象暗喻仕途的风波险恶,曲折地抒发厌倦官场、怀恋清静自在的田园生活的情思。第一首以叙事起兴,第二首以议论开篇。
此诗写于隆安四年(400年),作者陶渊明三十六岁。作者此时在荆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此前,陶渊明奉桓玄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今南京市),完成使命后,返途中路过江西,准备顺道回家省亲,然而被风阻在途中。这两首诗就是写在途中受阻时的情景。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51012.html
陶渊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73.html
注释
庚子岁:晋安帝隆安四年。规林:地名,今地不详。
行行:走着不停。《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循:沿着,顺着。
计日:算计着日子,即数着天数,表示急切的心情。旧居:指老家。
一欣:首先感到欢欣的是。温颜:温和慈祥的容颜。诗人这里是指母亲。侍温颜:即侍奉母亲。
友于:代指兄弟。《尚书·君陈》:“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鼓棹(zhào):划船。棹:摇船的甲具。崎曲:同“崎岖”,本指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这里用以比喻处境困难,《史记·燕召公世家):“燕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
指:顾。景:日光,指太阳。限西隅(yǘ):悬在西边天际,指太阳即将落山。限:停止。隅:边远的地方。
归子:回家的人,作者自指。念:担忧。前涂:前路,指回家的路程。涂同“途”。
凯风:南风,《尔雅·释天》:“南风谓之凯风。”负我心:违背我的心愿。
戢(jí):收藏,收敛。枻(yì):短桨。穷:谓偏远。
高莽:高深茂密的草丛。眇:通“渺”,辽远。无界:无边。
独:特别,此处有挺拔的意思。森疏:繁茂扶疏。
瞻:望。百里余:指离家的距离。
延目:放眼远望,“南岭:指庐山。诗人的家在庐山脚下。
将:当。焉如:何往。这首诗慨叹行役之苦,思念美好的田园,因而决心辞却仕途的艰辛,趁着壮年及时归隐。
白话译文
其一
归途漫漫行不止,计算日头盼家园。
将奉慈母我欣欢,还喜能见兄弟面。
摇船荡桨路艰难。眼见夕阳落西山。
江山难道不险峻?游子归心急似箭。
南风违背我心愿,收起船桨困湖边。
草丛深密望无际,夏木挺拔枝叶繁。
谁说归舟离家远?百余里地在眼前。
纵目远眺识庐山,空叹无奈行路难!
作者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的诗词全集_陶渊明的诗集大全,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 查看详情>>
陶渊明古诗词作品: 《读山海经·丹木生何许》 《影答形》 《和郭主簿其一》 《饮酒·结庐在人境》 《杂诗·昔闻长者言》 《拟挽歌辞·有生必有死》 《时运·延目中流》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饮酒·有客常同止》
古诗《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的名句翻译赏析
-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 - 陶渊明 - -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
- 凯风负我心,戢楪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 - 陶渊明 - -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
-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 - 陶渊明 - -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
-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 - 陶渊明 - -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